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w0419 wrote:想請問姿勢跑法的前輩...(恕刪) 小弟看完書後嚐試姿勢跑法,在此略敘心得,不知道對不對:落地以足蹠接觸地面,接著腳跟再落地,腳跟落地後很快的提起,轉換另外一隻腳接著落下。提起,落下,提起,落下...足蹠在那?以下圖可以看到膝蓋保持微彎,不可打直,不可顛起腳尖跑,肌肉放鬆 , 重心往前,身體失去平衡般往前,這時身體為了要穩住平衡腳勢必會往前踏,於是跑步連續的動作出現。提起,落下,提起,落下...帶動身體往前跑。所以不需要使勁抬起大腿,以減少不需要的動作。也不要往後蹬,只要往臀部提起。然後靠重力落下。(書中的敘述的"就是該做的就是啥麼都不要做。")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左右晃動,以及高低起伏太大,像是採單輪車。提高步頻,減少單隻腳在支撐身體重量的時間,盡快轉換到另外一隻腳輪流交替,只不過小弟不太懂的最佳每分鐘180下是每一隻腳算一下還是只有一隻腳算一下?例如:左腳右腳左腳右腳 這樣算4下 還是2下?小弟用此跑法原本會膝蓋痛的毛病都沒了。ITBS也沒發生過。但是很多高手並非是採用姿勢跑法的,像是環台超馬東吳超馬冠軍關家良一,只要不受傷,又跑的好又遠都是好方法,除非還在學習跑步的方法就可以嘗試。像小弟就是。另外可以試試 赤足跑法,赤足跑步有多地方剛好跟姿勢跑法相同,可以循序漸進試試看。以上是小弟的小小心得。還請高手指教,謝謝。
小弟不才沒看過什麼DVD也沒看過什麼書只是個小小的對跑步有點熱情然後是田徑隊的教練常常說跑步如果不知道腳怎麼著地只要把鞋子脫了赤足跑不用刻意就很自然放鬆那就是人類最舒服最自然的跑步方式希望能幫上你一點忙對了跑步基本上是用大腿在帶動不是小腿喔~
之前我也有這方面的困擾,也曾因為改變跑步姿勢,常有隱約陣痛的感覺,結果後來才發現,根本是自己搞烏龍。事實就是我太在意前腳掌落地這件事,結果整個矯枉過正,變得是在用墊腳尖的方式"跳"步。其實應該要鞋底內的前腳掌著地,而不需要太管鞋子底部著地,所以即使後鞋跟有碰到地也沒關係。也就是真正的奧義在你要假裝你沒穿鞋子。至於為什麼不乾脆赤腳跑步?我想很多前輩還是建議不要隨便嘗試赤腳跑,畢竟如果造成永久傷害,那豈不是得不償失?我們出生後就太依賴鞋子,所以最好循序漸進,我想"著地"這個盲點很重要,很多人沒看到,太強調前鞋底著地,就因此受了傷,反而怪罪姿勢跑法。另外普遍慢跑鞋鞋底都很厚,據說是為了幫助降低緩衝力道,可是這會影響到學習姿勢跑法。在想起《天生就會跑》裡精彩的介紹之後,我改用薄底的帆布鞋練習姿勢跑法,果然效果不錯,提供給樓主參考。
提供一個個人赤腳跑的經驗我用小腿落地的角度來控制腳底落地的位置而不是刻意的將腳尖往下壓來達成所謂的前腳掌著地也就是如果由跑者前方來看小腿落地時和地面所形成的角度鈍角--->腳跟落地直角--->全腳掌落地銳角--->前腳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