• 3

為什麼跑步無助於你減重的五個原因

總是有不同的論點囉。
不過我就是靠著慢跑再加飲食控制(1200卡/天)在半年左右
從67KG減至54KG,又再持續了一年讓體重能穩定。現在慢跑
成為我每星期至少二至三次的運動。
至少我是相信慢跑真的能夠減重啦!!!
初學者~~請多指教...
跑了3年雖減重沒達目標,但有減到"肥",健康也有加分,對這篇報告還是存疑?
"欲速則不達",曾接受前輩指導嘗試間歇跑,一提高速度跑之後卻換來進2周的休息(再快就受傷了);要減重(肥)表示有一定的份量,太快速難保不受傷,飲食的配合應更重要。

airmoon1965 wrote:
跑了3年雖減重沒達目...(恕刪)

高強度的間歇當然比一般慢跑更有燃脂效果
但高強度運動卻更容易帶來運動傷害
個人體能狀況不同
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吧
曾經看到朋友帶著心跳表在騎飛輪,好奇下詢問訓練的課程

他說在不上升心跳下,增加回轉速。。。

當時還未開竅,聽不懂,直覺怎麼可能?

的確,在不帶心跳表下,你只注意到~時間、距離。。。

但身體強度增加,心肺功能增強,的確在相同心跳下,能做的功是會增加的,

所以簡單來說要進步,訓練份量要增加,

但是當你只注意到時間和距離,於是你增加了時間,跑了更長的距離

以物理的說法來說,你做的總功增加了,可單位時間內的功增加卻有限

這就可惜了


Taralash wrote:
其實這便文章指的是減...(恕刪)


>>HIIT、HICT的減重效率較好,是針對長期無運動且體重過重的人最有用,但是因為強度高,身體的負擔也大,優點是短時間鍛鍊,運動後,理論上可以增加1天的熱量消耗10%,但是效果也會因為身體的習慣而趨緩

你要長期無運動且體重過重的人進行高強度間歇運動,以獲得較佳的減脂效率???
我看是會獲得最高的運動傷害機率吧~~
要有氧到沒甚麼效果也沒那麼容易~

應該有點類似有定期跑馬~有固定練習~

卻跑到卡關如全馬3.5~4hr~無法將成績再往上推進~

這時候的確需要間歇來提升~

小弟有朋友連全馬要完成都有問題了~

懶的練LSD~甚至每天跑個5~10K都嫌累了...

竟然肖想單用間歇訓練...可以讓自己輕鬆完成全馬...

結果~當然...更累更不想跑...

對於有念頭要靠運動改善生活的朋友~

我常會跟他們說...

有看過阿信吧~他剛回來練體操時先練甚麼...

跑步為運動之母...




BrianCopy wrote:
http://www...(恕刪)


這五點跟「身體調校聖經」這本書的觀念是相同的

我個人也有作過不太精準的試驗

基本上我是認同這五點的

簡單來說

1.飲食這講到爛了,一定要吃,重點是何時吃了什麼

2.運動要有變化性,看要一跑一騎一游還是練間歇都行
 我個人是滿推重訓的(當然,一定要請有經驗的帶,這很容易受傷)

3.不要著急,也不要太在乎體重計的數字

BrianCopy wrote:
http://www...(恕刪)


看看就好
就我跑步觀察下來
月跑量有200k的
身材都不差
超過400k的
都馬3筆8
我自己的經驗:

身高176cm,32歲
原體重 78公斤(正常壯-體脂24)
→ 慢跑半年後降到 63公斤(精壯-體脂14)

減了15公斤當然有搭配熱量控制,
另外跑完在公園會拉單槓和簡單重訓。

月跑量從100K以下一年後增加到200k
平日跑量從5k到現在差不多10K左右(假日練長距離),
同樣的距離 配速從6分半進步到4分半。

我認為運動的人必須要追求進步,身體才會有變化。
調整姿勢、調整飲食、調整訓練內容,追求效率而不是熱血蠻力。

持續有效率的運動才是王道。
5K、10K先練好,再去跑遠才能避免受傷。

這樣的話,減重也只是剛好而已~
以上5個"錯誤"觀點我都有犯...

開始練跑10個月,只靠慢跑(月跑量200K),沒有重量訓練、沒有游泳騎車...

吃喝不忌沒有改變,從不計算吃的熱量(我發誓),10個月減了18公斤~

這種文章嗎...一堆專有名詞、一堆沒數據的實驗統計...參考就好!

補充:間歇燃脂效果較好? 我第一次聽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