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買了錶所以順便開始使用心跳帶
用了幾次 以下數據…
12K配速5”34 心跳平均168
會喘但還可以忍受
22.5K 配速5”53 心跳平均160
不會覺得很喘 還可以再沒問題
這是上上個禮拜測的數據
然後今天測10K 5”49
心跳平均167 但卻喘到要命
勉強撐完 完全跑不下去………
看到這種數據 自己越跑越退步
讓我想到下禮拜的全馬
實在覺得害怕……
為什麼心率有時候飆很高也覺得還好
有時候也不太高卻喘到要死?
是天氣也有差嗎?
那這心率算高嗎?
會喘是心肺耐力不夠強嗎………
kiki80810 wrote:
因為最近買了錶所以順...(恕刪)
以5K Speed測出你全程中最高心率,作為你自己的最高心率,平時再測一下自己休息時的靜止心率,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各種訓練強度區間
通常最高心率約莫會落在220-年紀
可以參考徐國峰:關於訓練強度,我參考的是Daniels' Running Fomula
天氣(包括溫度以及風速)、身體狀況都會讓心率以及速度的關係不那麼固定,以我自己為例,最高心率185/平時靜止心率約略60,我會讓自己全馬前半馬落在M-Pace,跳在160~165,後半馬跳在165~170之間
像今年年初在桃園海軍基地跑的全馬,由於每3.5K左右就會由逆風改為順風跑且風速極高,因此不去刻意定住配速,而控制心率來決定要跑多快,可以參考我這場桃園航空城全國馬拉松賽的心得
另外,這篇有關心跳的文章也供您參考
超跑引擎之謎:為什麼練跑越久,心跳越慢?
http://blog.sssun.com sssun路跑誌
kiki80810 wrote:
只是我心跳那麼高覺得很喘
為什麼您還可以維持跑全馬...(恕刪)
因為人家週跑90k啊XDDD
認真說
大部份跑者跑出興趣來後一定會開始研究各種訓練課表
主要不外乎LSD(耐力)/Tempo Run(乳酸門檻)/間歇(最大攝氧量)/配速跑(速耐力)
持續的訓練後各方面都會明顯提升(注意,持續練才是重點)
像T配速一般人能跑到12K就很吃力了,但菁英跑者可以用T配速跑完一個半馬
差別為何那麼大?一般跑者月跑300~400k就很不得了
但像實業團的選手們月跑1000~1200k時...
成績得來絕對不是靠僥倖與天份
所以對它算是蠻有經驗,它是一個很好傾聽自己身體反應的一個工具
好好善用可以得到妳要的成果,更重要的要有耐心
既然妳都帶上了心率帶,那麼就表示妳是在練"心"
一次的數據不代表任何意義的,另外妳只寫心率搭配配速,有很多資訊並不明瞭
如年齡,體重,完成該距離有沒有休息,休息多久,路跑時間為何時?
前天睡眠如何? 飲食狀況? 有沒有喝酒?等等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心率高低
甚至有時妳會發現在同心率底下跟前次練跑的配速卻不同
因此妳要瞭解在這樣的心率對自己的影響先要確認是不是條件都相同,不然這兩者
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
就好比如果週三安排1KM間歇跑4:00*10,那週四在安排10K配速跑
這10K配速跑的心率還會像之前的數據可以在160多心率,配速5:30~5:50嗎?
依我個人使用經驗,除非本身是一個算半菁英的跑者了,不然隔天沒辦法完成這樣的數據的..
所以會喘妳首先要先檢視做了什麼? 是訓練過度呢還是....
把當次的狀況記錄下來,隔幾天在做一次測試看相同的心率下是否有同樣的表現
身體會不會累,會不會喘,用這種方式來檢視自己
另外一點如同前面有人說的,看平均也要先看當次的平均是如何造成的
假設前8K用easy跑avg 120, 後2k用interval跑180,結果avg132說很喘,這樣的
平均是無法看出什麼端倪的,分析也會失真...
我是新手,請多多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