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投入慢跑運動,但也發現很多賽事超難報名,加上今天可以報名的兩場賽事"新竹城市"和"萬金石",雖說萬金石可以使用預填資料的方式,還比新竹城市馬好,但,為何不能使用類似東京馬的模式,用抽籤的方式呢?像新竹馬很好笑,報名日期有30天,但其實早上六點就被秒殺光了,那規定這個日期有什麼意義?報名網頁還有倒數計時,看來格外諷刺使用抽籤模式有什麼大缺點嗎?對於很多上班的人來說,要在某個時間點特意守在電腦前,實在有困難,所以我很好奇為何不使用"抽籤"的方式?還請前輩指教一下,謝謝
dexit wrote:最近才投入慢跑運動,...(恕刪) 說到抽籤....對於單獨報名的比較有利但很多路跑者都是團體練習的大家親朋好友一起招一招來報名的如果搞成抽籤,我想會有部分人因為沒辦法跟朋友一起去,就不報了今年2014 PUMA螢光夜跑也是抽籤然後我跟我朋友幾個人抽籤....可能是我們比較衰小吧!只有一個人中,其他人都排到很後面(大概都一千號後,後補不可能上的號碼)最後那個中籤的朋友為了我們就放棄了....
就個人所知最早用抽籤方式的是 2013 的 太魯閣馬拉松當時抽完籤也是一堆人罵 ... 特別是夫妻.親友想一起參加的這次也有人建議!乾脆學國外用實戰成績來排 ...個人倒是喜歡 雙溪櫻花馬拉松 這樣用團報的方式反正遊戲規則怎麼定都會有人不爽啦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沒抽到的人會不爽啦.......抽籤要說公平嗎?倒也未必搶報名還有種排隊的感覺,比的是手快電腦快,簡單來說動作快的話沒意外都可以報上懂得利用複製貼上等技巧,30秒內報名成功不算很難的事抽籤的話...就完全靠運氣了,台灣人又都覺得這種抽籤的都作弊,即使是發票、樂透也不泛這種傳說反正有選上就沒爭議,沒選上就有爭議。我給你賺,你就要把我當大爺。台灣人性格天生如此另外大概就是人數的問題,畢竟台灣路跑人口還不算多,想去跑但沒報到的人數都低於報到人數不像東京馬等需要抽籤的馬,光對內日本人開放的名額就只有約10%的機率因為有意參加的跑者人數中能去跑的比例太低,用抽籤比較沒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