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先簡述一下先前的跑步狀況
大概是去年10月開始練跑,都是在家中的跑步機以6.67分速(9km/h)搭配步頻180~200練習,從一開始跑個3K就氣喘吁吁,練習到今年1月多第一次參加10K路跑51分鐘完賽,今年4月底第一次參加51.5三鐵,10K部分6X分鐘完賽,在4月底前的練習量一直是每次6.67分速持續10K~13K,一周兩次,雖然心律都是180~200左右,但沒感覺負擔很大都還有能力可繼續跑,只是怕受傷不敢一直加下去。
在四月底的標鐵後兩天,鐵腿了三天,休息個兩周後,想說嘗試開始要先從5K慢慢恢復跑就好,沒想到才跑個3K~4K就撐不下去了,一直到現在一個月了,每每頂多也只到5K~7K就不行,我的不行不是很喘也不是腳痠沒力,就感覺整個人很悶很煩躁跑不下去,心律也才18X,不像4月前練習都到200,不過停下來不用一分鐘就又好像沒跑步一樣很快恢復正常,就算跑速降至7.5分速(8km/h)也是一樣。
因都是一個人在家跑,沒認識什麼跑友,有請教跑過全馬的朋友(成績很差連sub5都沒),他說可能現在天氣太熱了,想請教大家會單純因為氣溫關係造成整個跑力大降嗎? PS.我大概都是晚上9點多開始跑的
還想說要再持續練跑慢慢把跑程加上去,已經先報10月的113了,結果現在連51.5的都有問題 囧
順便請教一下
有重訓的朋友建議跑完步要像練重訓一樣補充蛋白質,不然腿部肌肉會不增反減流失掉,請問有練到跑全馬大家會特別在練跑完補充什麼食物嗎? 我都喝喝水而已XD
謝謝大家
戶外跑步有各種狀況要面對,這就不是跑步機的練習可以提供的!
各種狀況包括地形(山路,斜坡,或是長緩坡),包括氣候(大太陽天,低溫,高溫,下雨天,或是高溼度的天氣),當然也包括你的身體情況(疲累、跑步突然的肌肉或關節不適,覺得出不了力等等),心理狀態(動機,要不要持續下去,或是該如何面對目前的困境)以及上述之間的交互作動(氣溫高+疲倦)。這些多樣的變數都是跑者要面對的,也是多數戶外跑者積極透過各式練習來增加面對這些變數的能力,所以如果要參加比賽,或是稍稍想重視成績的話,就要學習面對這麼多變數,最終取得好成績。
以樓主的情況...建議可以思考一下影響你跑步結果的變數有那些,試著學習克服他,自然結果大為不同。
比如最可能的就是天氣熱和高溼,這情況下就要培養耐高溫的能力,研究顯示耐高溫的能力,大概要經過二個星期的調適期,就可以大幅改善,所以此時還是要多出去運動,可以降速和減少一些距離,注意補水和補鹽份,耐高溫的能力就可以改善。
僅供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