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特步xtep 一體成型,是我這一年來平日速度訓練以及長距離跑蠻常穿的多功能跑鞋,其中甚至還包含二場全程馬拉松及一場27公里賽事完賽。

因為一體成型是全掌玻璃尼龍板的配置,跑步時有推進的助力,而板材剛性相較於碳板又來得低,不會感覺到碳板的過度干預,所以在平常訓練或跑長距離時,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而這次所要開箱的特步xtep「260X」,雖然在特步跑鞋的定位與一體成型都是競訓二用跑鞋,但由於使用全掌異構碳板取代尼龍板,因此跑鞋的性能略高於一體成型的配置。

穿著至今 260X 給我的感覺是它的鞋重更輕、適用場景更廣,幾乎可以涵蓋我除了賽事實戰以外,所有平日的跑步場合或是全馬陪跑完賽,多場景碳板競訓鞋的定位確實恰如其分。

依往例先簡單列出 260X 的基本資料,除尺碼、鞋重為個人測得,其餘訊息則摘自特步xtep旗艦賣場(蝦皮)及網路上的資料。
|

》XTEP ACE 中底

特步xtep 260X 雖然也是採用特步 XTEP ACE - PISA 超臨界發泡中底,但不同於 160X 5.0 PRO 的低密度的中底發泡,260X 則是密度稍高的靭彈調校,因此腳掌著地時所感受到的反饋路感較 160X 5.0 PRO 來得明顯。

中底厚度前掌為 22mm、後跟為 30mm,前後坡差 8mm,在緩衝與速度表現之間取得平衡,落地過渡流暢。個人覺得在目前中底多以厚底設計為主流的時代,260X 設計似乎有在向昔日薄底競速鞋致敬的味道。

另外,在開鞋實測的 28km Long Run 中發現,即使是在後半程,XTEP ACE 中底仍維持不錯的續航與回彈,材質的抗衰減能力優異。

》T400 異構碳板

特步xtep 跑鞋凡是型號中帶有"X"的,均為內嵌碳板的鞋款,同理可得知 260X 即是 260 系列中,帶有碳板的鞋款。

不同於特步頂級競速鞋 160X 系列採用的 T700 碳板,260X 則是使用剛性較低的 T400 碳板,並在前掌部分做鏤空的異構設計,進一步再降低碳板上腳的門檻,使 260X 在提供碳板助力的同時,亦能保有腳掌蹬伸彎折的靈活性,減少速度訓練時對碳板的過度依賴。

從大底的中間開孔可以看到 260X 的 T400 異構碳板,在中足部分有緃向加強筋的設計,提升碳板的推進力。

實測中能感覺到腳掌在落地時,力量使得 XTEP ACE 超臨界發泡中底產生壓縮形變,並於碳板受力彎折後釋放回彈動力,為速訓中穩定的配速需求提供助力。

》CPU耐磨大底

特步xtep 260X 的大底也是採用與自家頂級碳板競速鞋 160X 相同的馬拉松級的 CPU 耐磨大底,就我自己至今穿著特步跑鞋的經驗,CPU 大底在我常跑的柏油路或是 PU 跑道上,無論表面乾、濕,抓地表現都不需耽心。

以這次 260X 開鞋的 28KM 長距離跑為例,當天剛好就是間歇下著小雨的天氣,在經過幾處河濱舖磚路面時,跑在濡濕的紅磚上依然能維持腳步的穩定。
》輕韌科技鞋面與鞋重

特步xtep 260X 鞋面採用特步的輕韌科技,即競速跑鞋常用的絞綜編織鞋面。包含之前的特步「兩千公里 2.0」也是採用這款鞋面,我自己穿過的經驗是十分透氣、不悶熱,加上這種材質排汗排水快速的特性,因此個人是蠻喜歡這種鞋面材質。
- 輕韌科技鞋面
- 後跟港寶支撐
- 鞋口襯墊
- 絨布鞋舌
- 鞋舌與鞋墊
- Xtep Softpad Lite鞋墊
鞋面沒有過多的熱壓膜或加強結構,後跟港寶也沒有太多硬質塑料,使得 260X 的鞋身配重十分勻稱。鞋面包覆性維持特步競速鞋一貫的水準,鞋口填充的部分也給予腳踝部不錯的鎖定,幾次實測均未有掉跟的現象。

我這雙 260X 是 2024 秋冬的「暗夜流光」的配色,在鞋面上有噴塗蓄光油墨,在夜晚發出螢光,提高夜晚跑步時的安全。不過,穿著至今即使在河濱夜跑時,二旁還是有路燈照片,可能還不夠暗,所以倒也沒注意到鞋面的螢光,這點我得再仔細觀察看看。
- EUR 44 (28cm) - 左
- EUR 44 (28cm) - 右
最後是鞋重的部分,EUR44 碼(28cm),左腳244.0g;右腳244.5g,若不計小數點則誤差為0g,公差控制十分出色。而且單腳鞋重只比我的 160X 5.0 PRO 重約2g,鞋重的表現與自家頂級競速跑鞋相比亦亳不遜色。

》實測之一:河濱道路 28K 長距離有氧跑

週六跑完 2024 華航星光馬拉松,經過週日恢復跑及週一的調整,週二下班的通勤跑終於有機會穿 260X 跑步。或許是近一年枞已習慣特步跑鞋的特性,因此首次開鞋我就跑了一個配速約 5:00/km 的 28KM Long Run。

而 260X 的表現確實也沒讓我失望,T400 異構碳板的加持,提速反應十分靈敏。本身 XTEP ACE - PISA 超臨界中底的回彈表現就不錯,加上內嵌的 T400 碳板,速度表現可說是提高了一個檔次。

雖然 T400 碳板的剛性較低,前掌中央又有鏤空設計,但因為中足部分多了緃向加強筋的設計,使得 260X 的碳板依然能在速度訓練時發揮碳板助力。

實測發現配速在5:00/km左右的均速時,中底的壓縮行程結束及碳板開始釋放彎折的回彈十分有感,且腳掌在推蹬時的活動也蠻靈活。中前足著地時比較容易踩到所謂的甜蜜點,但即便是後跟著地,8mm中底坡差的滾動感也能提供流暢的步態過渡,穩定地維持 5:00/km 內的均速。

如前面提到的,28KM 實測這天其實是間歇下著雨的天氣,CPU 大底的抓地力讓我在 4 分半的配速時,依然能維持腳步與配速的穩定,並順利完成這次的長距離練習。
》實測之二:操場 PU 跑道 5K 閾值跑

在剛收到特步xtep 260X 時,乍看之下頗有昔日薄底競速鞋的味道。
前掌 22mm、後跟 30mm,中底坡差 8mm,加上有 T400 異構碳板助力,感覺就是為場地速訓而設計的跑鞋!

這天在操場的實測,確實 260X 較全掌尼龍板的「一體成型」有更明顯的動力回彈。而且因為 T400 碳板的剛性較低,使得腳掌落地蹬伸時能保持蹠骨彎折的靈活度,不會過度依賴碳板的助力,確實達到速度訓練的效果。

XTEP ACE - PISA 超臨界發泡中底,材質密度較自家頂級碳板 160X 5.0 PRO 的 0.08g/cm³ 略高,但 260X 因使用鋼性較低的 T400 碳板,因此靭彈的中底調校感覺更適合 260X 的碳板特性。

南部的十月依然炎熱,下午2點多的 5K 實測,第一公里靠體感覺得應該有4:10/km,但手錶1k的提示一看只有4:3x/km!?只好開始加速,所幸 260X 的提速反應不錯,步態的過渡也十分流暢,第二公里開始從 4:08/KM 到最後的 3:52/KM,充分感受到中底整個壓縮行程結束後,再由碳板承接受力彎曲、回彈所釋放的爽快感!

雖然最後還是差了30多秒沒跑進20分,但 260X 的提速表現還是十分令我滿意。

》實測之三:一般道路 10K 輕鬆跑

上週去了一趟屏東竹田,2天2夜的行程,這次我帶的跑鞋就是 260X。第二早上就在住宿的竹田車站旁的單車道跑了個 10K 的輕鬆跑,也順便看看清晨的鄉間景色。

260X 採用特步的輕韌鞋面,無論是跑閾值配速,或是像旅行期間的旅跑輕鬆配速,鞋面的包覆感都很好。鞋口的填充及港寶支撐也能穩穩鎖定腳踝,幾次實測都沒有掉跟的現象。

》結論

綜合上述實測心得,個人覺得特步xtep 260X 做為一雙日常多場景碳板跑鞋,可以涵蓋各種訓練課表的配速使用,做為旅跑用鞋也十分適合。

最後,總結一下特步xtep 260X 的幾項優缺點,為這次的跑鞋開箱做個總結。
- T400 異構碳板提供更好的助推力
- XTEP ACE - PISA 超臨界發泡中底,提速時的反應很好
- 8mm中底坡差,滾動感能幫助步態過渡的流暢
- 輕韌科技絞綜鞋面,透氣、輕量且包覆鎖定佳
- 中足部位收窄,足弓支撐略顯不足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跑鞋開箱》特步xtep「兩千公里」- CP值爆棚的萬金油跑鞋
- 《跑鞋開箱》特步xtep「五分速」- 動力巢速訓跑鞋
- 《跑鞋開箱》特步xtep「一體成型」x 金澤馬拉松42.195全馬實戰
- 《跑鞋開箱》蛻變再進化的特步xtep「兩千公里 2.0」!
〈個人簡介〉 osaru,喜愛跑步與閱讀,JLPT N1、TOPIK I 2級自學合格的 50 歲代大叔。 〈近期成績〉 2024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 - 全馬組 / 3:13:54 2024 臺南古都國際半程馬拉松 / 1:28:30(半馬 PB) 2024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 - 全馬組 / 3:19:47 2024 北大超馬 - 12H組 / 104.545km(總排7) 2024 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 27.35km(賽事PB) 2024 華航星光馬拉松 - 半馬組 / 1:31:01 |
#特步XTEP #特步台灣 #260X #特步XtepAce中底 #T400異構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