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Nike『Breaking2』挑戰計畫上個月正式執行,雖然最後Eliud Kipchoge沒能打破2小時的超級門檻,但依舊將目前全馬最快的時間大幅縮短,距離2小時已近在咫尺。能將速度再推進,其中除了科學化訓鍊與執行策略極具重要性外,Nike對速度型跑鞋的重新定義也是其中一大關鍵所在。而本文所開箱的『Nike Zoom Fly』便蘊含這次挑戰計畫中跑鞋設計概念,同時能滿足一般訓練及競賽的鞋款。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過去印象中對於長距離競速鞋款的設定,由於追求輕量的關係在鞋底上會較薄,而Nike Zoom Fly同樣是定位在適合長距離訓練以及競賽的款式。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但在外觀上可以明顯看到,Nike Zoom Fly的中底設定相當厚實,採用Lunarlon泡沫材質同時內置了一塊由碳纖維及尼龍組成的硬板,以提供前進時的推進力道。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Zoom Fly的足跟差為10MM,中底前掌高度為23MM。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而後掌高度則為33mm,這個厚度相當驚人。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鞋面由Nike Flymesh網眼搭配上中足動態Flywire科技構成,能提供輕盈的與動態包覆貼合感。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鞋帶採用扁平式設計。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而在這款鞋上設計了許多值得跑友們品味的細節,其中最醒目的莫過於腳後跟設計。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右腳後跟上設計了一塊紅色計時器標誌(有點像鐘點戰裡面手腕上的時間標示),彷彿時時提醒自己要突破個人速度,同時也跟這次Breaking 2計畫做出呼應。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而在下方鞋底的部份設計成錐形,外底則略微往上升。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輕薄的鞋舌採用非對稱式設計,上方印有NIKE ZOOM FLY的字樣。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在鞋舌側邊則可看到如圖中的字樣與圖示。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左腳鞋舌內側則有日期的字樣,似乎可讓跑友在突破PB時寫下註記。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右腳鞋舌則可註記地點。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輕薄的鞋墊上印有RACING的字樣,也象徵了此款鞋款是為了競速而生。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在外底設計上Zoom Fly全掌佈滿了五邊形的刻紋,並在前後掌採用了不同硬度的耐磨橡膠。前掌黑色區塊的外底明顯較硬,在提供抓地力同時提供更好的耐磨性。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白色區塊的硬度較軟,後跟處的五個黑色區塊硬度較強,能增加高磨擦區的耐磨效果。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接著看到實穿的心得分享。這次實際試跑共試跑了三種不同路況,分別為河濱柏油路、學校PU跑道以及室內跑步機,距離分別為八公里、四公里及五公里,期望提供跑友們更多不同面向的感受。筆者個人平常跑步習慣,平均一週一到兩次,單次距離大約為四到五公里。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穿上後可以強烈感受到整個鞋身都偏窄,前方楦頭的部份雖然窄但不至於到有壓迫不舒服的感覺,而在腳背鞋舌延伸到鞋口處明顯較緊較接合,再加上腳跟鞋室內有略微加厚的設計,所以穿上會覺得鞋面與足部非常的貼合,有相當好的包覆感受。但這個部份由於每個人腳型以及穿著感受不同,建議還是要實際試穿過才更為準確。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穿上後站立時可以非常明顯感受到鞋底有相當的厚度存在,而10MM的足跟差可以明顯感受到身體重心自然微微的向前傾斜。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在做類似彎折的動作時,會覺得前掌中外底處並沒有很明顯的彎折感,個人覺得與過去Lunarlon材質所帶來的感受截然不同。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實際跑動時由於鞋面相當的貼合,再加上US10.5的尺寸單腳實測重量僅有264公克的重量,明顯感到帶腳性相當好,從起腳到落地的動作很輕鬆流暢。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再加上中底內置的碳纖維及尼龍組成硬板,在推進時明顯可以感覺到反饋的力量是略帶方向性的,會讓身體很自然的向前彈。說實話,這個鞋底的設定個人一開始穿的時候稍微有些不習慣,因為前腳掌的彎曲程度不是很明顯再加上整體重心偏高,但稍微適應一下並找到前進時的節奏後,就可以感覺鞋底的設定似乎能讓步態很自然的往前進,而且只要順著鞋底的軌跡讓身體重心轉移,整個跑步動作會變得更輕鬆。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前面有提到,前掌因為略有硬度所以前進時彎折的感覺不明顯,所以要形容實際跑動時的動作,個人覺得有點類似搖椅底座,將重心往前時整體會順著鞋底的軌跡略為往前傾倒的方式作動。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而避震效果上個人覺得不論是前掌或是後跟都有很出色的緩震效果。而後跟的設計,個人覺得對於像我這種跑姿無法完全落實前掌著地的人來說,是有更為加分的效果,因為略微上升與錐形的設定,似乎會更有助於讓後跟著地時只是很輕鬆的滑過地面,而不會有太多的接觸感覺。雖然不像水面上的一葉輕舟滑過水面這麼流暢,但讓後跟著地的動作更流暢個人覺得是清楚有感的。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抓地力的部份在乾燥的路面上抓地力還不錯,但與一般競速跑鞋經常採用的顆粒式前掌底紋相比還是稍微有些落差,而且如果是在潮濕的PU跑道時,因為底紋的關係加上重心較高一些,在轉彎時如果速度稍快還是會較容易有打滑的情況,這個部份還需要注意些。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另外是在中底的外側,隨著穿著的時間越長白色區塊會慢慢出現一些摺痕。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還記得當初Breaking 2計畫執行前就有提過,在這個計畫中設計的鞋款會針對“緩震”以及“重量”這兩大重點上進行開發,因為因為足底的緩震可以保護身體和腳,同時還能保護肌肉和骨骼至整個骨架,以確保更有效地奔跑,並幫助推動運動員前進的同時保持極致輕盈。而這次實際體驗這款『Breaking2』挑戰計畫概念所延伸出的鞋款Zoom Fly,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這兩大重點上的訴求確實落實在鞋款之上,可以讓跑者在挑戰速度的同時,在避震效果與整體重量上取得了更出色的平衡。
重新定義速度跑鞋!Nike Zoom Fly


【特別感謝 Yves協助拍攝】
2017-06-30 9:38 發佈

史提芬‧吳 wrote:
Nike『Breaking2...(恕刪)


底好厚的感覺,但配色滿好看的~~
不買Nike很久,
這個計畫雖沒破記錄,
為計畫設計的鞋看了想買來試試。

秋水 wrote:
不買Nike很久,...(恕刪)


感覺右後方時間那是設計給跑者用有色筆寫下PB的時間?

史提芬‧吳 wrote:
Nike『Breaking2...(恕刪)

ZOOM X呢?
配色真的不錯看啊
這種高級品應該不會買到滿天飛的仿冒品吧
~~黑名單設定真是太好了~~
帥氣啊,線條設計跟配色都蠻好看的!
史提芬‧吳 wrote:
Nike『Break...(恕刪)



請問,Zoom系列是否都沒有寬楦的計畫


史提芬‧吳 wrote:
Nike『Breaking2...(恕刪)

好像沒什麼人氣,
進入冰箱;
建議辦一場Zoom Fly專賣活動,
舊鞋換新鞋折扣促銷,
推廣Nike Zoom Fly一下。
NIKE跑鞋穿來穿去
還是比較喜歡PEGASUS系列
其實顏色還是基本色好搭吧
一般私服也比較好搭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