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didas Supernova Glide 2 M 開箱路測分享

小火龍 wrote:
我也在想,跑這種冷門的地方,如果萬一有個差錯,會不會遺憾終生。
或者說,可以挑個交通還算便利的路線,自己感覺不對勁,還可以有退路。


其實我也很擔心這個問題也,每次跑步的時候,我都在想,如果等一下心肌梗塞的話,應該要向誰求救,會送到哪一個醫院,我老婆知不知道

風櫃嘴一路上其實單車騎士很多,倒不致於會沒人發現,路面約有兩個車寬,所以救護車上來應該很快,離市區不遠,送到醫院前如果有善心人士做人工呼吸的話,應該還有一線生機。

跑著跑著還會想,如果真的心肌梗塞的話,要往路中央還是路旁倒才不會被人忽略?

通常,再胡思亂想一下,就到山頂了....

吶喊 wrote:
其實我也很擔心這個問...(恕刪)


果然您也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應該找個伴一起跑,而且還要程度相差不遠的伴。

就前幾個星期而已,我的 SUUNTO T1 剛好掛病號罷工,在接替人選還沒著落之前
(確定是garmin forerunner),這個星期天的國道馬拉松,我還在擔心沒有心率表該怎麼跑,真是麻煩。

吶喊 wrote:
外觀上,Supernova Glide 2 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無敵厚的鞋底,鞋底後中線4.1公分,鞋跟最厚處達4.35公分,前鞋底最薄處還有2.07公分,每一個地方都比同樣是厚底訓練鞋的Supernova Sequence 2 厚0.2到0.3公分,這等於是Supernova Sequence 2 再加一層adiPRENE材質在底部(註:adiPRENE是愛迪達鞋底專用的橡膠材質,主要特性是吸震性強) 本來的Supernova Sequence 2 就已經很厚了,再加一層adiPRENE的目的其實很明顯,就是要提供跑者更舒適的跑步感受。實際穿著時,甚至不需要跑起來,光走路就可以感受到一種踩在軟墊前進的舒適感。...(恕刪)


看到樓主兄的這一段文字 我也忍不住的跑到專賣店去
特地去試穿了這一雙鞋
不過 在實際穿上後感覺 雖然包覆性良好
前腳掌抓地性夠
不過 要說以避震性 或是柔軟度來講
雖然柔軟(避震)要優於mizuno rider 13 或 asics nimbus 11
但感覺仍遜於 nike 的vomero 4 這雙

可從簡單的 用手按壓鞋底
然後看手指的反彈力道 或是可 '被你按下的距離(程度)' 來判斷
以此來說 仍是 nike vomero 4 是最柔軟 跟 舒適的一雙鞋~

但以此 對實際跑步的避震效果是否一樣 就不知道了
(試穿只能試站 跟試走)無法試跑
不知是否樓主 吶喊兄 有同時擁有以上幾雙鞋 而能分享同時在實際跑步上的感覺 經驗 分享呢~
謝謝~
Hi ,吶喊大:

上次在您的開鄉文得知我倆其實體重差不多,
加上我也是去年入手Glide黃黑白款.

我已經把這雙鞋當做是(我既有的鞋子裡,除)Mizuno creation外的"基礎訓練鞋".
一方面他的重量與保護剛好都很夠,
二是我每次跑完比賽或是要讓腳底休息的輕鬆跑,都會穿這雙練跑.

這雙真的是很棒的一雙鞋!!!
我跑山路都會穿這雙練習,不外乎做重量訓練,
讓雙腳在比賽時(穿輕量鞋時跑)上坡更得心應手,
下坡放手去享受自由自在,身體"十分配合"的奔跑快感~~~~
(不知各位有無跑過清早,天母中山北路七段219巷天母東路/中山北路圓環 的路線嗎? 跑過一次就會上癮的!!!)


相信穿上Glide之後,一切都會變的操控自如.吶喊大,對吧?!
對了,
我的icon圖片的就是穿這雙Glide在2009年底的
板橋越野盃的最後終點前的衝刺照片.

其實穿這雙也可以奮力奔跑的說!!
雖然這場距離不足21k,但我還是以01:45完跑.算不錯的了...

(場地是硬水泥地,但我跑完不會有不舒服--所以我隔週就繼續跑富邦全馬)
bohm wrote:
不知是否樓主 吶喊兄 有同時擁有以上幾雙鞋 而能分享同時在實際跑步上的感覺 經驗 分享呢~
謝謝~


我個人有一雙美津濃的Wave Rider 12,其他鞋款就沒有了,我沒有穿過 Wave Rider 13 ,如果以Wave Rider 12 與 Supernova Glide 2 相比的話,

整體來說:

Wave Rider 12 的腳趾空間較大(我的是一般楦),鞋底較薄,足弓的靜態支撐沒有Glide 2 明顯,第一次穿上的感覺是相當的柔軟舒適, 跑的感覺則是相當的自由,也就是說,Wave Rider 12 在各方向的支撐上,比較不明顯,正常內旋的人,跑步落地的感覺,由腳跟開始,到腳趾蹬離地面的過程是緊密而沒有間隙的順暢。

相對於Wave Rider 12,Glide 2 腳趾空間較小,足弓與腳跟的包覆則差不多,跑起來的感覺,Glide 2 因為有超厚的Formotion鞋跟,所以感覺上,腳跟落地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將鞋底壓縮位移,鞋底壓完了,接下來碰到的外側鞋底與內側足弓部位,應為真的很厚,所以,一方面延長的整個接觸地面的時間,另一方面,則是分散了腳底的回饋力道。

如果,舒適的定義是說,踩在兩層海綿墊比一層海綿要舒適的話,Glide 2 應該會獲勝;

但是,如果說舒適的比較是類似:回到家全身脫光與回到家繼續穿上班的衣服的束縛,那Wave Rider 12 應該是贏家。

簡單的說,兩者同為避震型鞋款,Wave Rider 12 輕快、自由,在腳底內測與外測的支撐力道差異較小,所以比起Glide 2,更接近沒有穿鞋的跑步感覺,以正常內旋的跑者來說,跑的時候,除了腳跟的緩衝外,不會感受到其他方向的力道,所以,有一種自由的奔放感。

反觀Glide 2 ,腳跟緩衝除了adiPRENE 吸震,身體還要將移動鞋跟位移,外側腳底落地後,還有一個超大的足弓鞋底要壓,所以可以想像,整個緩衝行程是複雜多方向性的,感受上就是覺得說,腳跟落地超柔軟,足弓有軟墊。

兩個各有所長,就看個人需求了。

值得注意的是,Wave Rider 13 在去年Runner's World 的Shoes Guide 已經被列為Performance (競賽型)而不是避震型的鞋款了,所以,在自由度上,應該更上一層樓,相對的,緩衝行程應該會犧牲一些(個人猜測)。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joel913 wrote:
(場地是硬水泥地,但我跑完不會有不舒服--所以我隔週就繼續跑富邦全馬)


joe 大果然很會跑,這樣看來,我本來要減到70公斤才要開始練全馬的計劃可以改變了,有信心了,

joe 大真的是我們這個量級的榜樣。
嘿嘿...

我只是有[找到適合的鞋]來練習,
不然哪能這樣東跑西跑練習.....

也許,找時間有機會和(吶喊)大一起練跑,
反正以輕鬆練跑,練基礎心跳就好....
您覺得如何?

就穿Glide(一 or 二代)一起跑吧!
也許可以來個比較文....XD


I Love Running .... Welcome to my Blog http://joelwu.pixnet.net/blog
吶喊兄您好,
想請教您如果像您是正常足弓及內旋的型態來說,穿著Sequence 2與Glide 2跑步時的路感差異性如何?
因為最近在考慮中的正是這兩雙,理論上自己應該選避震型的Glide 2即可(目前使用中的是Response CSH17),但是偏偏比較喜歡Sequence 2的外型,光是試穿又無法確定Sequence 2跑起來是否會產生不適的情況,
剛好您對這兩雙鞋都有詳細的測試及實際上路的體驗,所以想請問吶喊兄是否有何建議?感謝!

kofi_lynx wrote:
想請教您如果像您是正常足弓及內旋的型態來說,穿著Sequence 2與Glide 2跑步時的路感差異性如何?


我提供我個人的感受,非常的主觀,供您參考,

實際的路感,以這兩者來比較,Sequence 2 的鞋底薄了一點(約0.2~0.3 公分),所以就緩衝的行程來看,Sequence 2 的行程較短,跑起來的路感比較明確,換言之,感覺比較硬一點,對於路面的變化感受比較清楚,這兩款在設計上最大的差異有兩個地方:

內測足弓:
Sequence 2 的內側有一塊硬硬的塑膠皮,功能是要抑制過度內旋的腳掌,對於正常內旋的我來說,有一種腳掌轉到一半被嘎然中止的感受,Glide 2 的內側為厚厚的adiPRENE 材質,也可以感受到一股支撐力道,但是,這樣的力道是一種緩衝,也就是說,是一種減緩腳掌內旋速度的效果。正常內旋或是習慣穿避震型鞋款的跑者可能會覺得Sequence 2 的限制太多,也就是說,每一個步伐的內旋角度好像都是固定的,當然啦,這樣的限制是有效果的,一開始穿Sequence 2跑相同距離的時候,有一種膝蓋腳踝明顯負擔較輕的感受。

前腳掌回饋:
Sequence 2 與 Glide 2 前鞋底嵌入的adiPRENE+ 材質面積差異頗大,Glide 2的前鞋底是所謂 Full Forefoot adiPRENE+ , Sequence 2 的adiPRENE+ 只有那一塊一邊黑一邊紅的地方是adiPRENE+,實際跑的感受,Glide 2 比起 Sequence 2 可以提供較強的前腳掌回饋力道,Sequence 2 回饋力道較小,直接的感受是這樣的,如果以小步慢速跑的話,Sequence 2 比較拖,Glide 2 比較彈,如果大步跨出的話,兩者差異很小。

另外,穿著的感受上,腳趾空間兩者差異不大,差較多的是足弓與腳跟的包覆,Sequence 2 在足弓到腳跟的部分,包得比較緊,要多穿幾次,才會比較合腳(個人足弓肥厚)

一般來說,正常內旋的跑者兩種鞋款都可以試,Glide 2 跑的時候比較舒服(差異明顯),Sequence 2 跑完的時候,負擔較輕(差異不大), 各有所長,看個人需求了。

以上僅供參考!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