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工作關係,常常用到跑步機,因此很在意跑步機和路跑的差別
上 google 找答案,常常看到一些說法是:
因為跑步機只要抬腳就好,不用往前跑,所以比較輕鬆。
但...我一直覺得這個答案很怪,
你如過真的只在跑步機上抬腳(人是站直的),只會有一個下場,就是被跑步機捲走,人摔下來。
所以我不認為這是對的答案,甚至是嚴重誤導的答案

從物理的角度來看,
我認爲在路上跑和在跑步機上跑,只是不同的座標系統的轉換。
若是為了在座標系統中移動,達到一樣的速度,兩者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是一樣的。
當然還有些微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導致跑步機是有可能比路跑「微微的」比較輕鬆
這也是為什麼有論文提出,只要跑步機設定1%的坡度,能量消耗程度就和路跑差不多。
我認為原因可能有下面幾項:
1. 風阻的差異:在跑步機上完全沒有風阻的考量,因為空氣和人一起待在原地,但路面上有。(喜歡跑跑步機吹電風扇的人另當別論)
2. 避震的差異:高級一點的跑步機,會強調履帶跑道的避震。平常跑步上下晃動比較大的人,會因此而減少身體質心的晃動,從物理來看,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振動能量耗費。(當然避震做的過度誇張的反而會更耗力,造成身體更大的晃動,那就是假避震了)
3. 維持身體頃角的差異:從姿勢跑法的觀點來看,能夠維持身體頃角的確會讓跑步比較輕鬆(也是比較好的跑步姿勢)。在跑步機上這個座標系統,為了維持讓身體停留在跑步機上的位置不要被捲走,身體會很精準的維持一個相對固定的頃斜角。而在一般路面上,這件事情是要看個人技巧高低而定。(所以有一派人覺得跑步機是訓練跑步技巧的好物!能夠驅動真的讓身體省力的肌群,然後應用到一般道路上)。
當然我也發現有些例外,反而導致某些人認為跑步機比較累:
1. 跑步機比較無聊: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所以有的人會看電視或是和隔壁的聊天
2. 在跑步機上做成績測試(e.g. 10km)可能會比較差:主要可能是因為心理壓力的關係,跑到後來肌肉都會漸漸疲勞。若是一般路跑,配速可以很些微的做彈性調整,放鬆肌群。但在跑步機上無法,等於是被強迫帶著走,只要稍有偷懶配速維持不住就會摔下來,導致心中一直擔心腳跟不上讓成績變差 (提早放棄或是降速)
3. 上面提過,跑步機避震太軟變彈簧
不知道各位先進有沒有認為,以上的想法有不合理的地方?
我一直認為「跑步機上只有抬腳,所以比較輕鬆」真是嚴重的誤導
懇請大家提供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