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發覺蠻多人慢跑都操之過急


自己慢跑已經五六年了,全馬也跑過幾次都完賽,身旁也不乏有人加入慢跑行列,但總是有個現象,有將近一半接觸慢跑的撐不到半年,約有三分之二一年後就不再跑,僅有少部分仍有靠參加比賽來維持。

我自己的觀察發現,蠻多參加慢跑新鮮人幾乎是把它當成「競技」而不是一種長期運動,許多懂了一點知識就開始研究配速之類的,然後期許自己一兩個月之內就要跑到這種程度,老實說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慢跑最重要的是拉長距離,調整呼吸頻率的有氧運動,循序漸進增加配速訓練來拉長乳酸堆積的時間,記得以前剛開始跑也是不懂,亂跑一通,後來有慢跑教練指導才明白,速度放慢拉長距離才是重點,哪怕剛開始你用八分速不疾不徐臉不紅氣不喘的跑完20公里,都比用五分速跑完10公里喘大氣小腿抽筋強百倍,因為長期累積下來的體能能夠經由配速的鍛鍊來縮短完賽的時間,但衝刺爆發型的運動方式無法長久,幾次下來對於那種爆發後身體幾乎崩潰邊緣的狀態你會感到恐懼,幾次後多數都會放棄。

我知道有人愛面子,同樣在慢跑,人家健步如飛你像個老人慢慢跑看來很丟臉,五年前我也像個老人般緩步前進,五年後我已經可以收放自如,雖然速度無法與職業選手相比,但起碼還能完賽全馬數次。

話說的直白,如果你是個大胖子,要減重有氧運動比慢跑對身體好太多了,今天看到一個腰部堆了三層游泳圈的健步如飛,目測大概接近五分速的方式前進,我很想停下來跟他說這樣持續跑你的膝關節稱不到50歲就準備要裝人工關節,不過念頭才一起他就已經消失在我眼前。

總而言之,慢跑是循序漸進的運動,操之過急只會換來一身病痛。
2014-02-18 0: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慢跑
Atand wrote:
自己慢跑已經五六年了...(恕刪)


值得深省的經驗分享。

3分奉上。

看到半馬、全馬第一名的跑者,成績都很強,均速有20km,以一小時完成半馬,兩小時完成全馬,速度猶如單車,他們大都是體育大學的健將。

誠如版主所言,在操場練跑,看到高手速度快,自己像是老人般慢速,多多少少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

而慢跑應該是要有適合自己的配速,不宜有勝負心。


一般而言,單車是以「活動」方式舉辦,有計時沒獎金,或沒計時也沒獎金。
慢跑是以「競賽」方式舉辦,有計時有獎金。
慢跑應該是「跑健康」的,因為要拿獎金不是易事。


在10年前,慢跑熱之前,看了一部電影——「馬拉松小子」,這是韓國電影,主角對慢跑的熱情,讓人非常感動,他說慢跑可以讓人聽到自己的心跳,讓人感到自己是真正的活著。

這位主角是自閉症患者,由真人真事改編,他只喜歡跑步。
我覺得這和台灣人短視有關,只喜歡立竿見影的速成方式,沒有長遠的規劃

政策如此,運動如此,學習如此;就連遊戲都是如此

每個人都怕輸在起跑點,但起跑之後如何反而一點都不在乎
嗯,沒錯,該做的是拉長距離、循序漸進

慢下來求距離應該是我接下來的重點課題

不該每次都氣喘吁吁用五分速跑完6、7公里
非常好的文章,感謝分享
Atand wrote:
自己慢跑已經五六年了...(恕刪)
好觀念~推!!!
Atand wrote:
自己慢跑已經五六年了...(恕刪)
同意,周遭甚至有人跑不到幾天就開始想挑戰這個挑戰那個.....。別人有我也要有,別人可以我也可以。但是別人經過多少時間的練習,他可是一點都不在乎。
慢慢跑,跑長久是很棒的觀念,
但也不見得跑快的都是在競技或愛面子,
跑步這種事也是看個人的,有人跑6~7分速就很喘了,
有人跑5分速輕輕鬆鬆;

以我來講我體重滿重的,最胖時快90,現在80左右,
跑步第三個月起,我就都能保持5:30的速度跑完8~10K,
而且通常這樣跑完還不太喘,若叫我刻意放慢速度到7分速會覺得有點慢,
不自覺想加快,
所以我覺得跑步應該是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速度下,尋求跑得更久更遠,
而不是齊頭式的定下一個標準:8分速才叫慢跑,5分速太快了,
因為這個標準很明顯會因人而異.
循序漸進的觀念是好的~~
全程馬拉松不是沒練就能跑的
操之過急得到的就是傷痛不斷

不過我不認同,胖子跑步傷膝蓋
只要用對姿勢人人都可以跑步
但 通常都要受傷後才會了解
我就是一例XD
這篇文章對還是跑步新手的我來說非常具有激勵效果..
我也被人家笑過說妳現在跑的速度應該和我走路差不多吧~
不過, 我的跑齡也不過才進入第二個月..
我也就慢慢來..

我的速度很慢..均速都在7-8之間..
不過, 我的目標就只是希望能跑長一點的距離..
看到版上很多文章的配速都讓我很欽羨,
但看到這篇文章我更覺得我的方向對了..

上週日終於可以跑到八公里了..希望可以不斷的累積下去.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