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跑步的人
如果身體許可
都應該或多或少練一下五分速
請注意喔,我不是說全馬五分速,或半馬五分速
那怕是5k五分速都可以
理由是
跑速愈慢,代表步輻愈短或者步頻愈慢
然而步輻短或者步頻慢,"有可能"是姿勢不夠標準導致
(也許有人用200的步頻,然後步輻100cm在跑的,我就不知道正不正確了)
反之~正確地跑姿,造成漂亮的速度,
看起來,跑步就像是全身的運動
而不是只有兩條腿微微的跨出去,不停的輪轉
ps: 講得不對的話
請砲小力一點
............
還是以羽毛球為例,
很多人打養生球,老人球,
也是ok,
但如果你真的對羽毛球有熱情,
想常常去參加業餘比賽,
還是把姿勢練標準一點,比較好。
(但,如果志不在得名,只是想去球場交朋友,散散心,那麼打養生球也是未嘗不可)
golugolu0421 wrote:
如果身體許可
都應該跑進五分速...(恕刪)
重點是身體不許可啊~~
五公里跑五分速大多數人撐一下應該都有機會,全馬維持五分速等於三個半小時跑完,大多數人要認真練好幾年,還不一定能達成
golugolu0421 wrote:
我認為跑步的人如果...(恕刪)
你很多論點都是混在一起談.
1. 所謂正確跑姿一直沒有最好的標準, 各家論點不同. 更何況跑步是全身的運動講求的是全身上下肌肉群跟關節彼此之間流暢度. 不能光一個速度就可以練好一切.
2. 速度不一定等於步頻,理論上步頻太低會降低跑步效率, 但這畢竟還是理論而已. 每個人體質不同, 有看過一些跑者用5分速在跑, 但他們步頻不一定超過180, 有些人才跑8分速步頻就180. 你看肯亞那些跑者, 每個步幅大的不得了, 但步頻有200甚至180嗎? 硬要他提升,反而使他原本流暢度不見.
3. 所謂雙腳著地時間越長, 對於膝蓋跟腳的壓力傷害越大, 這也不對. 不管前腳先著地還是腳跟先著地, 其實你慢跑時整個腳掌最終都會碰到地面的, 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 難道你前腳著地, 腳跟就不著地? 如果是這樣那才是真的跑姿有問題.
4. 對於長跑跑者來說, 速度練習是重要的, 但速度練習不是為了跑姿, 而是為了提升乳酸閾值(所謂T速練習)跟練習最大攝氧量(I速 間歇跑). 速度提升都是附屬的, 跟跑姿就更沒關係了.
加速跑Strides(ST)是一種短程訓練,從英文字面上來看,意思是指跨大步方式推進,短距離的小衝刺100公尺,通常都是在長跑結束後才開始進行訓練,每一次訓練約4趟,幫助身體記憶跑步姿態以及肌肉對於強度的記憶。
慢跑後的加速跑Strides 有助提升跑步速度
如果是這個話 覺得應該不是五分速
因為這個短衝刺的速度應該每個人都不同才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