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Adidas鞋款如何選擇

VODY大大您好:

小弟上兩個月因為人來瘋,想嘗試各種鞋款的避震效果(之前大多穿ADIDAS,因為品牌忠誠度)

最近買的鞋子分別是

ADIDAS:CLIMALCOOL
ADIDAS:Response Cushion 17
(後足避震採adiPRENE)

NIKE:室內訓練鞋EDGE
(避震採AIR氣墊)

美津濃:CREATION9
(避震採wave + ……)

NEWBALANCE:847
(避震採FL-ABZORB+ABZORB SBS)

ASICS:GEL-FLUENT
(避震採亞瑟膠)

已上是我兩個月內買的五雙鞋,再來是我的感想,不過先聲明

1、 我181公分、72公斤,不同重量的人對避震的感受和需求或許不同,因此不能以偏概全。
2、 不同品牌都有不同等級的鞋款,舉ASCIS來說,不同型號(亞瑟膠塗的厚或薄),自然影響到效果,小弟以上買的鞋價,大多在2000以上,不能說很高級,但基本功能應該有,小弟不是重量級跑者,且比較在意外觀搭配。
3、 或許有些鞋子需要更久的適應期,才能發揮特色,但小弟僅以新鞋上路且至少穿著一整天為條件做判斷

結論:
1、 CLIMALCOOL不建議買,對腳指頭壓迫重,版型不適合我,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寬楦者」,但我比較喜歡大半號或一號,CLIMALCOOL不僅是穿了極端不舒服,而且輕量化的緣故,避震效果很差(純粹走路還OK),喜歡穿著寬鬆、不喜壓迫者,不建議購買,我的已經送人了。
2、 CREATION9因為買太小了,只穿兩三次就送人了,印象不深,但我始終對美津濃的火鳥LOGO有意見,搭配穿著很醜(個人偏見)
3、 亞瑟膠避震效果很明顯(真是個好東西),感覺會把壓力吸收掉;而ADIDAS的避震則是有回饋性,感覺QQ的,我不太會講,效果也很好(厚一點、效果較好);NIKE的AIR避震則是踏在一層軟軟薄薄的東西上(氣墊),感受又不一樣了;穿NEWBALANCE對避震的感覺不深,感覺比較硬
4、 以上只是小弟針對自己購買的鞋款所做的感想,不能以偏概全,舉例來說,一樣是NIKE的AIR,也分成好幾種,一樣是亞瑟膠,也有厚、薄之分
5、 ADIDAS跟NIKE較美觀,亞瑟士太醜了,很少有外型能讓我接受(個人審美觀,勿筆戰),小弟並非大咖跑者,功能是一定要有,但外型更重要。
6、 NEWBALANCE的2E楦頭比較舒服,2E外型尚可接受,有些其他牌子的鞋款,頭大大的,醜斃了(可能是3E或4E),跑步可以,逛街的話……看人。
7、 雖然我以前都買ADIDAS(也穿插買過NIKE和NB),這次NB的如果穿了還OK,以後或許會買NB(因為2E的關係),雖然很多鞋款都有做2E,但是很多都很醜阿!
8、 我覺得,底越厚,相對的避震效果越好(總不能要求輕量化,避震效果又要好吧),雖然有些避震科技標榜高科技,既輕且效果好,但我還是覺得厚厚的泡棉帶來溫暖的感覺,有些標榜吸震99%以上的材質,或許測試數據確實能達到減震效果,但是穿起來的感覺真的不同,「實驗數據跟自身感覺似乎不能劃等號」。
9、 以上鞋子幾乎都是在舒邁買的(除了亞瑟士),有些鄉鎮的舒邁服務人員態度很爛(聚眾聊天、愛理不理),像小弟這麼誠懇、不囉嗦的好客人都感受得出的話,對其他人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我覺得領公司薪水,就是要幫老闆做事,我也打電話到客服去做反應,不是要害sales,而是正義感使然,提供客觀的建言,而市區的舒邁服務品質都很不錯(專業知識姑且不談),我想跟店長領導風格有差,公司應該派生面孔當督導,偽裝成客人訪視才對,樹大有枯枝,崩壞總是在細微處開始。

以上
VODY,您好
我想請教一下
同樣wave rider有分男女鞋嗎?
如果有的話
男鞋和女鞋的差別在哪兒?
scheisseshit wrote:
VODY,您好我想請...(恕刪)

一般鞋款本來就有分男女款啊,Wave Rider當然有分男女款啊,男生的腳掌要比女生寬很得多啊,最主要的差別就在前腳掌的寬度,男款要比女款要寬許多,除了Puma這廠牌大多做男女共用楦頭外,基本上其他各廠牌都有分男女楦頭啊,除了寬度不同外,其他部分沒有什麼差別都一樣。
請問vody大

我的體重82公斤,有那幾種避震型的鞋子適合我呢?

我看你好像都介紹體重75公斤左右的鞋子,好像沒有80以上的鞋.

是否可以介紹一下呢? 我們這邊難買到亞瑟士的鞋,是否可以多推荐幾款其他品牌的.

謝謝
大鹏一日東風起,扶搖直上九千里
blackjake wrote:
請問vody大我的體...(恕刪)

75公斤以上(當然包括82公斤或上百公斤)適用的避震型鞋款,下列名單是各廠牌官方歸類的,所有鞋款我全部試穿過,但有幾款我完全不能認同各廠牌的官方分類,另外各廠牌被歐美田徑協會歸類為Crap系列的鞋款我不介紹,Crap系列泛指Adidas的Bounce系列、Nike的Shox系列、NB的Zip系列

Asics Gel-Nimbus系列---OK
Adidas Adistar Ride系列---我百分之百不認同官方說法,這款太軟了---NO
Brooks Glycerin系列---OK
Mizuno Wave Creation系列---這款超級硬,但OK
Nike Air Zoom Vomero系列---我百分之百不認同官方說法,這款超級軟---NO
Nike Air Max Moto系列---很OK
NB 1063系列---很OK
NB 757系列---這款官方歸類適合75公斤以下,但我穿過卻發覺它比1063系列還要硬很多---所以這款也OK
Saucony Triumph系列---我百分之百不認同官方說法,這款也太軟了---NO

PS:OK代表適合,很OK代表非常適合,NO代表不適合,指的是75公斤以上的體重


VODY大大:
小弟有一個感想,所謂軟不軟在我的刻板印象,就像車子的避震器一樣,對我而言,能夠體驗到壓縮的感覺就能感覺到軟,各廠牌的避震系統都能有效減震是沒錯,可是我總覺得傳統的泡棉厚一點的話,穿起來真的比較有避震的感覺說(雖然有些鞋款所用材質宣稱取代傳統泡棉,可是傳統泡棉也沒有不好阿!不然以前的人都穿什麼慢跑勒。)
小弟目前使用的鞋款是ADIDAS LITESTRIKE EVA,不知道這是不是發泡材質?
會想換鞋的原因是,穿+跑了4個月,感覺沒有什麼避震的效果,輕是相當輕哦
所以想再買雙Vody大推薦的避震鞋來試試
如果目前這雙確是發泡底,那麼我未來的鞋子加入測試後應該會相當有說服力

說到買鞋,本來想買brooks還沒去
突然想到多年前看到的一個亞瑟膠的廣告
一顆雞蛋掉到亞瑟膠上都沒破,不知道是不是真那麼好

希望Vody大大可以匯整一下您的資料重開一篇讓小弟有加分的機會
一個觀念有人支持也必然會有人反對
但是小弟從您這得到關於慢跑鞋的知識卻是無庸置疑的
因為我去一些店問了,結果
所以要跟Vody大
用微笑來面對所有逆境
一顆雞蛋掉到亞瑟膠上都沒破,不知道是不是真那麼好


實驗結果可能是那樣沒錯,但不知道做試驗的亞瑟膠有多厚?而且......鞋子可能塗那麼厚的亞瑟膠嗎?好奇中。
pop8205 wrote:
實驗結果可能是那樣沒...(恕刪)


記憶中,試驗那枚亞瑟膠約「落下雞蛋」的1/6至1/3厚。
我挖出過自己慢跑鞋的亞瑟膠,約0.5CM厚以內。
秋水 wrote:
記憶中,試驗那枚亞瑟...(恕刪)

秋水兄您好
看到大家這麼好奇亞瑟膠的神奇,小弟幫大家找了實際影片,讓有興趣的人看看吧,我個人是很推崇Asics Gel的,避震舒適度無與倫比,小弟個人認為居各大廠牌之首,純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http://tw.youtube.com/watch?v=CEgo1pYyVKg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