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a028 wrote:
這一天下來看01跟跑...(恕刪)
半馬收太多人?我覺得倒還好....
台北富邦沒在比這個少的....
倒是主辦單位不知道在想什麼....
直接跳半馬,不給10K的組別,就讓人很無言了~~
硬要只能跑10K(像小弟這樣的業餘跑者)的人去跑半馬....
除了太魯閣,就是今年的古都了~~但至少我甘願跑太魯閣...
先不管那些獎牌動線什麼的,但至少太魯閣幾乎全程都有陰涼處,
不像古都的路線~~有一大半都是要曬太陽的..
7:00前還好,過了7:30,太陽開始出來發功,對選手的體力及耐力可是一個大考驗丫@@
再來,補給是很重要的:
小弟是半馬後段班的跑者,但全程我有進去的補給站都只有看到水,沒有看到有運動飲料....
不知是前面的跑友喝完了,或者是只給全馬的跑者??
不過,台南的鄉親很熱情,自己設了好幾個補給站:
我就在安平那裡進了兩次民間補給站,拿了蕃茄、香蕉...
還有巧克力....太魯閣還會有鹹的餅乾~~明年希望可以考慮....
第三,里程的標示錯亂:
感覺這次賽會的標示,是為了全馬選手而做的~
所以里程標示都是採"已完成里程",
但其實對選手來說,到了後半,誰還管我跑了幾公里丫?
用距離終點幾公里來標示,應該對選手的激勵比較大吧...
話說回來,在21公里的折返點前約500公尺(就是上橋前最後一個彎道的地方),
有看到一個馬拉松組15公里的牌子,
結果上橋折返後,看到的是36公里的牌子,怎麼越跑越長?
第四,排不完的隊....
退晶片排一次隊,領完賽證明排一次隊,換餐點排一次隊....
不太懂是要折磨跑友嗎??還是要鍛鍊跑友的意思??
大會簡章寫"憑號碼布換餐盒",結果卻用40元兌換券打發跑友?
累的快半死,還要排隊曬太陽?叫跑友不抓狂也很難吧....

再加上寄物區的標示一團糟,主辦單位讓人一整個無言....

基本上,參與各點的工作人員,謝謝你們的協助....
只是,主辦單位實在太讓人傻眼了....

cena028 wrote:
海綿站到底要不要有喝的水
海綿站可以有水,也可以沒有水... 簡章寫明白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要硬凹說國際慣例是沒有飲用水的,那就太扯了...
找到一些田徑規則,我從英文內容的理解,是建議每隔五公里一個補給站
(主要是指選手自己放自己的"大會核准過"補給品,以及大會提供的標準補給品,
又,私人補給站因為內容物沒有大會審核過,是不被允許的)
若天氣熱的話,建議中間間隔增加一個或多個飲用水/海綿站 Water Only / Sponging Station。
可是我們這種休閒組的參加比賽,自己是不會提供補給品,要靠大會提供,大會若耍白爛不放補給品,
然後水站與海綿站又打模糊焦點文字遊戲,
補給站只放水跟些許水果,間隔的只有海綿站: 只放海綿不放飲用水。跑者真的只能自求多福...
要凹說是慣例,真的不知從何說起...
要認真照規矩來,就照規矩來,不要來個半套,只挑對自己有利的(省時、省錢或省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