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夏日慢跑水分補給策略與觀念討論


我心中一直有個問題
誰來幫我解決一下

在大約6年前入伍時
小弟我想當職業軍人
為了薪水和想跟別人不一樣
新訓後到了左營的某個特別的部隊受訓
結訓完就簽下去
(最後是沒簽
因為小弟我也不知是什麼樣的爛身體
我得了肺炎住院了
回去就被退訓了)

受訓時的方向中有一點是不讓大家常喝水
理由是會一直流汗
汗流到最後大家會沒精力
沒精力就會沒支撐下去的體力

訓練途中往往就是配一次水杯的量
大約3口就喝完了
這樣操下來還真的不會流汗
大家也都沒發生身體不適的狀況

想請問一下
這種不喝水的訓練方式是什麼科學原則?

geminimonster wrote:
受訓時的方向中有一點是不讓大家常喝水
理由是會一直流汗
汗流到最後大家會沒精力
沒精力就會沒支撐下去的體力

訓練途中往往就是配一次水杯的量
大約3口就喝完了
這樣操下來還真的不會流汗
大家也都沒發生身體不適的狀況

想請問一下
這種不喝水的訓練方式是什麼科學原則?


突然想到一部描寫二次大戰美國空降旅故事的影集--諾曼第大空降,劇中有一個行軍訓練,軍隊帶水壺走但不准喝,行軍完畢,檢查每個人剩下的水量,有一個劇中主要人物,因為多喝了幾口水,就被機車連長處罰。

以我個人的理解,一直流汗,會流失電解質,導致血液中的鈉與鉀過低,而研究顯示,即使是輕微的脫水,都會影響運動員的表現,大量流汗確實是會導致肌肉痠痛、抽筋與無力,所以你的部隊觀察是正確的。

為了讓血液中的電解質含量維持在一定濃度,有兩個做法,一個是補充電解質---喝運動飲料是最快的方法,另一個做法就是讓流汗率下降,讓流汗率下降最簡單的就是停止運動,也可以降低體溫,讓身體不需要藉由流汗來調節體溫。

特種部隊的訓練方式,似乎是想利用人體在脫水時,流汗率會下降的本能來設計的,保持身體一定程度的脫水,讓流汗率降低,另一方面,訓練特種部隊隊員的身體適應力與意志力,讓隊員適應在脫水的情況下,完成操練,不至於中暑。

軍隊會有這樣違反人體自然機制的訓練方式,是可以想像的,因為,特種部隊的訓練,不是要訓練出最佳運動員,而是要『磨練』出可以在極端環境下作戰的勇士。

『荒野求生秘技』中的主持人,也是從特種部隊退役的,除了找食物飲水的能力一流外,忍耐的功力也易於常人,我常想,即使我會找影集中的水源與食物,我還是會餓死加渴死,因為......‧不夠喝阿!

就本版大多數跑者關心的焦點來說,應該是以跑步健身,或是追求更上層樓的長跑成績為主,所以,應該注意的是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而不是要像特種部隊一樣鍛鍊意志力與適應力。

特種部隊的訓練真的很不一樣,我以前是當新訓中心的班長,為了不讓新兵中暑,我們有嚴格的飲水規定,野外操練,還要考慮讓新兵補滿水壺。是不是真正作戰的時候,正規軍應該固守水源充分的地方,特種部隊就該往水深火熱的地方前進。

一下不小心寫了很多,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星期天跑去買了一支North Face的水壺(手持式)
容量約500cc,一瓶小瓶的礦泉水裝不完

手握的地方瓶身有縮小,而且有水壺套可固定於手上,感覺是還蠻好拿的,
但是.......

1.500cc 根本不夠喝
2.用不習慣....嘴巴一咬就可以喝,可是要用吸的才喝得到水,只能''停下來'' 小口小口地喝

看騎車的人用運動水壺,都邊騎邊喝水,
所以我想邊跑邊喝,嘴巴一咬,倒不出水來
用力一吸,結果嗆到了

之前沒用過運動水壺,不太了解自己的使用方法對不對
用運動水壺喝水也要練過嗎??

還是說,喝水本來就應該停下來再喝??(好像問了一個蠢問題,請別見怪)




weanpeng wrote:
星期天跑去買了一支N...(恕刪)

我沒用過這牌子的運動水壺
但一般自行車水壺的喝法
用咬的拉開瓶塞,
放到舌頭下,瓶身傾斜不要擋住視線,
擠出水來

每個人的流汗率真的會不一樣說,小弟就是很會流汗的人,兩天前測了一下
跑步前66.8...跑完65.6....大約流了1200cc的汗水, 不過只跑了42分(7.4km)室外..溫度28有風(禮拜一新竹夏天傍晚算滿涼快的), 休息了20分鐘後測的...計算後可以達到1800cc/hr....難怪之前跑半馬時每個水站都要喝一點

我想每個人還是要測一下自己的流汗率還是比較保險(幾年前有在夏天夜間跑過2500cc/hr以上的流汗率)....
還是要帶灌水在身邊比較安全(當然附近有7-11也不錯囉)
小弟也是看上了fuelbelt的補給包
現在很猶豫是要買6個oz的http://www.onetri.com/fuel-belt-excursion-bottle-carrier-pi-1883.html?image=0
還是2個22oz的
http://www.onetri.com/fuel-belt-excursion-bottle-carrier-pi-1883.html?image=0

小弟計畫要參加10月的台東超級鐵人
本來很想買6個8oz的那個
但是又怕練單車的時候前面那兩個水壺會卡到....
而考慮2個22oz的那個
卻又考慮到兩個22oz的集中在後面 跑起步來會晃來晃去...很討厭
不知道有沒有資深的大大可以提供意見呢????
小皓子 wrote:
小弟也是看上了fue...(恕刪)

若可練到去參加226的鐵人,應該不需要這背水壺吧!
主辦單位的補給我相信足夠你跑完最後的42.195K,除非你自己練不夠!
VICTORY CAN NEVER BE TAKEN FOR GRANTED.
我當然相信大會的補給
但是在自主訓練過程 尤其是LSD沿路可沒這麼多補給 只能靠7/11
SO選個理想的補給包應該不過份囉


背不背水壺
應該是看個人習慣
話說Craig Alexander在08年的kona賽事中就是背著手榴彈包拿下桂冠的



不過小弟真的還得加把勁才行......
很多朋友都打算在最後全馬跑帶走撐完
在180K的單車後很難想像還剩下多少體能



大哥該不會也有報吧?!

看樣子我的體質不適合長跑,像最近這種天氣跑半小時5公里可流掉1.5公斤以上汗水,
記得以前最佳成績都是寒流來襲時後,至今唯一馬拉松經驗是多年前第一屆國道馬拉松,
那時花80多分鐘經過折返點卻在30公里處腳抽筋,最後一拐一拐走到終點,回到家量體
重減輕5公斤,當天喝了不少水與運動飲料就是不會有上廁所感覺,整個體重回到正常約
3天時間,之後就不再有參加全馬念頭
小皓子 wrote:
小弟也是看上了fuelbelt的補給包
現在很猶豫是要買6個8oz的
還是2個22oz的


我剛好有一個2 個 22 OZ 的fuelbelt 腰包,今天早上兩個水壺裝滿帶出去跑,一開始水滿的時侯,晃得很厲害,真的要綁緊一點,不過,過一陣水少一些後,就不覺得那麼困擾了,因為水壺都在後方,所以不會影響擺臂,特別是無力的時候。

另外,我覺得路跑的時候,除非是頂尖的跑者,否則在供水站都會浪費一些時間在人群中拿水杯,不過,兩個22oz 的水壺跑真的是太重了,不太適合長距離的路跑,比較適合平日沒有補給的LSD練習,折衷的作法是帶一個水壺(600cc左右)的腰包,在人多的供水站(通常是前10km),可以喝自己的水,後面人較少時,再喝供水站的水。

不過,小皓子大妳要報名的是 超級鐵人226K,也就是 3.8公里游泳、在加上180公里的自行車,最後再來個全馬,我想,人應該不會太多吧!

以上供參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