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2/16阿南308高地馬拉松跟台北富邦打對台


cloudya wrote:
說的好整個論述我對這...(恕刪)


是阿
我也這麼認同

很早以前,聽跑步的人說,跑完後大家關心的
是你跑的順不順的跑的如何?

現在是
成績如何? 還有 跑了幾 "馬"

跑步的意義何在?
是為了追求 成績 ? 名譽 ? 還是 多少馬?

我都搞不清楚囉
其實從去年星光馬開始注意,凡是初馬有獎的,通常都會吸引百人以上挑戰初馬,
甚至四、五百初馬的場次都不在少數,光是去年底到今年富邦馬,又不知道會有多少人
跳進跑全馬的圈子裡?當然也不排除許多一年只跑一、兩場的人啦!

去年全馬就已經塞車塞成這樣,再加上台灣跑馬人口持續的成長,其實多一個場次,
分攤一、兩千個全馬人口,應該也還好而已!

我從去年初的淡水馬十公里組開始參加路跑比賽,一直到去年底也挑戰了富邦初馬,
感覺比淡水馬拉松好上許多許多,也比新竹馬拉松好上不少,但是參加過幾場
民間辦的馬拉松,口味已經被養得很刁了,既不跑成績,又沒有一定要挺啥,
憑著興趣跑的,當然要跑自己感覺爽的!凡是風景優美的加分,凡是補給周到的加分,
凡是出發前、終點後動線設計良善的加分,凡是熱血加油、人情味濃厚的加分,
紀念品有紀念價值的加分,成績單發放迅速的加分,接駁或住宿方便的加分,
依照組別分時分段起跑再加分~~~

從這些角度來看,台北馬拉松真的沒有加到幾分,隨便一個場次跟他衝,他大概
都是被放棄的那一場。

剩下來的是:全台灣最大場的馬拉松怎麼可以沒參加過呢?
咳咳~~有呀!一百年那一場我有參加哩!嗯嗯,這樣子就夠了吧!

小平頭猛男 wrote:
是阿我也這麼認同很早...(恕刪)


其實這種狀況就像當初在騎單車一樣
騎100公里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一樣
但是當你騎了60.70.80到達100公里時...我也騎得到

現在的跑馬也是一樣會進化
3k.5k.10k.21k...最終的42.195k
當跑完幾隻馬之後就會在想向50k的超馬挑戰

多數人並不是真的在比賽而是像自己挑戰
總之自己跑的快樂就好以完賽為目標

現跑馬這麼多衝堂以免不了
就讓好的主辦單位去砍爛主辦單位
讓跑友得到更好的福利
雙燕呢喃屋前站..繡窗迎風長簾伴..遠看蝶翩..翠柳綿延...一席春水邀大地..蓮荷朵朵隨陽燦..梳妝畫眉..醉看月滿.
馬拉松場次愈辦愈多對廣大的跑友來說當然好囉~
最好能廣泛的分布在各縣市,讓大家都可以方便就近跑馬,
衝不衝堂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今年沒跑到明年在跑就好。
個人跑馬選擇要點:
1.交通、2.報名費、3.地點(近的為主)、4.路線(河堤馬超過兩個折返點不考慮)、5.口碑

在補充一點就是距離,距離不足42.195km個人是蠻在乎的,1km相差時間就在4~6分之間,總時間差個5分鐘可是差很多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