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2015年的第一場馬拉松賽事終於到來,很多跑友的「新年第一跑」都選擇屏東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高樹累積去年盛大舉辦的成功經驗,於一月十一日在高樹國中前盛大開跑,有來自全國上萬名愛好馬拉松的民眾熱情參與,共同體驗高樹鄉的山水風情及聞名蜜棗。
繼去年成功舉辦第一屆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後,今年更擴大組別增設挑戰組(13km)賽程,讓全國跑友前來體驗絕對不一樣的「水果」路跑賽會。
為了促銷高樹鄉各種頂級水果,主辦單位破天荒讓選手票選拌手禮。選手報名時選擇蜜棗、鳳梨、蜜棗、檸檬等高樹當季水果,這恐怕是台灣少見能選擇拌手禮的賽會。
為了吸引更路跑同好前來高樹品嚐蜜棗,大會勇於自我行銷不斷鼓勵各方好手前來高樹,把一定要來參加「高樹馬」的十大理由都寫出來了。其實高樹鄉就是一個好山好水好水果的地方,不來就可惜囉!!
第二屆屏東高樹馬拉松競賽,大會以「家,四二點一九五的距離」為主題,象徵多數在外奮鬥的遊子們,對家歸心似箭的渴望。也希望號召更多旅居在外的遊子能籍由參加家鄉路跑活動,返鄉探視久違的親友,俾能發現好山好水的高樹。
賽程分為全馬組四十二公里,半馬組二十一公里,挑戰組十三公里,休閒組五點六公里,選手沿著高樹鄉河堤、沿山公路前進,田園風光盡收眼底,體驗不同氛圍的鄉村馬拉松,讓許多外地來的選手對高樹及沿山公路一線自然環境與農特產留下深刻印象。
為了讓選手在安全無慮環境下參賽,鄉公所召集各村舉行籌備會議,期望能把活動辦的盡善盡美。
每個路口都有該村自治幹部負責交管以維安全。沿線累積幾百個產業道路口,都需要交管
為推廣全民體育交流與行銷在地農產、優美自然風光、純樸的風土民情,此次馬拉松結合高樹鄉在地蜜棗節系列活動,促進地方觀光和農業發展,讓更多愛好馬拉松運動的跑者們感受屏東高樹鄉之美。
高樹鄉原為排灣族群居地,到了清朝才有漢人前來開墾,此地位居於高屏溪上游旁岸區,水量極為充沛,到處林木茂盛,先民在此聚集城村,稱之為「大樹林」。日治時代改稱為「高樹」,光復後改為「高樹鄉」,另說在舊庄入口處有一木棉樹,枝葉極為茂盛,遠眺形同護傘高冠群樹,因此取名為「高樹」。
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號碼布設計新穎,穿物卡、摸彩卷在同一張(撕開即可)以不同顏色區別,不同參賽組別,精心設計的號碼布可以讓選手比賽完後好好保存喔!!
為了不讓選手有入寶山空手而回的遺憾,鄉公所各方募集物資提供給選手抽獎。獎品非常豐富,頭獎是最受歡迎的I phone 6,其他還有奇美42吋液晶電視、平板電腦…還有好多好多的獎項...
今年初(半)馬活動紀念獎座採用小棗子造型,大大的「高樹」字樣非常有紀念價值。
主辦單位精心設計全馬跟半馬、挑戰組完賽獎牌,分別鍍上不同顏色,感覺超棒!!
活動當天,天色未亮,位於屏東最北端的高樹鄉已經開始湧進車潮,原本純樸寧靜的鄉村小鎮,因一場即將展開的馬拉松賽事而顯得熱鬧非凡。
比賽會場在參賽選手陸續抵達,吵雜聲也逐漸沸騰,玩賽團當然不忘宗旨以玩樂為目的,尚未開賽就已經在會場四處串門子LDS。
臨賽現場各方高手雲集,身著消防衣的大哥揹著消防瞄子參賽,相較於跑者的衣著簡單讓大家感到好奇無比,很難相信有選手可以這樣跑完全程馬拉松?
現在馬拉松賽事很少現場檢錄報到,將臨賽物資以郵寄到府就視同報到,選手抵達會場第一件事是將摸彩聯放入摸彩箱,能不能在賽後領到大獎就靠這小小一張。
全馬組、半馬組、挑戰組各依性別、年齡分組。獎座也是可愛的小棗子造型。
選手一來到賽場第一件事就是寄物,高樹國中開放活動中心保管選手寄物袋,就算下雨也不會弄溼衣物。
選手如果不是標準的寄物袋,大會志工幫選手把衣物用包裝打包起來。還把衣物與物品分離,現在賽會很少提供水樣貼心的服務了。
大會非常優待高樹鄉民,只要戶籍設籍高樹鄉,或在鄉學生 (學校統一報名 )報名費一律半價,並在會場憑身分證退回半價報名費。
主舞台上由鄉長廖文賢、屏縣議長周典論、副議長江維屏、水利會長黃信茗、鹽埔鄉長呂清輝等人致歡迎詞。
0630大會暖身操開始律動,滿坑滿谷的選手完成熱身後即將出發。
屏東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高規格賽事,小小鄉鎮湧入7-8千人,可見高樹蜜鄉馬拉松魅力有多大。
6點30分在主持人的震聲欲耳賣力嘶吼下為高樹馬拉松展開序幕,準點時刻在各組人馬陸續起跑。
全馬組上午七時正在高樹國中前盛大開跑,有來自全國上萬名愛好馬拉松的民眾熱情參與,長長人龍無盡延伸到高樹國中大門,只能用「萬頭鑽動」來形容馬拉松熱烈的場面。
今年邁入第二屆的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競賽鳴槍開跑,萬人起跑盛況,為高樹鄉湧進罕見人潮!
健康組大多是高樹鄉親,穿上紀念杉最後出發,以最在地的行腳支持故鄉的路跑賽事。
為了留下歷史性起跑鏡頭,大會調用工程車,專業攝影師加上空拍畫面,拍下長達二分鐘很壯觀的出發影片。
賽程將最遙遠的全馬組刻意拉到最遠的河路線,其他各組共用一條路線,適時分流選手。全馬.半馬.挑戰分別不同時間起跑,這麼用心的計畫就能成就一場優質賽事。
為了避免選手跑錯,路口都設有大大告示板,提醒跑錯路的選手快點回頭。
一如去年的加油規格,幾公里就由當地學校、村落設置啦啦隊。
加油及圍觀鄉親真的很多,跟著大家一起跑,一不小心就跑了二公里!
經常在南部賽會中遇到的吳智儒選手,參加路跑總看到他打赤膊並寫上激勵人心的文字,是讓人很期待又驚奇的跑者。
今天寫上「完賽信念」願來到高樹參加蜜鄉馬的跑友都能「完賽」且能幸福久久。
完成四公里路線來到東興村補給站,村民準備了微溫的飲料。
因為擔心選手一早出發會寒冷,村民居然煮了薑湯。喝下一杯微溫帶有濃濃人情味的熱薑湯,選手的心情都熱了起來…
除了飲水及薑湯,每站必有的水果一樣都少不了。
小蕃茄是當季最好的橙蜜小蕃茄,吃起來有橙汁的香味與小蕃茄特有甜味。
高樹鄉特有的大蜜棗更是無限量供應,一定要讓每位選手吃到飽。
國際馬拉松的賽會設置了韓、日文,也為國外的選手加油。
跑場風景優美,補給真充足,鄉親及小朋友賣力的加油,選手快樂向前跑…
即將進入高樹鄉最有特色的堤防路線。
來自嘉義市蘭潭跑跑部的跑友。
「麻吉」選手。
出發時間有點晚,八點不到南部特有的大太陽就出來,補給站備有涼水為選手怯熱降溫。
不只有飲水供應,幾處補給站還有知名運動飲料。
很快來到六公里處。
每位選手都一樣頂著太陽,大家都努力繼續跑下去!
熱情的加油民眾站在每一個補給站或堤防前,為選手賣力大聲的喊著「加油、加油…」。手上自製的加油道具不停揮舞,也為選手擊掌打氣,從不見啦啦隊因累或渴而放棄加油。
沿著堤防跑來到大埔村境。
好期待進入補給站,滿桌豐富的補給品與水果,有位農伯用著台語對著選手們說:「盡量吃,盡量拿,就怕你們不吃」! 此時我不禁笑了一下...
這樣的熱情的補給站,我還真是第一回遇到呢!
選手也熱情請大家一起品嚐好吃的高樹水果。
而我也就這樣,沒錯過任何補給點,沿路邊跑邊吃,選手的結論是高樹的水果,好甜,好好吃!!!
很快來到十公里處。
響應環保訴求,我還是隨身帶著杯子,減少塑膠杯的使用量。
補給站不啻有橙蜜小蕃茄,還有新品種的特大小蕃茄,造型讓人莞爾一笑。
來到賽程四分之一,熱量補給最始上場,高樹著名的客家發粿來了。
不啻有客家發粿。現場剛煮的特大鍋黑輪湯,更是讓選手人手一碗。
如果不喝湯也把黑輪等好料端上桌讓選手直接吃。
這攤黑輪攤有多受歡迎,從人手一碗的人潮中就能証明。
沿線有具初級証照的醫護跑者為選手提供簡易處理,通報,讓選手安心跑在賽道上。
高樹鄉鵝卵石護岸沿美濃溪而築,為防水患就地築起石頭護岸為堤防,全長綿延數百公尺,造型優美有別於一般水泥堤岸。護岸所用石頭係就地取材,內部以大石做底,表面以溪床大小相近的卵石舖成,十分平整有序,守護高樹人生命財產安全。
女選手還能帶著狗狗跑馬拉松,跑步又能溜狗。有能力如此做,也一定要具備好體力。
遠遠的鋼鐵拱橋就是新威大橋,高雄市六龜大橋與屏東大津橋間,串連台28線及台27線。
完成堤防路線後來到新豐村補給站。
高樹蜜鄉馬的特色是補給站沒有美麗動人的女學生或辣妹,都是上了年紀的婆婆媽媽。雖然無法讓選手心神一亮,總是可以感受到他(她)們的熱情。
轉個彎來到185縣道,是著名沿山公路起點,重返高樹鄉境。
沿山公路北端起點在大津,南端在枋寮,全長約七十公里,原設計供砂石車運輸,今天統統沒有砂石車出現。
沿山公路依靠山勢而建正好幫選手擋住太陽。
沿山公路是高樹鄉重要農業區,種植鳳梨、荔枝等高價植農作物。
公路旁農業區及河川流域平原,這裡也是輕航機飛行基地。
空中經常飛過輕航機為選手加油!
很快來到十四公里處。
這裡是新豐國小啦啦隊。
我問過,小朋友的加油牌都是美勞課製作的。真是有用心且學以致用的高樹師生。
啦啦隊旁就是(舊寮村)補給站。
補給站一定備有飲料、運動飲料。
還有幾個流動廁所,簡單來說蠻簡配的。
看到斗棒夜跑團讓我楞了一下。千萬不能反過來唸哦…
沿路好多村民勢情的加油及觀看,真的能感受到整個鄉村,彷彿全都動員起來了。這樣的熱情,自己都覺得好開心!!
比賽路線有很多小產業道路,路口都有村民交管,確保選手安全。
大轉彎路口還有雙向管制,對向來車遠遠就能發現選手,才不致發生危險。
跑著跑著,來到司馬村補給、加油站。
三角錐也成補給站啦啦隊的加油道具,小朋友真的很有創意。
享受著這趟旅程沿途景色,美麗的農村景緻,雄偉的群山,整齊劃一的鳳梨田,在補給站大快朵頤當地特色水果。
蜜棗、木瓜、橘子、香蕉、蓮霧等美味多汁又可口的水果,無疑根本就是一場美景加美食的賽會,令人陶醉的流連忘返!
蓮霧洗淨切好,選手直取就能吃。
比賽路線沿著高樹鄉沿堤、沿山公路,讓選手們體驗不同於以往的馬拉松氛圍。
剛在起跑線遇到的消防裝選手帶著黃檸檬完成一半賽程。
黃檸檬也有號碼牌哦…
「獲益砂石廠」,相信這廠一定有賺到錢。
腿部酸痛的選手立即有醫護跑者協助調整後再出發。
沿山公路非常漫長,大會有回收車沿路把不能完賽的選手載回。
滿山遍野的鳳梨就種在這裡...
鳳梨是植裁法,鳳梨植苗就是這個。
我們平時吃的鳳梨就從這片饒富的土地上種出來的。
全馬22公里處,如果報名半馬,這裡就是終點了。
時值冬季,沒有種植鳳梨等作物的良田種上花肥,成為一片廣大花海。
路旁與鳳梨、花海互別苗頭的是以網室種植的木瓜與蜜棗。
網室不旦防蟲害更能控制甜度、脆度和氣候、土壤肥份、產期調節等,可讓消費者吃到外形美觀、果實甜美、口感極佳的棗子,產期約在過年前後。
超過半馬後選手就靠補給站提供補給熱量。
天氣真的很熱,這裡補給冰涼的綠豆湯。
蜜棗都切好去皮,幫忙選手食用好消化。裝在杯子裡直接帶著走。
志工還把柑橘都剝皮,還載上手套確保衛生。
沿山公路泰山村境。泰山村舊名加蚋埔,著名的平埔族公廨夜祭文化。
這裡是全、半馬路線,挑戰組跑錯在此掉頭。
去年跑經此地恐怖的「碎掉的柏油路面」已經改善。
重鋪的路面平整,可看出主辦單位的用心及鄉民的用心。
來到全馬26公里處。
一望無際的芋頭園,芋頭也是高樹鄉的特產之一。
芋頭就種在這片土地裡。千萬不要以為芋頭是長在樹上…
一路跑到莎卡蘭肚子也餓了。
廣福村補給站。
狗狗也需要黑輪的補給。
發現救護車車在沿山公路開來開去,希望沒有人發生中暑的情事…
選手共同體驗高樹鄉的山水風情及聞名蜜棗。路旁村民泡好高山茶款待選手,真是揪感心。
路旁一幢豪宅也開放當選手化粧室,看到豪宅當前,會入內使用的選手不多吧?
全馬28公里到了。
廣福村大路關老麵店推出復古的魯蛋來待客。
高樹大路關老麵店的溫老闆在此歡迎選手,生意很好的老麵店有很純樸的在地味道,很懷舊的店鋪景象,很古老的時光倒流,很濃厚的在地人情。
天氣真的很熱,包暴頭巾才能擋住豔陽侵襲。
略跑一陣來到全馬30公里處。很快的賽程已接近尾聲…
來到高樹南華村,這裡是半、全馬的分界線。
全馬組最的試鍊就在此展開…
日正當中,打赤腳的選手最是辛苦。
最後一段路了,選手打起精神完成最後幾公里。
今天有不少選手挑戰初馬,能完成蜜鄉馬格外具有成就感。
半馬折返點,也在此領取全馬組信物。
信物到手,只剩最後五公里了。
最後一段的補給更是重要。
天氣很熱,顯然香蕉有點銷路不好。
太陽越大選手越該補給香蕉補充,防止抽筯最好良方。
最後一個補給站,啦啦隊小朋友份外熱情。
全馬39、40公里處,有點倒數計程的感覺。
賽程來到41公里,遠遠已經可以看到早上出發的高樹國中校門。
路經高樹泰和農場,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長眠高樹鄉泰和農場,內有辜家整建的墓園,辜家未來更有意在農場內成立辜振甫紀念館。
來到42公里處,已經可以聽見會場頒獎聲,只剩不到二百公尺就完賽了…
大會裁判嚴格檢查每個回到終點的選手,沒有信物、晶片、號碼布的選手千萬不要進入終點…
來跑過第一屆高樹馬拉松的跑友們,都會記得高樹國中終點前50公尺的椰林大道。這是抵達終點最後的一小段路。
今年第二屆大會刻意最後這段鋪上紅地毯,讓選手享受完成前夾道歡迎的星光大道,二旁還有啦啦隊為選手歡呼。
我快跑通過拱門完成我的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賽程。接過完賽獎牌領取紀念品、完賽証明、茶水,整個流程感覺很順利,真好。
大會安排吊臂攝影機拍下手抵達終點的照片,也會有專人在終點處拍照。
好朋友揪團一起來跑馬拉松,最後在高樹留下滿滿快樂的回憶,賽後的回憶是無限甜蜜的,更不是幾百塊報名費所能換取的。
選手要記得進入終點的一刻要微笑,別忘記比出勝利的手勢!
接下來就是領取拌手禮,鄉公所用最適宜宣傳的綠棗色包裝成選手拌手禮盒,讓每位參加的選手都有甜如蜜棗的回憶。
卸下完賽晶片交還大會,立即退還100元押金。
摸彩公佈欄已經公佈今天得到大獎的幸運兒,可惜今年我又殘念了!
完賽後最讚的享受-推拿。感謝慈惠護專同學的推拿,消除疲勞回復腿力。
略事休息之後回到終點為關門馬前抵達選手加油。
選手完賽之後前往大型停車場或搭接駁車專送,交管及車輛安排上,整體上個人覺得很好。
完成賽程的全馬選手得到水、完成獎牌、完賽證書、大毛巾、餐盒等,還有內裝高樹高品質水果的紀念品,讓選手帶著滿滿戰利品返家。
沈甸甸的獎牌非常有質感,可愛的「小棗子」我將永遠收藏!
獎牌背後是參加的組別,見証選手辛勤完賽的最美好報酬。
經過幾個小時奮戰,終於完成高樹蜜鄉馬,用力騎離百馬又近一小步了。
高樹蜜鄉國際馬拉松競賽沿著高樹鄉河堤、沿山公路,讓選手們體驗不同於以往的馬拉松氛圍,吸引全國愛好路跑選手參加,大家都對高樹鄉的好空氣、好吃的蜜棗與水果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活動幕後最重要的推手就是高樹鄉公所服務團隊,很多選手都說比第一屆辦的還成功。
這次活動真的要給高樹鄉大大的掌聲!!辛苦了!!
鄉公所及農會為在地農民辦了這場大賽事,更成功行銷在地水果!!⋯⋯
讓選手在補給站有吃不完的水果還可以帶著跑...
跑完每人還有一箱水果禮盒!!
真的真的感謝主辦單位如此用心!!
回家後把高樹馬紀念品鳳梨切開,與家人一起細細品嚐42,195公里的心路歷程。
美味在口中,道不完馬拉松的點滴在心頭----
全文完……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