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台灣第一水庫虎頭埤水庫,因地理環境背山面水,每年五、六月正值阿勃勒黃金花盛開,沿途黃花遍地,有如貼上金箔的馬路,台南早起鳥路跑協會舉辦馬拉松賽,廣邀跑友到新化一遊來欣賞「阿勃勒花季」,享受驚豔之美景。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臨賽前一週大會寄來臨賽物資,號碼布上彩印黃色阿勃勒,真是令人滿心期待的一馬。南台灣近日飽受梅雨侵襲,但賽事除颱風及打雷外,延賽的機會不大,畢竟延賽對選手及主辦都是一種困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基於之前太魯閣馬下雨衣物全淋濕的慘痛教訓,衣保袋內所有衣物都打包好,就算衣保袋泡在水裡也不會沒有乾衣服可以換。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為了趕上四點半的接駁車,清晨四點離開飯店,終於趕上台南火車站前出發的接駁遊覽車。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主辦單位希望藉由路跑運動結合地方文化產業,促進觀光,推廣全民體育交流、邀請全國愛好馬拉松運動跑友參與活動,提倡身心健康。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晨光微亮中抵達新化虎頭埤風景區,選手正進行臨賽準備,起點、終點都在露營場地。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雖然沒有大氣的路跑明星加持,地方性小賽會還是吸引很多選手報名與賽,主辦單位以鄉下人辦囍事的心情歡迎選手抵達。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賽程區分全程馬拉松組(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組(21公里)、健康活力組(10公里),不管參加那一組總是興奮的賽前合照。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全馬路線由虎頭埤風景區露營區出發、環湖公路至前門、至台20公路折返、南172公路、南173公路、三十六崙、合興宮、九層嶺園區、新化大道院、南168公路、大坑農場、岡林派出所、岡林長老教會折返、南168公路、南173公路、礁坑子,終點虎頭埤風景區露營區。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自南部路跑社團出發前來張大合照見証此行。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中鋼慢跑社亦組團參賽,計有四位跑友在此挑戰慶百馬紀錄,中鋼慢跑亦組成百馬團陪跑。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於本賽事完成百馬選手,大會提供紀念獎盃以茲鼓勵,真是非常不容易呀。照有一個月一馬的進度來推算,我要無痛無傷累積六年多才能得到這至高無上的榮耀…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主持人為選手說明賽程及注意事項,敬請各位選手考量體力調整,下雨路面濕滑一定要放慢速度,如身體有不適者請不要勉強。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露營區設有二座超大型風雨棚,供團體露營時遭遇下雨使用。正好成為大會提供寄物服務區,區分全程、半馬組來寄物,沒有先發衣保卡,選手寄物的同時再編號可減少選手完賽後找寄物袋的時間。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大會沒有邀請青春動人的健身老師帶領選手熱身,由媽媽教室婆婆媽媽帶動世界名曲「小蘋果」。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去年虎頭埤成功舉辦阿勃勒馬拉松,今年開放報名後吸引全馬組一千五百人、半馬組二千五百人、健康組一千五百人報名參與,熱身操時滿滿的選手熱情參與。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長官致詞中開金口說今天一定會淋雨,準時06:00開跑前往起跑線移動,只見起跑線上「萬頭鑽動」!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天氣不是很好,遠方山頭雲海重重,現場濕度很重,加上選手眾多體溫驟昇,加上天氣悶溼,臨賽的感覺真的很不好,我想這一馬鐵定要下雨了,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大家都知道會下雨,帶雨衣很正常,但有人套泳圈,我聯想到雨水成災的場景,或是跑完後直接跳到「台灣第一水庫」虎頭埤去游泳…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簡章明明是全馬組先跑,不可能全馬組有那麼多人呀?大家統統到起跑線上就出現「萬頭鑽動」的錯誤場景。出發拱門沒有廣播提醒選手退後造成現場一陣騷動,全馬組合力後推了十幾公尺。出發線大壅塞造成快的選手被擠在慢的後面起跑,一陣陣推擠狀況還好選手都能自律,起跑動線規劃這是該改進的地方。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風景區可說是台南市的後花園,每年五、六月份正是阿勃勒的花開時節,選手跑過阿勃勒樹道,非常有詩情之美。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阿勃勒樹上掛著一串串黃澄澄的金色花朵,黃綠相間的柔和色調非常賞心悅目。阿勃勒花序成串垂懸,花色鮮黃、明豔幽雅。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雨中微風吹動樹枝時花瓣繽紛飄落,彷彿是下了一場「黃金雨」。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此時還沒有下雨,阿勃勒黃色花朵在選手身邊飄落,抬頭便見黃色花海,低頭黃色花朵相伴…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環繞的阿勃勒栽種於四十年前,虎頭埤管理處委託成功大學規劃、引進,包含花多葉少的印度原生種阿勃勒及巴基斯坦轉植東南亞等樹種,各有特色。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載上斗笠最能防雨又有農夫跑馬的意境。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跑上不高的制高點能盡覽虎頭埤現貌,一片無漄水際是俯瞰水庫美景最好角度。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風景區非常秀麗,素有著「小日月潭」之稱,選手沿著環湖道路成人龍慢慢跑騁而過。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風景區內栽種約250株阿勃勒,當繁花落盡猶如降下黃金雨,相當浪漫,每天都吸引不少民眾慕名遊賞。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微暗天空下,對照埤邊一片阿勃勒盛開,一陣微風吹拂即將降下美麗的黃金雨…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水質清澈最著名環埤八景。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八景之一「水橋虹影」敘述虎月吊橋在水面煙霧瀰漫下,若隱若現,洩水口水流傾瀉灌溉農田,天邊的雲煙尚未化開卻可以看到吊橋的倒影及萬丈天空中美麗的彩虹。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巧遇熟悉的老朋友還是要打個招呼,拍照留念。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很快的完成環埤道路來到迎賓廣場。
虎頭埤選用可愛小老虎為意象吉祥物,下方石板刻寫虎頭埤水庫歷史沿革,導引遊客認識「台灣第一水庫-虎頭埤」。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風景區,首先看到氣勢宏偉的拱門,代表「台灣第一水庫」歡迎遊客蒞臨到訪。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詳覽園區導覽圖,從大門開始計有三十六個景點可供遊客遊憩。虎頭埤地名由來係因週邊山勢形狀如虎頭聳歭而得名,不是以水庫型狀像「虎頭」而命名。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虎頭埤是台灣歷史上首座灌溉用水庫,供給嘉南平原五百多公頃的農地水源,奠定了台南府城為全台首府的基礎。日治時期日人建有神社後再增設虎頭埤公園,成為日治時期全台佔地面積最大的公園。虎頭埤有效蓄水量0.806百萬立方米、滿水面積27.3公頃,正常滿水位標高36.4公尺,算是迷你型水庫。從昔日滿水位照片來看,二相比較,現存水量的確少了一半左右。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離開虎頭埤跑上種滿芒果樹的168縣道,二旁芒果樹形成綠色隧道。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樹上早生芒果結實累累,今年又是豐收的一季。(這不是我摘的,在地上撿的)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天空還沒有下雨,這位跑友已經準備好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新化區為增添沿路風光,鼓勵農民休耕農地種植阿勃勒樹種,往虎頭埤方向路旁有成片阿勃勒盛開,一片黃色花海相當美麗。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新化一帶日治時期發生大地震造成多處埤塘。來到虎頭埤外由水利會管理供大圳調整供給灌溉源水的冷水埤。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各個路口都有交管及志工協勤,舉辦賽事相當辛苦,感謝主辦單位及義工辛勞的犧牲無私的付出。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離中山高不到一百公尺時天空開始飄下小雨,大家開始感到不妙…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中山高涵洞下是大會第一個補給點。如果早餐來不及吃就上馬場的選手,這裡備有好吃的蛋糕。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出發跑了約五公里,汗水開始流出,即時補充水分最是正確。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選手進入涵洞下後就停下腳步觀望,剛才沈重的梅雨雲層驟下豪大雨,涵洞下正好擋住了雨淋的危機。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雨勢很大乾脆就穿上雨衣來跑,其實穿著雨衣跑步因排汗不易反而有脫水中暑的可能,倒不如靜靜在雨中慢跑反而愉快。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全馬選手經過台19甲線折返點後再返回。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沿途補給站建議要有棚子,無論下雨或晴天補給義工都是辛苦的陪選手淋雨到底。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義工穿著雨衣,因為拿傘也不便倒茶水,很多工作人員都全身濕透,真的很感謝為大家服務的熱誠。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選手喝的液體補給(水、舒跑、沙士、可樂)都是摻雜雨水在裡面的。如果梅雨預報及雨勢是可以預見的,就多該有些準備才能應對。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每個補給站都有工作人員保持賽道清潔,現場看到的紙杯或垃圾少了很多,可見環保杯觀念推動並非不可行,而是有待跑友一起努力就能終底於成。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選手迎風淋雨前進,鍛鍊意志力與不向惡劣環境低頭的挑戰就是馬拉松的迷人魅力所在。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雨勢還真的不小,連頭上的雨傘都出現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記得我參加過2013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也是在雨中熱血狂奔,那一次全馬縮水成半馬令人傷感。但今天的雨勢感覺更大。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相信不啻是我,大多數選手還是生平第一次遇到下大雨的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選手套上泳圈凸顯今年阿勃勒雨中馬的特色與多元性。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不只是頭上有小雨傘,撐雨傘也能略擋住如豆大的急雨…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披風也是防水利器之一。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半馬組在此轉彎,他們今天可以少淋半場雨。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很快來到台南高爾夫球場。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台灣人是熱情的,也許素眛平生,沿線家屬及工作人員都熱烈為選手加油。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一路上我也搞不清楚跑了幾公里?只覺補給站還不少,而且補給站都是滿滿的人。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應該跑了快十公里,因為我肚子餓了,來塊雞蛋糕補充體力先。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還有豆花可以品嚐,喝了幾杯,豆花香濃,感覺甜度不太夠,應該是雨水滲了不少!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工作人員都好盡職,補給站週邊環境保持的很好,幾乎不讓圾垃落地。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這裡是虎頭埤後門,等一下要載完賽選手離開的接駁車已經在待命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接下來就是山區路線了,真正的挑戰剛要開始,前面十公里只是熱身而已。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開始跑向山區路線,從此就沒有平坦賽道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台南是台灣芒果最大產地,路旁伸手可及都是碩大待熟的愛文芒果。那多汁甜美的濃黃愛文是盛夏最美好的回憶。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還有新出待採收的玉荷包荔枝。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我一路沒錯過任何補給點,沿路邊跑邊吃,馬拉松一路跑來要能享受賽道上的感覺才不會喘或累。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這處補給站配合滿山的果園路線都是供應水果。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好吃的鳳梨就種在旁邊鳳梨田裡。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印象中頂著太陽跑步汗水流失水份很快,其實在淋雨的潮濕狀況下水份流失更快,一定要補充大量水份。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雨天跑馬,穿泳褲、套泳圈、載蛙鏡好像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到舊地名「三十六崙」的礁坑里,台灣部落命名由來以「崙」字代表山的意思,碑是指潭之意。故在台灣的地名中,凡使用「崙」多因視其起伏的狀態而命名的。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三十六崙」簡單來說有三十六個山頭,從此一路就是起起伏伏的山路。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對照大會簡章中的地形剖面圖,果然這是高低落差很多的一馬。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埔羌頭」是台南市永康區的舊地名,因為清初時期的日本正值戰國時代,日本武士所用的鎧甲原料多為鹿皮,而台灣即是其主要來源供應地。所以「埔羌頭」的意思即是靠近海邊平地有鹿群的地方,也就是永康區。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經過層層的山路,即將抵達「九層嶺」。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九層嶺原是已荒廢的養生文化園區,還以為此地盛產熱炒專用的「九層塔」?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邊跑邊拍,不知不覺我已經跑了快十五公里山路,雖然不可能跑得第一名,雨中大腳跑全馬的確是我生命中彌足珍貴的回憶。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到大腳壓設立的補給點,拿出我的環保杯接受補給。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半馬組在此轉彎,就能跑返虎頭埤了,全馬組還要再跑二十幾公里。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從現在開始這條賽程上都是全馬組選手。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上坡、上坡、又是上坡,選手都成「步兵」走向一個又一個連續坡…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他里霧」是斗南鎮的舊地名,原是生存在嘉南平原的平埔族,其名依他里霧社名名音譯而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大家都氣喘滿身濕透,大會還是設有冰涼的「冰塊消暑站」,可惜用處不大。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沿著山路來到左鎮區人口數五百多人的澄山社區。澄山居民以務農為生,主要產業以竹荀、香蕉、芒果等。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澄山社區在群山之中,進出村落得翻越山嶺才能到達,當地居民多半有平埔族西拉雅血統,以前有個特別且威風的舊稱叫「山豹部落」,後來有人覺得「山豹」太過強悍而將它改名,變成文鄒鄒的「澄山」。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山霧飄起的山林中有座百年歷史「澄山教會」,是山林部落的信仰中心。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澄山社區年輕人大多外出打拚,原隸屬左鎮區光榮國小的「澄山分校」,終究抵不過現實命運於民國95年廢校。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離開澄山社區來到新化道院。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大會準備熟食的補給,有肉片、水餃、魚丸等…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這站提供現煮的水餃真好吃,我連吃了好幾個呢!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原本準備給選手消暑的啤酒在雨中就銷量有限了! (未成年請勿飲酒)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還是小玉西瓜比較能補充水分,滿滿的小玉西瓜,吃多少都行。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到大坑山區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雖然抬頭張嘴就能喝「雨水」,大家都撐到水站再喝水,別忘加點鹽補充電解質。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我還是使用自備的環保杯,雨水千萬不能裝來喝。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到大坑山區雨越下越大,雨水讓身體降溫不少,穿上雨衣跑衣服雖不會立刻濕掉,但汗水反而會流更多。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雨水打在地上,很快匯聚成大片積水區,代表雨勢真的很大…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雨下太大了,這位跑友乾脆打赤膊了!

山區的急降雨受地形影響真的很誇張,賽道上都積水成小池塘,選手要跑過去都要小心腳步,千萬別踩空。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梅雨已連下好幾天,山壁突然發生落石,直直的落在賽道上,還好沒有選手經過,真是幸運呀!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前方就是折返點岡仔林部落,南部知名的308高地、月世界、觀日亭就在附近。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大坑山區竹林茂密,山嵐吹過,像電影「臥虎藏龍」裡李慕白飛來飛去的場景。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又跑了好幾個上上下下的山坡,終於來到岡仔林部落,岡林派出所到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到折返點,補給過後領取信物就能跑上回程。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信物是小小的手環圈。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到折返點,居然不知這裡是幾公里?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附近不遠處也有個還不錯的新景點,左鎮岡林長老教會,已有140多年歷史。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遇到好朋友總是要合照留念一番。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岡林部落昔日望族李家古厝。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經過折返點之後心情比較篤定,反而能替後方的選手再加油、打氣!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重返山路,機車反而比救護車還能發揮效果,機車版救護車穿梭在山徑提供跑友醫護上協助。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回程賽道上再發現阿勃勒,我想,沒有幾個選手有心思再抬頭賞花了吧?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回程跑走剛才經過的賽道,路況了然於心,還是邊跑邊調整呼吸與心情,因為也不知道已經跑了多少距離?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重回剛剛到訪的澄山部落,當地居民為大家服務。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進入山區之後受地型影響雨勢顯然又更大了,這雨像倒的一樣公平灑在每位選手身上。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跑著跑著,我想起一首經典台語老歌「雨,那會落抹停…」。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轉眼間來到最後五公里了,發現這次大會準備的「唯三」距離標示牌,告訴選手一定要堅持下去…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最後一段在迂迴不絕的竹林產業道路繞跑,風景不是竹林就是高低起伏的山坡。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工作人員說這是最後一段山路,可是雨大到都快抓狂了,大家還是耐著性子跑下去,台灣人真是有夠愛「馬拉松」!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來到最後三公里了。加油,快要到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倒數最後一個補給站,由安平快樂跑負責補給。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今天沒有太陽,準備的大西瓜有些滯銷,我得多吃幾塊…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最後一公里了,心裡有些淡淡的不捨,怎麼這一馬就這樣又跑完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發現路旁不再是竹林、果園,反而出現成排阿勃勒,我知道離終點虎頭埤很近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轉眼間不知不覺中今天阿勃勒馬已經接近尾聲…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體力好的選手早就完賽領完紀念品,帶著滿意的笑容回家,結束美好的又難忘的阿勃勒馬拉松賽程。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最後五百公尺,若個人體能情況許可,可以維持加快步頻或加大步幅,直到終點。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選手陸續抵達終點,大家都是今日最大的贏家。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今天不管是氣喘噓噓跑半馬或氣力放盡的全馬,每位完賽者都笑容可掬安抵終點。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馬場上總是有很多令人會心一笑的鏡頭…
雨中跑馬,一群雨中熱血的跑友,一路著游泳圈、載蛙鏡,最後快快樂樂抵達終點,「無限可能」這就是馬拉松的迷人所在!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一陣快跑加速後有完成賽程,今天山路起伏較大外,其餘路線都還算好跑,倘若是晴天無雲的日子,那可要哀鴻遍野哦,感謝上天讓我們有個愉快的雨中馬哦。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隨著完成賽程的跑友陸續回來,每個帳蓬前都是大排長龍的跑友等著領取紀念品。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賽後物資領取時正下大雨,完賽選手排隊淋雨非常辛苦,如果能事前就分裝成包,選手一回來號碼布一勾拿了就走,是否更人性化呢?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很快就領到完賽証明,大雨滂沱中如果有附資料夾就能防水弄糊,可惜主辦單位沒有準備,只能包在運動毛巾裡防止辛苦得到的証書弄糊。一個資料夾沒有多少錢,這是感受問題,建議下回可以注意。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大會還準備了古早味冰淇淋讓選手吃到飽。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完賽選手退晶片。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如果不退現金也能兌換馬拉松專用襪子。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有人說馬場上成績好壞看停車場的車輛,或衣物保管袋子數量就能知道今天成績好歹?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領物完就能到盥洗區簡易梳洗,賽後神清氣爽的回家。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離去前還是到終點為選手加油打氣。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此時細細的雨絲又加大了,選手牽手快步返回終點,完成賽程。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經過幾小時的奮戰不懈,我洗個乾淨涼爽的澡後完成「不是最累,卻是回憶最多」的一馬。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大會的贈品跟物資相當豐富,領到完賽紀念跑褲、運動毛巾、完跑獎牌、完跑證書(含成績)、便當、礦泉水、運動飲料、麵包、酸疼貼布等。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2015台灣第一水庫阿勃勒花季馬拉松活動完賽獎牌直徑7公分,厚度4mm,厚重沈旬的感覺拿在手中非常有值感。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完跑獎牌背面樣式,上頭打印阿勃勒花串與虎頭埤象徵八景之一「水橋虹影」圖騰。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接駁車一啟動,窗外又下起滂沱大雨,這一天從起跑後遭受不少磨難,一路淋雨到底的「全馬」相信是很多跑友的「初體驗」。

完成今日賽程要向新化虎頭埤說再見時,心中百般不捨,帶著滿滿對新化小鎮的美好回憶,我要回家了!

難忘「濕背秀」的一馬--阿勃勒花季馬拉松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2015-05-28 8:18 發佈
用力騎大哥記錄的好詳細,我是泳圈組其中一員
恭喜大哥再下一馬,開心完賽。
leo
恭喜完賽!!
謝謝您的雨中馬精彩文章跟相片,讓我們有個美好回憶,

我也很喜歡跑馬時相片記錄,這場雨中馬我也有參加,本來我也有帶小DC 想放在腰包,
但看到毛毛雨,怕小DC被淋濕,就不敢帶。

想請教一下,那天您是怎麼在身上放置相機,及使用哪種拍照設備既能跑馬還能從容不迫地拍照。
真是辛苦的一場雨中全馬
路線說起來也不輕鬆
若是沒下雨的五月天
應該是更硬吧

想起前年2013的太魯閣降格半馬
也是在大雨中出發
像是小時候玩水花的遊戲一般
難忘的經驗
本來也要去跑這場,但因故作罷,看了您圖文並茂的文章,惑覺自己也去跑了一次~
非常喜歡您的文章~
你好:
我覺得你們好有勇氣,點子與發想都很有趣,套泳圈跑馬不輕松吧?
真的覺得你們好棒,這是我看過繼太魯閣載工地帽最有梗的…





謝謝你們的付出,下回,我們馬場見…


你好…

真的感謝各位跑友(選手)的支持,相信很多選手都帶著相機或手機要沿路開拍,無奈下大雨讓很多人怕手機弄壞,而沒有拍照,前年參加太魯閣馬之前買了防水數位相機,這架AW100派上用場。



它的防水功能真好,淋過花蓮雨及台南雨還能全身而退,能完成茁文都是它的功勞!

謝謝大家的回文,大家的鼓勵與支持我都看到了,原諒我無法一一回文。

我的下一馬是安平星光馬,希望與大家在賽道上相逢,一起用力跑…


你好:
謝謝回文,路跑時我大多集中精神在取景拍照(從寫遊記內容就知道),所以我的成績一直不是很好。就是喜歡為人生留下許多記憶,我才發願記載這一切。

再次謝謝你,這一馬真的回憶很多,下次你來試試,但相同路線要考慮,因為…真的都是山路!
你好「
好久沒看到你的文了,這真是辛苦的一場雨中全馬,路線說起來也不輕鬆,我原先以為是繞虎頭埤幾圈,那知都是山路,一路上就看到阿勃勒了,只有一直不斷重覆的山路…
應該如果是沒下雨的五月天,我想,一定不少人會殘念,因為真的不好跑!


如同我們在2013經歷的太魯閣半馬,在大雨中出發,真是百萬也難買到的難忘經驗
感謝拍照哦...歡迎來台南...有沒有吃很多台南美食呀...

你也可以來個美食遊記...

下回星光馬見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