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這就是所謂撞牆? 求助慢跑技巧!!!


anteaterneo wrote:
大家好小弟身高173...(恕刪)


樓主是否在炎熱的時間下跑!!若是清晨的話溫度較低,流的汗較少體力也相對的容易保持
想小弟我習慣在下午5 6點跑...在夏天時汗就會狂流 若要繼續跑下去就要補充一點水或是運動飲料
我習慣在台北跑沿著河濱跑...若要跑15公里時就會帶著一包結凍的engergy in在身上...大概第10公里開始就開始補充..大多都可以跑完

另外環境也是因素...在操場要跑很久真的是煎熬...要的話也要挑400公尺的...不然一直數到忘記
還是路跑最好囉!!!

另外一個方式是多練習..一周練習數的頻率往上拉..但要是漸進式的拉,有時跑慢有時跑快(伊狀況)
降速度拉里程,一周一次LSD (舉例 若平常跑10K 10Km/h, 周末跑一次15K 8-9Km/h)

加油加油!!
樓主 你的身材比我好太多了(先天優勢真羨慕)
我169公分體重從練跑的80KG到現在66公斤
已經是瓶頸了受不太下來了
近來一起練跑的跑友 每一個都是瘦高加腿長(羨慕中)
一樣的鍛鍊 他們硬就是比我進步還快

長距離(時間)的跑步 通常都要定時定額補給水分熱量
都不補充 強如肯亞黑人選手也是會軟腳的
心跳計只是参考 但也不要被限制住了
(某電影中不是說 要快就把煞車線剪了 這樣最快)

之前系統化訓練的時候 我都是只計時而已 沒量心跳
每一次都是覺得快極限(死)了
但是偏偏每一次都比上一次進步 越跑越有信心
到現在我還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到哪裡


路跑一哥 wrote:
把心跳錶跟手錶都拔掉...(恕刪)



感謝法王開釋, 獲益良多~~~
看到很多得到高僧講道時,旁邊總會有徒弟解釋師父的話,因為有時太高深了

整理法王開釋話語:
1.莫忘回到初本之心, 跑步是為了拿名次? 開心運動?
2.跑步是要天份的,記得我的鄰居他們姐妹就是天生跑者, 國小各各都是縣運冠軍, 可惜台灣運動環境不佳, 都埋沒他們天份, 我想沒天份的人就跟自我挑戰就好了, 但是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例如10k 要擠進35分完成之類了, 除非真的天賦異稟

我曾經也有版主的困惑, 不過我現在都沒記時了



路跑一哥 wrote:
把心跳錶跟手錶都拔掉...(恕刪)


法王說的真好!昨晚出門跑步時,遲疑了一下還是決定把手錶留在家。就是因為沒時間壓力吧,雖然是一樣的路線,跑起來覺得比平常順,也更不會喘,還多跑了點距離,回到家時間和平常也差不多,但覺得輕鬆多了。戴手錶跑步只是一種習慣吧,卻沒想到那也是一種壓力。

路跑一哥 wrote:
終點就是起點


這個我看簡章就知道了
anteaterneo wrote:
大家好小弟身高173...(恕刪)


您好,技巧我幫不上忙
但是我看到有幾點您可以參考看看

1.心跳上不去
-->
最大心跳通常發生在連續衝刺後,並不是耐力運動之後
169已經落在紅線區,如果上不去,表示在那個強度下跑27分鐘,你的心肺會疲勞
這點請你注意運動強度控制,換個配速或許會比較好的
另外最大心跳公式不能盡信,很多人的經驗都是如此,怎麼可能一個公式就能涵蓋全人類的心跳

2.體力不能超過1小時
-->
看您的每次練習時間,應該不超過1小時吧(連續的練習時間)
如果你有心跳表,你可以用70~80%或是80-90%的最大心跳強度來訓練自己1.5小時的連續耐力
上面講的是平均心跳,您要怎麼配速都可以,重點是你要用你能負荷的1.5小時強度去跑
即使強度不變,心跳還是會隨運動時間拉長而變高,不是只有肌肉會疲勞,心肺也會的
先痛苦然後才進步,每個人都會遇到關卡,如果沒什麼特別的分析能力
最終還是有恆心的照表操課最有用

另外,請您注意飲食的管理
運動時所需的能量可由肌肉儲存的肝醣產生,萬一不夠用就會靠別的轉換,例如脂肪
但是原則上還是以肝醣比較好,因為等脂肪轉換比較慢
你平常如果運動時間都低於1小時,身體也不會為你準備2小時的量
攝取正確而且能補充體力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等等,莫因減重而失去養分

以上要是有錯誤,也請不吝指點
謝謝...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我跟你一樣高,173cm/67KG其實算很標準,70KG以上才就要注意了,蠻羨慕你的,63KG就有點瘦囉,我61~62KG,我是拼命吃也吃不胖.5K/30分鐘,我也差不多是這個級距,只是如認真要跑,是可以更快,只是我的心情比較不一樣.慢跑不像騎腳踏車,還可以休息喘口氣看個風景,老實講,慢跑是很累的,每一步跨出都實實在在,看蠻多慢跑者都會嚴格要求進度,對我來講,就是強身健體,定個40分鐘,跑多少算多少,或隨性跑個三千(次數不多),或偶爾心血來潮跑個1個多小時,但到最後不是心臟或意志力受不了,而是膝蓋開始會覺得不舒服(我膝蓋骨折過開過刀),不管姿勢在怎樣正確鞋子多好,膝蓋都一樣,跑步是要跑長久的,不知對你來講,成績比較重要,還是運動傷害比較重要,還是身體健康比較重要,我是最後者啦,除非你是選手,個人想法...
搞不懂為何要求自己速度進步會跟選手扯上關係???
跟受傷也有什麼關係?版上大多都只是業餘的跑者,
更別說有專業的訓練教練,都嘛是跑出興趣後而自我的練習,
而把受傷怪到運動本身更是莫名其妙,
不就是自己選擇的嘛?身體無法負荷就休息沒這麼難,
就算是超過自身的要求也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嘛?
台灣真正上的了臺面的田徑選手如鳳毛麟角,
如果只是參加路跑賽或馬拉松就稱作選手,
那台灣早就是運動大國了,充其量也只能成為跑者。

嗯… 速度要快,就是要在練習的時候 "跑快"…

這好像是廢話,但我認識很多人的練法,總是說:我可以跑到 10K或更遠了,為什麼速度上不去?(我之前也是這樣,認為,"跑長"、"跑久",就會 "跑快"…)

但事實上就是,你不練習快跑,身體就是體會不了/感受不了快跑的感覺…

那些用 30分鐘跑完 10K的高手,速度是 20kmh 喔… 你試試看在跑步機上用 20kmh 的速度看看,應該就可以體會,那種速度的感覺,跟你現在長跑慢跑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安排一些速度的訓練囉~ Tempo Run / Interval Run 之類的…

另:用高速度的訓練,時間自然沒法長/距離也沒法遠… 別覺得好像沒跑到X公里/Y分鐘,就是沒練到…

==

要練體力、距離,就是用最輕鬆的方法,跑長距離囉~ 用心跳在 60%~70% 的速度,以你的經驗,應該是已經可以突破1小時了… (60%~70% 的心跳跑,很輕鬆,你的速度可能比原本低,但練 LSD 本來速度就不重要,是持續運動時間才重要… 所以練 LSD 時就別太注重你跑的速度)

==

我是覺得,每次練時,應該都有目標啦~

是要練耐力 (LSD),還是速度 (Interval),還是綜合(Tempo)~ 練耐力時,就不要太注意速度,練速度的時候,就別太注意時間… 要練速度也同時練耐力,那不是我們普通老百姓作得到的事…

==

另,初學者進步速度很快… (所謂的 8/2 法則,初學者只需要花 20% 的努力,就可達到 80% 的最大潛力… 但你要達到剩下的 20% 的潛力,你需要付出 80% 的努力)

你現在的程度,說真的,已經是中上的階段了 (你去參加路跑比賽,成績應該都是中上)… 所以,也要有心理準備,進步的速度會愈來愈慢,這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你真的願意付出那剩下 80% 的努力,來達到你剩下 20% 的潛力)

我最近的速度也上不大去,路跑成績也就差不多這樣了~ 速度的目標的話,還是會訂啦,不過已不是重點了~ 不過現在會訂另個目標就是人生的總馬數… 及外國人常作的,今年總里程數 (今年總共要跑 XXX 公里)… 有這樣的總距離目標,就有動力讓我繼續跑下去…
真的感謝大家的回覆 謝謝大家啦!!!
我想接下來我會好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來加強LSD這塊 因為基本上還是希望加強自己的耐力為主 至於跑快是比較第二順位啦
網上有大大提到 LSD 是以最大心跳的60-70% 來執行 可是算下來似乎又太低了 是否可以自己感覺輕輕鬆鬆的心跳跑就可以了
無論如何 再次感謝大家分享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