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內衣可以到體育用品店買,不用買當季的比較划算。一般內衣品牌好像也有幾個有出運動內衣的,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半截式或背心式的看個人習慣,買之前要實際試穿過,尺寸要挑可以穩穩保護住的,壓胸沒關係,要緊但不要緊到沒辦法深呼吸 XD一起加油~~ ^^9384wowo wrote:原來要穿運動內衣啊!...(恕刪)
好的,這兩天去找來看一下!話說我的慢跑生活也是從一本書開始,自從看了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內心就有一股難以壓抑、想要嘗試長跑的念頭,那短期間的心境轉換真的是相當奇妙呢!新將 wrote:之前看了跑步,該怎麼...(恕刪)
您的問題可說跟鞋有關,也能說跟鞋毫無相關的確換鞋也是能完全立即解決問題!不過是要換釘鞋......因為田徑場跑道提供給一般運動鞋的摩差力比一般道路都還低!這對於小腿與大腿出力重點有很大的差異!根本上,是要針對腳的跑步技巧要大幅改變,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調整頂多選擇超薄底與鞋底紋盡量淺與統一走向的運動鞋,最好是無紋路(好比打赤腳)....能稍有改善若不想考就原因就讀到此為止,下文可自動無視吧!就我個人的感覺,PU跑道適合只會將力道帶到腳掌上肉球的部位!不需再往腳指前方延伸出去只要藉由用腳掌最寬敞的部位施力,配合高抬腿與最穩固的施力面積來提供作用力推進PU本身是具有伸縮性材質,用運在此能有效延後反作用力的特色,所以能直接將部分落地時的衝擊力轉化為提升蹬的效果而柏油路只要雙腳不騰空狀態,都能穩定提供往前邁進所需的抓地力因此,腿不需太過用力也不需刻意拉抬太高..尤其越用力,落地時的反作用力會在下一次步頻中同時產生衝擊所以出力時,會將力量延伸至腳指最末端.藉由腳指抓合的動作來產生推力並適度改變落地衝擊時的傳導路徑,減少身體的負擔身體依過去硬質地路面經驗的判斷,當摩擦力不足時腳指就越用力抓合來提高效能而偏偏腳趾實際施力點太纖細,面對具伸縮彈性的路面,接觸會變得很不穩定也不扎實小腿.大腿肌肉.膝關節很快就會因修飾那不穩定而產生不必要的疲勞這兩者!硬地講就安全而省力,PU著重在有效提升力的效果
白嵐 wrote:您的問題可說跟鞋有關,也能說跟鞋毫無相關的確換鞋也是能完全立即解決問題!不過是要換釘鞋...... 不是所有PU跑道都適合穿釘鞋PU跑道種類有分,釘鞋的種類也不只一種直接建議對方穿釘鞋感覺很不負責任,而且長距離跑步似乎沒聽說有穿釘鞋鞋的
我不了解PU跑道分幾種!只曉得場地周長有別與標準PU鋪設必須厚度!標準場地(各縣市管轄的田徑運動場)採用時段區分進場練習的人員一般時段:禁止使用釘鞋 ;一般欲使用釘鞋的練習者需向管理處人員報備他們會告知有哪些時段是可開放...到時會管制一般休閒民眾入內活動PU跑道上舉行的徑賽項目....除了1萬公尺參賽者會加入考量釘鞋重量!會成為邁步時的負荷與轉換問題加上可供訓練之場地受限與跑步技巧不同....到後來為求公平而成為唯一管制釘鞋的競賽項目在往上的距離,就屬於馬拉松與越野項目(場地就不設限賽道裡)運動場參賽中選手:短跑.中距離.3千.三千障礙.5千與接力項目...不穿的幾乎沒有穿釘鞋用若後足著地跑法往往很容易卡住跌倒...田徑釘鞋是為了提升抓地力的不足!一般人也是能在自主訓練中使用至於場地是否願意開放使用釘鞋,自己有過被管理員提醒時段要留意必須考量其他使用者(如晨運的長者,遊戲中的小朋友與賽道上散步閒聊的民眾)如果對方不小心闖入自己的行進路線造成對撞!鞋子容易讓對方受重創1F~版主的問題就是地面摩擦力不足!如同開車上山賞雪(路面結霜輪胎打滑)人體是很敏銳且複雜的機器,能應付.克服所有地理環境但卻不能像汽車般,就算打滑空轉頂多是耗油,沒油再加動力輸出還是能保持全開.....人的體力輸出是有總量限制!!如果有雙鞋在PU跑道上能提供與柏油路面相同的摩擦力,那麼她的問題就能立即解決不然腳掌與腳指的運用技巧在不變的前提下,改善方法很有限若是技巧調整的過來!拿怕是中筒籃球鞋練跑...負擔也是稀鬆平常只是快不了(鞋重量稍重)運動鞋都有納入跑步的需求!車鞋除外...頂多針對安全性與抓地性獲取上稍有區隔不過就自己嘗試的經驗中...攀岩鞋就很合適上PU...質地輕與伸縮性高,摩擦力的表現強過我所有的跑鞋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外觀設計,不討喜......說難看的也大有人在!
yukia1234 wrote:剛剛和常跑馬的同事討...(恕刪) 覺得樓上的白大說的很不錯.但一般市井小民怎麼會去碰釘鞋這玩意呢?硬質路面跑久了轉換到PU跑道.本來就會有不習慣的問題.感覺就像"軟腳"再慢慢跑幾次就好了.覺得沒必要換鞋.肌肉酸痛.休息幾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