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第一次發文,今天主要是想請教一雙鞋子看看大家的評價如何
ADIDAS BOSTON BOOST 6
前陣子為了一日北高認證把訓練重心都放在單車上好幾個月,跑步幾乎都廢掉,因抽到萬金石目前要開始打掉重練中。
個人目前是穿亞瑟士的KAYANO 22,這雙目前跑700K,後鞋跟外側磨損也頗明顯,主要是因為上上禮拜虎尾全馬跑完之後,上禮拜天自己又去自主去跑了蘭潭往台三往返21K的路線,結果竟然右腳姆指給我黑指甲且跑完腳的疲勞感也較以前明顯,感覺就像是中底失去彈性那樣,如果全馬有SUB4或者330部隊這實力也就算了,休閒跑者也來個黑指甲是要笑屬誰...
因練習與比賽都同穿這雙而已,想想也是該買一雙可以交換穿的時候了,昨天去試穿BOSTON 6因版型關係我竟然10號才算合腳,買NIKE跟ASICS都是US8.5~9而已,包含把跑一段時間之後腳會些微腫大的預留空間都算進去了。
跟KAYANO 22比起來感覺BOSTON 6的前底很薄沒啥緩衝那樣,但包覆性真的很好,就像第二層皮膚那樣,讓我覺得很像是競賽鞋款,因店員一直在那看,我也不敢像當初買KAYANO 22時那樣大動作試鞋。
個人月跑量不是很固定,目前最多就100K出頭,因自己半馬PB214、全馬524,深怕肌力不夠無法駕馭這雙鞋,畢竟錢難賺,一雙也是好幾千,萬一適性與我不合荷包也是滿痛的,不是KAYANO不好穿而是想換個牌子試試看,還望各位前輩給建議,謝謝。
試跑感想在29樓。
喵小豪 wrote:
小弟第一次發文,今...(恕刪)
我是KAYANO 23 但是是LITE-SHOW版
試穿了GT2000 與KAYANO 23後
腳給我的感覺高下立見
後來選了比較算限量的LITE-SHOW
現在非常喜歡
拿來跑過21K的LSD
累計了大約110K的里程
目前狀況都不錯
推薦你
更高興是市面上好像有點難找到了
喵小豪 wrote:
因練習與比賽都同穿這雙而已,想想也是該買一雙可以交換穿的時候了,昨天去試穿BOSTON 6因版型關係我竟然10號才算合腳,買NIKE跟ASICS都是US8.5~9而已,包含把跑一段時間之後腳會些微腫大的預留空間都算進去了。
跟KAYANO 22比起來感覺BOSTON 6的前底很薄沒啥緩衝那樣,但包覆性真的很好,就像第二層皮膚那樣,讓我覺得很像是競賽鞋款,因店員一直在那看,我也不敢像當初買KAYANO 22時那樣大動作試鞋。
1. 我曾經穿過GT-2000和 BOSTON 5, 這兩款的屬性可好可對應你要做的對比,前者是支撐型,後者是緩衝型,
如果你不是扁平足,兩雙應該都可適用,但是BOSTON的重量比Kayano輕很多。
2. 如果你要找一雙訓練、比賽都合用的鞋,另一款非常值得考慮的是Saucony Kinvara,最新款是7代,跟上述兩款最大的差異是
鞋底的前後差距只有4mm。以你目前的跑步習慣,暫時還不建議買競賽專用鞋 (例如虎走、Adizero Takumi)
3. Boston, Kinvara 如果沒指定最新代,目前Boston 5, Kinvara 5都有非常驚喜的價格。
忘記說自己一些基本的資訊,體重約64出頭,正常足弓,目前10公里最多跑58分多,平時有做深蹲、棒式這類核心,跑過兩場全馬,成績分別是527跟524,半馬10來場吧,大概都落在220內這種新手表現而已,全馬跑完除了正常乳酸上來的疲勞感之外,沒啥異樣,都是穿kayano 22完成那些賽事的。
怕引起愛好者誤會而產生不必要的爭議,我還是再說一次比較妥當,不是覺得kayano 22不好穿,單純想換個牌子試試,個人挑鞋外貌評分也占很大的比例,所以才會只在kayano 23與boston 6之間選擇QQ
試穿時重量真的Boston比kayano明顯輕了很多,只是做腳掌彎曲動作抬腿感受到的前足落地緩衝不如kayano那樣明顯,才會怕自己肌力不足以駕馭boston6。
其實我一開始是要找Boston5螢光黃黑那雙,但嘉義目前都下架買不到五代了,網路又怕買到山寨品,關乎腳的事情不敢大意,只在實體店面買。
喵小豪 wrote:
試穿時重量真的Boston比kayano明顯輕了很多,只是做腳掌彎曲動作抬腿感受到的前足落地緩衝不如kayano那樣明顯,才會怕自己肌力不足以駕馭boston6。
其實我一開始是要找Boston5螢光黃黑那雙,但嘉義目前都下架買不到五代了,網路又怕買到山寨品,關乎腳的事情不敢大意,只在實體店面買。
Boston 5在台北市的幾家Adidas Outlet還有看到黑白款,只是尺寸越來越不全。這雙鞋我跑過的最長距離是25K, 感覺上緩衝的效果還蠻明顯,應該沒有駕馭不了的問題。
我的個人狀況供參考:
體重70, 全馬PB: 4:51:00, 半馬PB: 1:52:00,常用跑鞋重量幾乎都低於250g, 偶爾也練赤腳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