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起 Game on !
這場賽事的緣起於今年四月份的一個無心插柳的週末午後。當時,才剛完成了鹿兒島馬拉松。就在那時,社群平台上突然跳出了「2025 墨爾本馬拉松抽籤開放」的消息。心想,既然雪梨馬拉松變成世界第七大馬拉松,所以可能也無望中選,那麼在雪梨旁的墨爾本這座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最宜人居的城市中跑步應該也蠻酷的。而且,舉辦時間正值南半球初春,跑起來應該非常舒適享受。
外加墨爾本馬拉松的官方宣傳看起來非常有魅力,有NIKE的加持,也可以經過市區最熱鬧也是澳洲第一座火車站 - 費蓮達火車站,到舉辦過無數次F1賽事的阿爾伯特公園、皇家植物園,再到海岸邊,每個景點都讓人忍不住邊跑邊拍照;且起終點都在當地市區內知名的墨爾本板球場非常方便。
於是,隨心地按下了參加抽選的按鈕,若抽中就等於預支明年的跑旅;若抽不到,明年再安排其他地方的跑旅。結果,這場原本隨緣的報名很快的即變成了一次旅程。更好笑的是,後來才發現墨爾本馬拉松的抽籤其實相對容易,官方甚至到七、八月還在增補名額。但對於當時的我而言,那封「Congratulations! You’re on!」的通知,就像是命運的發車鈴聲——墨爾本,成行啦!後悔也來不及了!
賽前準備
為了讓身體適應,我們依舊選擇賽前兩天抵達異地。趁著10月連假,我們規劃了9天的跑旅假期,準備深入體驗這座城市的魅力。從踏出家門的那刻起,歷經9小時的飛行,飛機滑行、起飛、落地,一切順利。入境後,我們搭上SkyBus直達南十字星車站(Southern Cross Station),再轉乘市區電車抵達飯店。一路上,南半球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我們試著深呼吸,感受城市的節奏。
- EXPO - 全馬領取號碼牌區域
- EXPO - 賽事地圖
- EXPO - NIKE攤位
- EXPO - 攤位區
- EXPO - 現場氛圍
- EXPO - 官方計時車
- EXPO - 跑者姓名牆
- EXPO - 歷屆獎牌
第一站我們先到墨爾本馬拉松博覽會報到,並保留賽前一天徹底放鬆休息。報到地點在墨爾本板球場(Melbourne Cricket Ground,縮寫:MCG),報到過程非常簡單,出示跑者資訊後,工作人員迅速給我號碼布並掃描QR Code,報到就此完成。與之前在日本和台灣馬拉松的報到相比,這裡沒有贊助商物資和比賽背心,只有一張帶有晶片的號碼布。

博覽會的感覺也相對簡單,雖然官方贊助是NIKE,但現場攤位和周邊贊助商的設置與台北馬拉松相比顯得相當簡約。約20多個攤位很快就逛完了,周圍設置的跑者姓名牆和大型賽道地貼吸引了許多跑者駐足拍照。整體感覺比起同時段的芝加哥馬拉松顯得更悠閒自在,因為官方將2025墨爾本馬拉松設定為FESTIVAL,旨在營造一種路跑嘉年華的氛圍。

而即便在週五午後,板球場旁貫穿市區的雅拉河畔依然熱鬧,不少跑者和單車客悠然穿梭,與這座城市的活力完美融合;而我們則選了一間牛排館補給能量順便先慶祝旅程一切順利,不得不說澳洲的牛排真的是好吃啊!(私心大推 Steakhouse Grill 66 CBD 跟
The Meat & Wine Co Southbank,乾式熟成超讚)
比賽當天-You’re on your own.

出發前先進板球場看一下,幾個小時後這邊就塞滿人了!

比賽當天(2025.10.12 週日)起跑時間為早上6:30。凌晨4點的鬧鐘響起,按照每次參加馬拉松的SOP完成穿著、早餐和補給品的準備,輕輕跟還在夢鄉的家人道別。走出飯店時,一陣冷風襲來,果然天氣預報非常準確,幸好沒有下雨。依照Google Map的指引搭乘火車前往起跑點。一路上,跑者們慢慢聚集,在此也遇到了一位來自台灣的女跑者,能在異鄉遇故知真是開心。

調整好呼吸,確認手上的配速手環後,槍響,42.195公里的旅程正式開始!第一次身邊的跑者都是講英文的金髮人非常的新鮮;整個賽事如同嘉年華般,四周都是熱情的觀眾,歡送我們通過起跑線。起跑後,人潮眾多,大家都在努力向前。雖然天氣很好,但賽前缺少長距離練習的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免有些擔心,只能慢慢加速前進,等身體熱開再試著進入目標配速。

隨著時間推移,原以為人群會在10公里後跟我的頭髮一樣漸漸稀疏,能夠有空間自在舒展,但可惜直到終點都可謂摩肩擦踵,四周都是跑者啊!不僅如此,路面雖然平整乾淨,但路線不時縮小而需要減速,馬路和電車軌道也會有突起,對於不熟悉澳洲道路交通硬體設施系統的外籍跑者非常吃力。由於無法很快的追上4小時完賽的配速列車,只能找機會偷偷加速,見縫插針往前走,好在大約在7公里時,終於追上了配速員;身體狀況也允許持續往前超越配速手環的配速。雖然這場賽事的期許只是安全完賽,但心中仍希望能在4小時內完成。
- Albert Park - PIT區
- Albert Park - F1起跑線
- Albert Park - F1起跑區
沿途的風景令人陶醉。穿過熱鬧的墨爾本市中心,賽道延伸至墨爾本南邊的阿爾伯特公園(Albert Park),這裡不僅是一座廣闊的公園,也是自1996年以來舉辦F1賽事的公路賽道之一。沿著賽道前行,我們經過PIT區,折返時還經過印有方格旗的終點線和賽車起跑的定位線。對於F1車迷來說,能在此朝聖真是難得。
在公園內來回折返後,賽道接著來到開闊的海邊,我們開始在墨爾本的海灣前行,想起萬金石馬拉松的海景路線那經歷了從看到海的興奮到逐漸產生厭倦淒風苦雨的心理變化。幸運的是,路線在28公里時結束,再次轉向市區。沿途中都能體驗到的歐美式加油團的力量,許多觀眾熱情地為我們加油,還有小朋友拿著軟糖給跑者補給。雖然這些加油與看板隨著步伐稍縱即逝,但這些支持在進入撞牆期時,都會成為鼓舞前行的動力。

進入最後10公里,跑者們重返市區道路,氣氛彷彿進入一場大亂鬥。由於人數眾多,35公里後的路段竟與半程馬拉松重疊,我們必須靈活閃避以每公里8-9分速前進的半馬跑者。為了達成4小時內完賽的目標,保持每公里約5分30秒的配速,必須全神貫注,稍不留神就可能與其他跑者碰撞,場面頗為驚險。

幸好,隨著里程逐漸減少,撞牆期的疲憊被腎上腺素的興奮取代,身體狀況穩定,沒有抽筋或過度疲勞,專注度也沒有渙散掉。就這樣帶著輕鬆的心情跑回市區,最激動的時刻在費蓮達火車站前與默默支持的家人相會——「平安出發,平安回歸」的承諾,我做到了!開心合影後,懷著滿滿感恩,邁向最後1.8公里,衝向終點墨爾本板球場(MCG)。
進終點 – I am soild.

墨爾本馬拉松的終點設在當地著名的墨爾本板球場MCG,這個場地可容納100,000人,是澳洲規模最大的運動場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板球場。能夠跑進這裡實屬難得。繞場一週後通過終點,停下計時器,回頭向賽道鞠躬,時間停留在約末三小時四十四分鐘。2025墨爾本馬拉松,無傷完賽,成功達成目標!

環顧四周,享受觀眾的歡呼聲,慢慢走向出口,志工們遞上完賽獎牌,接著在各個關卡領到了完賽服、果汁和飲料。與家人相聚時,我把獎牌掛給女兒,感謝另一半,因為這趟旅行讓我再次感受到全家一起旅遊、跑步、吃美食、看風景的富有。
總體來說,我認為墨爾本馬拉松不一定適合拼成績的賽事,但非常適合長距離輕鬆跑。友善的7小時關門時間和沿途美麗的風景,使得只要身體做好準備,基本上都有機會完成。從年初的鹿兒島到年尾的墨爾本,這兩場馬拉松讓我再次體會「跑步不是比賽」,而是一次重新感受世界、重新歸零的旅程。鹿兒島有火山與黑豚的熱情,墨爾本則有城市與海洋的平衡。

換句話說,每一次起跑前的準備與緊張、每一次衝線後的笑容與眼淚,都是人生的小篇章。直到回台後寫文的當下,仍覺得能夠完成屬於自己的奔馳,寫下人生的回憶的興奮。畢竟下次是否還有機會再回到墨爾本或者再跑一場馬拉松都是未知數。
能完賽都要感謝自己、感謝家人、感謝身邊的親朋好友,感謝上天的照顧。金錢雖然是富有的象徵,但擁有健康的身體和願意同甘共苦的親朋好友,似乎也是一種富足。
附帶一提
墨爾本有許多景點,從公園、博物館、州立圖書館、美術館到街頭文化的塗鴉巷,透過市區免費電車都可以輕鬆到達。這幾天我們最常去的維多利亞市場和南墨爾本市場裡有很多小吃,還有美味的龍蝦、國王蝦和生蠔。市區隨處可見的咖啡店和義式冰淇淋店更是琳瑯滿目。如果有時間,可以安排一天搭乘Puffing Billy蒸汽火車,看看菲利普島的企鵝歸巢;另外再安排一天好好放鬆自己,去布萊頓海灘 (Brighton beach)看看彩虹小屋亦或在墨爾本市區南岸輕鬆跑也是非常自在的享受。
其他照片

州立圖書館

市區一景

我會想念的墨爾本藍天

Puffing Billy蒸汽火車

Puffing Billy蒸汽火車

澳洲無尾熊

墨爾本號稱最有名可頌店 - LUNE

海景一覽

美術館內的草間彌生作品 -南瓜 - 難得一見阿!

塗鴉巷

墨爾本夜景

布萊頓海灘 (Brighton beach)彩虹小屋
相關資訊
- Nike Melbourne Marathon 2025官網:https://melbournemarathon.com.au/
- Maurten果膠相關:Maurten果膠介紹
- 飯店:ibis budget Melbourne CBD 房間很小但很市區的飯店
- 超厲害的大大提供的海外馬拉松打包清單:海外馬拉松打包清單
WINSPORT 果膠
Aminovital Gold BCAA
Kabaya 鹽糖
看到這邊,想必大大們是認真看完了,真的真的很謝謝捧場,小弟在此表示再次感謝。1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感謝 M01 小惡魔提供一個這麼棒的平台來PO文寫回憶。
文章照片如有失禮搞笑,也懇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