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想聽聽看大家對"姿勢跑法"的看法

改用姿勢跑法,因為跟原本使用的肌群會不一樣,會有許多調適期的不適應!
建議當成從新學習跑步,少量多次、要定速!
去習慣那個感覺,並且避免有些原來姿勢使用較少的肌肉過度訓練,
然後為維持在一定的速度,避免為了修正姿勢故意跑慢,
那等到你加速時還是會忘掉!
另外推薦可以搭配穿底薄的室內拖鞋去跑步,
不用怕拖鞋飛出去,機率不高!除非你跑步是用踢的!
有助於抓到姿勢跑法的體感,
因為你會不由自主的用前腳掌著地,
另外一開始請先跑3KM以下,慢慢增加!
話說之前無知,都用腳跟著地,後來自食其果得了關節筋膜炎

直到最近才知道,慢跑用前腳掌著地比較不傷膝蓋!

自己試了一下還真的呢~!

跑起來輕鬆又不傷關節
幸福不是衡量擁有的財富有多少,也不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地位有多高;幸福的代價,只需付出積極的態度。
剛剛去練習了一下
真的把速度放慢,並試著用分解動作的方式去體會
就慢慢的抓到那個感覺
流了一身汗,舒服!!
在學姿勢跑法前, 自己其實已經用前腳掌著地的跑法, 膝蓋也沒受過傷, 只是覺得沒用到所謂的重力, 所以開始照書中的方法練習. 但跑了兩天各約 5k 後, 左膝竟然開始痛.
自己分析原因, 猜測如下 :

1. 前一陣子休跑了約兩個禮拜, 學姿勢跑法前兩天, 剛恢復到 20k, 也許是那次 20k 太操了, 非姿勢跑法之過.

2. 在做書上練習的時候, 沒有循序漸進, 用力過猛, 傷了膝蓋.

3. 太執著於 "腳掌自然落地", 結果真的肌肉沒用力, 反而讓膝蓋直接去承受衝擊.

另外書中也提到, 用姿勢跑法速度不能太慢, 這有深深體會. 因為要維持高步頻, 腳步勢必變小, 小腳步反而跑起來不順. 我個人 163 身高, 步頻 180的話, 要跑到 5:30/km 左右才會覺得順暢, 高個的人可能速度要更快.

米格雞 wrote:
在學姿勢跑法前, 自...(恕刪)

"姿勢跑法"裡面有一點就是膝蓋要微彎,這應該是當支撐腳著地時,對膝蓋的一個緩衝保護
我也覺得照道裡會越跑快,因為支撐腳跟地面接觸的時間僅一剎那,這也是當大腿的某處肌力如果不夠
姿勢容易跑掉的原因吧???
膝蓋微彎應該是很重要的部分喔!像是這個教授推崇的赤腳跑也有說明到腳在各個狀態的效果,落地膝蓋微彎的確可以有像彈簧般緩衝並且幫助你前進的效果。(他的腳是中足著地喔!並不是腳跟著地!)
http://youtu.be/zSIDRHUWlVo


推崇赤腳跑的教授也同樣強調肌力訓練的重要(影片講的肌力訓練是讓你跑得更快更穩定的訓練)
http://youtu.be/bfUA8S6P9b8

我覺得除了練習姿勢之外最好還是要加強肌力訓練會比較好,因會如果是從腳跟落地跑法改過來的人,都會發現不管大腿還是小腿、臀部都會運用得更多更徹底。
我也是用姿勢跑法,個人覺得主要大腿後側肌肉一定要訓練,否則無法跑得久。
本來膝蓋有傷,用之前腳跟著地跑法跑,跑超過10KM,膝蓋就會隱隱作痛,
現在不會,但還是要慢慢去體驗,慢慢去增加距離,要不然很容易因爲肌力不足而受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