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關於慢跑呼吸的文章覺得有道理,原則就是用鼻吸氣的頻率身體覺得夠交換氧氣為主來調整速度
若需要用口來吸氣,表示跑的速度已經太快,此時會變成是肌耐力無氧運動,對消耗脂肪沒有幫助.
以上正確否?
目前都是口吸口吐氣,跑步機速度8,往往才跑到2k時就覺得很喘了.
以上正確否?
接下來回答您的問題
1.若需要用口來吸氣,表示跑的速度已經太快,此時會變成是肌耐力無氧運動,對消耗脂肪沒有幫助.
以上正確否?
這肯定不正確阿。 有氧、無氧運動定義不在於用鼻還是用口,而是在於消耗氧氣是快還是慢,且游泳這項運動,幾乎都是口吸鼻吐,但我從來沒聽過游泳對消耗脂肪沒幫助。
且現在是夏天,如果真的都只用鼻子吸氣運動量又要跟平常一樣,只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增加運動時間,不然就是用口輔助。
「鼻為主,口為輔,自然順暢為原則。兩步一吸,兩步一呼」 許績勝老師(馬拉松跑者)是這樣教的,我覺得自然順暢是最重要的,不然呼吸一亂,後續會有很多問題。
2.目前都是口吸口吐氣,跑步機速度8,往往才跑到2k時就覺得很喘了.
我沒有用過跑步機,所以不知道8的速度是多少,但是我建議時間最好能在30分鐘以上,對心肺功能幫助較大。
至於用嘴還是用鼻呼吸,我覺得要看當地環境以及身旁是否能即時補充水份,像你用跑步機,應該是在室內,肯定也能即時補充水份,所以怎麼呼吸都可以,長跑最重要的就是呼吸順暢;
用口呼吸,最大的缺點是易口乾舌燥以及沒有鼻毛幫你阻絕髒空氣,但優點就是能提昇換氣的速度跟氧氣交換量,如果你改成用鼻呼吸可能會更喘喔,或許你要考慮的是放慢速度。
最大心跳數最佳算法=210-(年齡*0.5)-(體重*11%)--女性
210-(年齡*0.5)-(體重*11%)+4--男性
假設女性30歲 體重50公斤=210-15-5.5=189.5
假設男性40歲 體重70公斤=210-20-7.7+4=186.3
最佳有氧區間=最大心跳的60%-75% 假設靜止心跳=55
心跳率60%=(最大心跳-靜止心跳)*攝取量%+靜止心跳=(186.3-55)*0.6+55=133.8
心跳率75%=(最大心跳-靜止心跳)*攝取量%+靜止心跳=(186.3-55)*0.75+55=153.5
則此40歲70公斤的男性 有氧區間的心跳範圍大致為133.8-153.5
當然這只是大約值 濕度溫度的變化就會讓一樣的配速 產生變化
如果想保持有氧運動的狀態 以控制可以用鼻子呼吸 比計較心跳多少應該來得更可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