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第一次赤足跑後感


cathyelin0929 wrote:
因膝蓋痛休跑四天後,...(恕刪)

第一次最好找草地or穿五指鞋跑吧
直接跑硬地除非妳腳底很厚了
要不然會痛死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前腳掌很痛, 是腳底表面皮痛還是裡面痛?


皮痛 XD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腳不要推蹬地面


這點就不是很懂了 雖然還不太清楚推蹬是什麼感覺
但是跑步不就是腳要推蹬往前嗎?
看了大大的幾篇說明 意思是跑步是要用大腿肌肉帶動
那腳掌只是與地面接觸的腳色?

很感謝block大 不嫌麻煩地指導

另外 赤足跑應該是要練姿勢
之後 鞋子還是要穿回來吧?
klcmlai wrote:
這點就不是很懂了 雖然還不太清楚推蹬是什麼感覺
但是跑步不就是腳要推蹬往前嗎? ...(恕刪)




赤足跑了幾個月了,我現在也還是會推蹬
四千公尺24分跑完, 食指中指下方還是會起水泡,但隔一天水泡就不會痛了
想跑快一點就還是會不自主的推蹬

影片中也是說不要推蹬


klcmlai wrote:
皮痛 XD

皮痛就還好, 如果過兩三天就不痛就還好, 裡面痛就比較嚴重.
腳底會痛基本上還是: "落地太重" 或是 "腳底有磨地"(腳底對地有刻意出力) 這些因素造成的.


klcmlai wrote: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腳不要推蹬地面
這點就不是很懂了...
但是跑步不就是腳要推蹬往前嗎?
...意思是跑步是要用大腿肌肉帶動
那腳掌只是與地面接觸的腳色?

>那腳掌只是與地面接觸的腳色?<
是的.
請想像一下腳要如何才不會磨地面, 不會刻意對地出力 (如滑步, 刨地, 推蹬等, 這些動作一定會造成赤腳腳痛或起水泡), 而且人還會前進. 如果沒辦法想像也許你可以參考別人已經想出來的類似 "姿勢跑法" 這類的跑步要訣是怎麼做的.
基本上, 用腳刻意對地出力就是用腿腳上的肌肉肌腱去對抗大自然, 這些腿腳上的肌肉肌腱在演化設計上不是用來做這種強度的事, 這些動作長期做很容易傷到腿腳上的肌肉肌腱. 如果穿鞋, 沒有敏感的腳在警告, 做這些動作腳不會痛, 人們會繼續做, 直到受到更大的傷害, 如腿腳各處發炎疼痛; 如果不穿鞋, 做這些動作腳會痛或起水泡, 這就是敏感的腳在警告你動作做錯了.

klcmlai wrote:
另外 赤足跑應該是要練姿勢
之後 鞋子還是要穿回來吧?...(恕刪)

學會之後你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穿回鞋子.
(所謂學會一般是說: 可以赤腳在大部分不太極端困難的地形輕鬆無痠痛舒服的跑5K或更遠, 通常一般習慣穿厚跑鞋的人須要好幾個月)

憤世嫉俗的人蔘 wrote:
...赤足跑了幾個月了,我現在也還是會推蹬
四千公尺24分跑完, 食指中指下方還是會起水泡,但隔一天水泡就不會痛了
想跑快一點就還是會不自主的推蹬
...(恕刪)

有幾點檢查一下..
- 腳最後離地的不是腳趾, 而是前腳掌.
- 加速時不要刻意出力加長跨步, 跨步變長是加速後的結果. 加速: 重心前傾多一些 -> 跨步步頻快一些 -> 跨步往屁股方向提腳高一些. 加速時衝擊力會增加, 膝蓋和小腿須要更彎曲放鬆一些.
個人赤足跑步於類地毯跑道計2次,看到文章後發現,剛剛好2次皆犯了超過3k,而且跑太衝太快太遠、可能還有腳落地太前面、滑步及推蹬等問題;又因為個人感覺比較遲鈍,及可能類地毯跑道關係,跑起來腳不太會痛,所以2次跑完後,2支腳的前腳趾都沒有起水泡歐!唉~~~~而是都淤血。

哈哈!下次赤足跑步再試試不要太衝、不要太快、不要太遠、不要太前、不要重踩、不要滑步、不要滾轉、不要推蹬……

哎~~~~~怎麼那麼多不要阿!那~~~~到底要什???

另外請教樓上高手,我跑長距離時(大約近40k),大腿兩側靠膝蓋處會抽筋,嗯嗯~~~~除訓練不足外,請問哪個跑姿最有可能不對?
尊爵小黑 wrote:
第一次最好找草地or...(恕刪)

Handson.egr wrote:
個人赤足跑步於類地毯跑道計2次...

這種地形跑也許和有穿鞋子跑沒差多少.

Handson.egr wrote:
哈哈!下次赤足跑步再試試不要太衝、不要太快、不要太遠、不要太前、不要重踩、不要滑步、不要滾轉、不要推蹬……
哎~~~~~怎麼那麼多不要阿!那~~~~到底要什???

很不幸的, 腳只能告訴你不該做什麼 (不該做的做了會痛會起水泡會淤血), 沒辦法告訴你該做什麼, 這是大腦的工作, 大腦要負責嘗試出讓腳不會痛的跑法. 當然別人已經嘗試出來的動作, 例如 "姿勢跑法", 也可以參考.
很難揣摩? 也許先用原地小跑步或是小碎步跑試看看. 腳不要出力踏地, 順重力輕輕放下落下; 腳不要推地, 用腿把腳提起來 (膝蓋不要往上不要太往前, 大腿後面肌肉輕輕把腳向屁股方向提起來).

Handson.egr wrote:
我跑長距離時(大約近40k),大腿兩側靠膝蓋處會抽筋,嗯嗯~~~~除訓練不足外,請問哪個跑姿最有可能不對?

像40K這種長距離, 除了姿勢, 還要加上另一個訓練層次的問題, 基本的心肺肌力柔軟度平衡反應敏捷性等訓練要循序漸進且充分, 站上有發表許多跑馬的課表可參考. 至於姿勢, '大腿兩側靠膝蓋處會抽筋' (偏前面還是後面? 只有肌肉才會抽筋, 肌腱是不會抽筋的), 猜測可能是腳落地太前面或膝蓋往前抬太高或太前面. 長程下來有問題的姿勢都會被放大.
感謝樓上高手!

其實”姿勢跑法”那本書也看過,原地小跑步也試過(穿鞋),但是真正跑起來,身體姿勢就是會掉東掉西,與頭腦連接不上,這…應該算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吧!

至於抽筋位置大概是大腿兩側靠膝蓋偏前面處,因為抽筋時採膝蓋上方按摩;依您猜測我可能是腳落地太前面或膝蓋往前抬太高或太前面,那麼我再試試縮小步幅,增加步頻來改善改善看看。

Handson.egr wrote:
其實”姿勢跑法”那本書也看過,原地小跑步也試過(穿鞋),但是真正跑起來,身體姿勢就是會掉東掉西,與頭腦連接不上...(恕刪)

既然有書, 書上有些跑前運動推薦你做看看, 如果沒有彈力繩, 就先做不用彈力繩的部分, 例如, 小馬踮步, 原地跳拍腳, 單腳跳(另一腳放檯子上), 左右交叉小跑步, 單腳正常跑(另一腳踮步),... 等.

Handson.egr wrote:
至於抽筋位置大概是大腿兩側靠膝蓋偏前面處,因為抽筋時採膝蓋上方按摩;依您猜測我可能是腳落地太前面或膝蓋往前抬太高或太前面,那麼我再試試縮小步幅,增加步頻來改善改善看看。...(恕刪)

抽筋... 考慮一下是否只是簡單的補給(吃的喝的)問題呢?
另外的可能, 跑到40K可能已經很累, 姿勢跑掉很有可能發生, 也許再增強體能是必須的. "姿勢跑法" 那本書也有一些進階訓練體能的動作可以參考.
那個位置一般會建議鍛鍊或伸展或滾輪股四頭肌和大腿內外開的肌群.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請想像一下腳要如何才不會磨地面, 不會刻意對地出力 (如滑步, 刨地, 推蹬等, 這些動作一定會造成赤腳腳痛或起水泡), 而且人還會前進. 如果沒辦法想像也許你可以參考別人已經想出來的類似 "姿勢跑法" 這類的跑步要訣是怎麼做的


感謝你熱心的指導分享
謝謝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