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2010桃園國際鐵人三項錦標賽(六月26.27)

MADLEO wrote:
基本上器材的規定與比賽其他細節規定是息息相關
為何鐵人賽可以使用板輪,甚至是全封閉的碟輪?為何可以使用操控不靈敏的休息把?
因為鐵人賽不容許『跟車』!!!
所有的人都要靠自力完成比賽!!
你當然可以使用這些裝備,因為照規定來的話,每部車之間距離是十米(日本二二六超鐵規定)
當側風來的時候,或是有一些狀況導致你車子不穩的時候,你不會影響到他人
可是台灣的狀況是,鐵人賽搞的像公路車賽一樣,不但跟車,還輪車咧!!
這其實是危險動作............
喜歡跟車輪車,請去參加一般公路車賽,不要玷污了鐵人的精神!!
對了在國外的話,跟車被抓到,第一次是在轉換區罰站五分鐘,第二次就直接失去比賽資格,但是在台灣,始終沒有嚴格執行,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了..............


跟車是不是為了減少風阻壓力減輕自己本身的負擔,那當龍頭的不就是呆瓜,既然是鐵人三項也要有鋼鐵般的精神克服障礙。
angela000217 wrote:
跟車是不是為了減少風...(恕刪)

基本上會輪車的,很多都是隊友...
累了就換人,沒有什麼當龍頭的傻瓜

很多規矩都訂在那邊,會遵守的就是會遵守
不會遵守的~主辦單位不抓也沒辦法

還好我速度慢,沒有被人跟過
MADLEO wrote:
基本上器材的規定與比...(恕刪)


台灣比較難執行,場地,路權我猜也是一個原因…

太多人,要在太短的時間內出發,好讓活動在時間內完成,變成一定會有一堆人騎單車時堆在一起… 要從何辨別那些是真的只是路太窄 / 人太多,還是如何辨別那些是固定輪車的,也許也有爭議… (再說,單車路程 40km,要全程有人監視,也有執行上的困難點…)

不過,不是去爭名次的,自已跟自已比的,自已不要跟車就好… (雖說不同場地比較起來的參考性也不大一樣… 因為上下坡 / 長短 等的,每個場地都不一)

---

之前看 IronMan 的聖經,也在說,真要比的話,選 IronMan Qualification Race 的場地也是很重要的… (i.e. 游泳強的,就選冰水 / 海泳之類,對自已沒什麼差,但對別人可能差很多的… 單車強的,就選路程長,上坡又多的之類的) Again,這也是個 Strategy 的部份,也很有趣…
今天第一次用卡踏騎車,時速馬上提升到23公里,成績果然可以用金錢堆起來,有腳踏車困惱的鐵友上卡吧.

不過上卡騎起來腳踝和膝蓋有點要脫離的感覺,不知是否太用力提了,下車後一直都怪怪的.
生活阿~在台灣的生活阿~ wrote:
今天第一次用卡踏騎車,時速馬上提升到23公里,成績果然可以用金錢堆起來,有腳踏車困惱的鐵友上卡吧.
不過上卡騎起來腳踝和膝蓋有點要脫離的感覺,不知是否太用力提了,下車後一直都怪怪的.


卡踏車不熟悉的還是不要騎避免發生意外,不過到時候您不是還要換鞋子。
全程報名人數額滿剩下半程跟接力,另外有看到小刀的名子耶不知道到現場能否遇見他,如果游在他旁邊喊救命他會怎樣呢,他是繼續比賽還是把我救起來。
感謝各位的意見

轉換時換鞋我可以接受,反正是要停下來休息,沒差那個兩分鐘.

倒是參賽時我如果沒法把時速提升到30km,擠出一些轉換休息的時間,那我就沒法在220分鐘了.

我目前各單項的時間, 游泳47分鐘,腳踏車104分鐘,路跑71分鐘,還沒算轉換休息時間,我
最該提升應該是腳踏車.所以才有硬著頭皮上卡踏之舉.
生活阿~在台灣的生活阿~ wrote:
感謝各位的意見
轉換時換鞋我可以接受,反正是要停下來休息,沒差那個兩分鐘.
倒是參賽時我如果沒法把時速提升到30km,擠出一些轉換休息的時間,那我就沒法在220分鐘了.
我目前各單項的時間, 游泳47分鐘,腳踏車104分鐘,路跑71分鐘,還沒算轉換休息時間,我
最該提升應該是腳踏車.所以才有硬著頭皮上卡踏之舉.


您的路跑成績是單一還是騎單車後的成績。
to angela000217大

成績是各項分天單獨測的,不是連續測的.

我是很肉腳的.
angela000217 wrote:
全程報名人數額滿剩下...(恕刪)


小刀在菁英組哩~


生活阿~在台灣的生活阿~ wrote:
感謝各位的意見

轉...(恕刪)


話說,游泳時間真難測,每次都游到忘記游多少了...Orz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