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ming1234 wrote:需要再多休息幾天不跑嗎,不跑抓不到跑步的感覺...(恕刪) 我認為你的問題可能不是多休息幾天而已,應該找醫師求診,不要管跑步的感覺了。即使是跑超馬的老手,運動傷害也常發生,所以想要跑得長久,有傷害一定經常要求助醫師。不知道你從哪來的訓練菜單,怎麼會練跑這麼多來準備初馬的?想要練跑這麼多,先學跑馬老手怎樣避免和應對受傷的狀況。
雖然完跑成績不是很好,但身為樓主,不得不負責任的報告這次富邦馬的成績。前些日子因忙於他事疏於練習,在約第17公里處小腿就已經有抽筋的感覺,過了20公里,大約跑個100公尺包括大腿都有很強烈的抽筋感覺,於是走路比跑步的時間長很多,還好過了33公里,抽筋感退了一點,慢慢小幅度跑步試著不當步兵,到最後的幾公里,可能想在時間內完賽的目標使然,還能大步邁進直衝終點。前面10公里,速度約在5:15 min/km左右,17k~29k的步兵路段,速度只在6:35~10:13 min/km之間,最後的完跑成績是5:12。感想:1.體會到全馬真的不等於兩個半馬2.全馬是個超越人體極限的距離3.對三種人感到敬佩:(1)陪跑員 (2)參加全馬的女生 (3)變裝的跑友,尤其是整顆頭蓋起來4.不管參加9k、21k或42k,都必須有充分的賽前練習5.雖然在走走停停中很辛苦,但跑進終點的感覺真得很爽問我以後還會不會參加全馬,我的答案是:目前不會。
BeRich wrote:雖然完跑成績不是很好...(恕刪) 版大你自認"成績不是很好",應該說是經驗不足,具體來說你前面衝太快造成的.一般測量跑者是否具備長距離跑步能力,可以用”後半段是否比前半段快(快1秒也算快)?”來判斷.版大你一定具備20Km的能力(後10Km比前10Km快),但你可能尚未具備30 Km的能力,42Km的能力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當你準備好做LSD或比賽時,應該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到哪裡,來決定你要用多快的速度來跑,如此,無論是在練習或比賽時,身心靈比較不會痛苦,甚至是享受這個過程.雖然你尚未具備42Km的能力,但我仍要鼓勵你多參加全馬比賽.以上我的經驗供你參考.
kk730174 wrote:版大你自認"成績不是很好",應該說是經驗不足,具體來說你前面衝太快造成的.一般測量跑者是否具備長距離跑步能力,可以用”後半段是否比前半段快(快1秒也算快)?”來判斷...(恕刪) 謝謝kk大的意見,受益良多。從我上面列出來的訓練紀錄來看,我確實還沒有具備長跑的能力,雖然我這次在時間內完跑,確定自己有實力跑完42k,還是很開心,但從kk大的這番話來看,是自己的練習還不足,配速錯誤,長距離跑步能力不夠,無法真正享受馬拉松,也謝謝很多大大在本版的建議和鼓勵,學到很多知識和經驗,本次馬拉松只是試金石,未來還有很多練習空間。
開板大你好,先恭喜你初馬完賽~我是上次太魯閣馬坐火車時坐你旁邊的那位這次富邦是我的初馬,最後完賽時間是5:11這次富邦馬我不敢跑快,給自己設定的速度是6.5分速,並且採用跑走法前30K算是很順利,行有餘力還能開心地面對每次的攝影大哥,當時還想說最後的5K可以再加個速不過30K後左腳的無名指的水泡爆掉...(是真的爆掉,我可以感受到噗疵一聲...)當下是火辣辣的刺痛,回家發現跑鞋有一片血染的印記...然後1K後右腳腳背開始抽痛...,可能是身體下意識地不敢用左腳,加重了右腳的踩踏所致經過了32.5K的補給站,開始大撞牆,每次喝完水後要再跑起來都變得舉步維艱補給站讓我很煎熬,一方面想早點到,到了後又不想走...後面的10K是用意志力跑回來的,跑跑走走,走走跑跑一直到出了地下道才用力燃燒,一路小跑回終點這次初馬的心得是,馬拉松真的是一件需要累積的事情平常練習的充足與否,會很誠實地完全反饋在比賽過程中之前我是幾乎不跑步的,從今年7月底練習至今,4個月的時間似乎還是匆促了些本來預定要完成3次30K以上的LSD,因為工作因素,最後只跑過1次無法順利完成本來的計劃,好像也是理所當然不過身體的恢復比想像中好,昨天休息了一天後,今天已經完全正常完賽感想可以完成一件本來覺得肯定做不到的事情,挺酷的不是?感謝HAPPYRUNNER大大及板上眾多跑友的心得分享,期待下次馬場再見
如果有人問我,跑完全馬應具備的最基本實力為何?我的答案是:1.後半段比前半段快。2.全程除了停下來喝水補給外,都要用跑的。第一項考驗你的定力(配速)不會跟著別人起舞,第二項考驗你的體力與耐力。符合上述二項者,縱然成績沒你好,過程一定比你精彩,只是大多數人比的是成績。所以說”馬拉松說起來容易,跑起來很難。”
runes29117 wrote:開板大你好,先恭喜你...(恕刪) 小帥哥你好,恭喜你完跑,初馬成功。你的情況跟我一樣,想好的賽前LSD練習次數都不夠,所以形成kk大說的,沒有長程距離跑步的能力(後段比前段速度慢),不過至少都完跑了。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