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何跑步4公里比騎車100公里,股四頭肌更痠痛

happyrunner wrote:
這使我想起跑步著地時...(恕刪)

難怪幾乎每一本馬拉松慢跑書, 都是建議平日多多上下樓梯鍛鍊.
我訓練的高峰期是每天中午上下18層樓兩次, 晚上則是階梯踏步一小時.
那時候也是有段痛到無法正常走路的艱辛過程.
我也是先騎車三年左右才開始跑步
騎車的里程比樓主還要多

第一次跑步的時候跑3K
回家整整痠痛了四天

後來跑習慣之後
跑5K不痛不癢 跑10K也不會痠痛
有痠痛大概就是跑半馬的兩場比賽

所以就是多跑點...然後習慣就好XD
是啊,多跑幾次就OK啦

我後來再跑了兩次,就都不會像第一次痠痛那麼久,
應該會漸入佳境吧,

希望可以
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開放人生
im548 wrote:
難怪幾乎每一本馬拉松...(恕刪)


請問為何會疼痛到無法正常行走呢?

是沒有伸展造成的、過度訓練或其他原因?


im548 wrote:
慢跑後膝蓋會痛, 主...(恕刪)


im548前輩懂的好多
看樣子我之前的跑步姿勢就像你形容的一樣
我覺得應該是娘娘的
上半身搖晃幅度也不大
最近一次去慢跑的時候有改變自己的跑法
把重心放在腳掌上
小腿承受壓力變大
手跟腰的擺動加大
膝蓋卻完全不痛了
雖然很開心卻也發現一些缺點

1.步伐變大變快,速度跟以前一樣
2.換氣量變大(之前可以10km鼻子吸吐跑完全程,現在要加上嘴巴吐氣)
3.小腿好酸
4.股四頭肌好像運動量沒有大多少

請問有必要再修改跑法嗎?

我不是什麼選手級的人
跑的也不快
每個禮拜都會去健身房跑2、3次
每次10km控制在1hr內
單純喜歡跑步的感覺
很自在、舒服
最近因為膝蓋的問題讓我困擾很久

很感謝各位前輩的回覆
本人因為比較少上網所以回覆時間比較晚
深感抱歉

感謝了


小啊小二郎 wrote:
im548前輩懂的好...(恕刪)


我是慢跑的初階者而已, 只是我每次有興趣的東西,例如慢跑, 我會在開始慢跑前,先收集一些網路或書籍資料後, 才會進行後續的動作。 所以在開始練跑前, 我已經先在書局看了買了一些中文慢跑書籍,也買了幾本日本慢跑雜誌, 特別是日本慢跑雜誌, 其針對哪裡痛的原因及解決方式都有圖面的說明。中文慢跑雜誌也大部分都是從日文書籍翻譯代理進來的, 我後來稍懂之後, 就把中文版書籍送給也是喜歡慢跑的朋友了.

而那些雜誌跟慢跑書籍都會強調慢跑的正確姿勢, 跟錯誤姿勢、以及身體疼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而其實我每次慢跑時也都會先練習正確姿勢以及校正慢跑姿勢.

然而慢跑的動作看起來簡單,其實很複雜.
就說腳底著地好了, 其實先膝蓋彎曲腳尖往前→腳跟著地→足弓著地→腳掌著地→腳掌施力→腳尖著地→腳尖施力→股四頭肌施力 → 腳的彈力出現,將身體往前彈推(腳從側面看起來往後踢). <<這才一隻腳耶!
你看看,多複雜啊?

參考一下台東大學體育室的資料吧!
正確的慢跑姿勢

多看看跑場上跑姿漫美的跑者, 其跑的好,是經過一定練習才有的結果。
也可以去youtube去看慢跑比賽的跑者跑姿, 其跑的快又跑的久, 其姿勢一定有參考的價值。
im548 wrote:
我是慢跑的初階者而已...(恕刪)


現在不太主張腳跟先著地的跑法,比較會傷害膝蓋是原因之一,會造成煞車作用是另一個原因。

可以搜尋 Youtube 上 2008 和 2012 奧運 10k 金牌女將 Dibaba 的影片,參考和欣賞她的優美跑姿。
happyrunner wrote:
現在不太主張腳跟先著...(恕刪)


我不是專業跑者, 而且也沒有黑人天生的優勢以及訓練環境. 更不是靠慢跑吃飯的.
要我用對我來說幾乎是快跑的程度去跑慢跑<<<

而且現在專業慢跑鞋跟慢跑鞋墊, 其實都有針對腳跟的部分做避震的加強.
我本身是低足弓, 所挑的鞋款幾乎都有加強腳跟跟足弓部分的慢跑鞋,
訓練款的鞋款都沒有低足弓的,而且鞋底也太薄, 我是不會入手此類鞋款.
一般的慢跑鞋的腳墊設定, 幾乎都是要你用腳跟著地的。 不然我們買田徑鞋就好了, 保證腳掌(尖)施力損失會降到最少.

煞車作用? 我個人認為這是完全的初學者才會有的問題; 初學者在跑步時,可以明顯聽到多餘的『煞車』摩擦聲跟『剁地』聲. 這跟跑姿以及腳著地時, 腳底只有單純用腳跟或腳掌(尖)有相對的關係.

進階者跑步時就只剩下小小聲的抓地聲(新鞋). 如果是老鞋+進階者跑者, 那就只會聽到呼吸聲.

進階跑者腳跟著地一瞬間, 重心就會迅速往前移動, 只要跑姿正確跟有足夠肌力(外加不要過度訓練), 就可以讓膝蓋損傷程度降低.

im548 wrote:
我不是專業跑者, 而且也沒有黑人天生的優勢以及訓練環境. 更不是靠慢跑吃飯的.
要我用對我來說幾乎是快跑的程度去跑慢跑


基本上,用不用足跟落地和跑得快不快是兩碼子事,

強調慢跑該用前腳掌落地,也是這兩年才開始的顯學,

其實腳掌該怎樣落地和人體的構造關係很大,

用講的不清楚,你""打赤腳""上跑步機,

也不用跑太快,6分速就夠了,跑10分鐘你的腳就會告訴你該怎樣落地了.....

im548 wrote:



我不是專業跑者, 而且也沒有黑人天生的優勢以及訓練環境. 更不是靠慢跑吃飯的.
要我用對我來說幾乎是快跑的程度去跑慢跑<<<

而且現在專業慢跑鞋跟慢跑鞋墊, 其實都有針對腳跟的部分做避震的加強.
我本身是低足弓, 所挑的鞋款幾乎都有加強腳跟跟足弓部分的慢跑鞋,
訓練款的鞋款都沒有低足弓的,而且鞋底也太薄, 我是不會入手此類鞋款.
一般的慢跑鞋的腳墊設定, 幾乎都是要你用腳跟著地的。 不然我們買田徑鞋就好了, 保證腳掌(尖)施力損失會降到最少.

煞車作用? 我個人認為這是完全的初學者才會有的問題; 初學者在跑步時,可以明顯聽到多餘的『煞車』摩擦聲跟『剁地』聲. 這跟跑姿以及腳著地時, 腳底只有單純用腳跟或腳掌(尖)有相對的關係.

進階者跑步時就只剩下小小聲的抓地聲(新鞋). 如果是老鞋+進階者跑者, 那就只會聽到呼吸聲.

進階跑者腳跟著地一瞬間, 重心就會迅速往前移動, 只要跑姿正確跟有足夠肌力(外加不要過度訓練), 就可以讓膝蓋損傷程度降低....(恕刪)


可以google姿勢跑法,除此之外還有氣功跑法、evolution running。

跑法各有理論,有興趣多試試。目前是用姿勢跑法慢慢跑。

有件事挺有趣,在小學操場跑步時,小朋友幾乎都用姿勢跑法的要領在跑,難道他們有學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