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環島的補給心得

在寫心得之前 先po上一個跟我一樣是自己背背包跑環島


的大大的遊記 http://blog.xuite.net/lnwron19/taiwango/158275538


他跑得路線和我完全不一樣 是從八里出發經觀音 繞台灣最外圍一圈 (比環台賽還大圈)


看到他的遊記 去過的都是我沒去過的地方 真的又激起我的熱血 好想再出發環一次


我要特別感謝


runomic大 : 為我畫地圖,為我加油,還有標出我跑過的地方的實景

還有道路沿線的補給點方位

南樂大 : 謝謝你台3線幫我探路,為我提供許多台3沿線的資訊


還有幫我傳遞訊息

Happyrunner : 在我遇到膝蓋疼痛還有其他困難的時候

感謝你隔空抓藥幫忙我想辦法

我對保健的知識真的非常不足,幸好有你

太麻里大 : 你真的是太麻里人嗎? 整個台東都你管的吧

對關山還有195縣道,南迴都好熟

南迴真的不難跑,而且在我整趟環島的山路之中,它風景是最醜的



大頭兄 : 你讓我知道二次元世界的溫暖也可以傳遞到三次元世界

謝謝你在南迴為我送上補給 還有啤酒和襪子

你不但是個堅強的跑者,還是個出口成詩的騷人墨客

最後一天沒能讓你等到真的很不好意思







對我來說 規劃環島的路線是個很困難很艱鉅的功課


雖然說是環台  我其實想得不是如何繞台灣一圈


而是自己想跑哪些地方  怎樣跑會比較好一些些


環台的整個路線不是一開始就規劃好的


http://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377941609.A.F64.html


這是最初規劃的原型


還沒出發之前只確定自己要跑北橫接中橫去花東


西部還拿不定主意  不過說到西部 想到的就是


高山青~~澗水藍 還有玉山和塔塔加


所以新中橫雖然是在我表定的環島行程之中


但那時我還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安然到花東


所以才會變成跑一大段之後再規劃另一大段行程

http://ppt.cc/IiWs  這是我環台完成的路線(runomic大幫我畫的 


三峽到我北投區吉利街的家約30k還有再加上去)


簡單來說,我的路線就是淇里岸-三峽-台7甲-北橫-中橫-台9

(穿插一小段197縣道-東源,旭海,墾丁北上東港-台3-台18

-新中橫 (東勢接中橫)-台3-北投區吉利街的家

大致上是這樣 ( 我跟朋友報告進度時說我從桃園跑到宜蘭再跑到台中

再到花蓮 他們完全無法理解 囧 )


整體而言 花東台9線是全台路面最平坦的 ( 只有舞鶴到玉里的三民


太麻里到金崙的路段有些坡 ) 我在跑北橫中橫的日子都是爽爽過


以為出了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就可以一路爽爽回台北


結果從洛韶下到新城的隔天 ,迎接我的是非常毒辣的烈日…


接踵而來的又是天兔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間歇性暴雨


尤其是在鳳林往光復的路上


比在昆陽往武嶺的路上受大風大霧大雨的摧殘還難受


一路沿台9南下也時常在雨幕中奔跑


本以為撐到西部就高枕無憂了 結果又倒吸一口涼氣


屏東市到楠西都還很好跑 楠西到大埔這段整個就是悲劇


我跑的那天非常非常的熱 出了曾文水庫園區後門


一路都是陡升坡 整個快往生了


如果沒有水袋 我應該就在山路上被曬成木乃伊了吧


大埔到中埔這段就又很好跑了 而且沿途雜貨店起碼有七八家以上


補給完全不成問題


台18和台21 都是坡度極緩又彎彎曲曲的山路也都不難跑


我到石桌是跑嘉130縣道往公田的方向 ( 這是台18線路邊一家


招牌是鼎鼎有茗的商店老闆指示我的明路 所以我又折返跑了一小段 )


這條捷徑非常陡 比大禹嶺到武嶺還陡 我當下整個就快往生了


後來看到m01版友留言: 你走這條比較陡,容易往生。


我人都已經在石桌了 http://ppt.cc/9ukn 囧


其實最陡的路段也才大概3-4 k 公田的大路仔這裡有檳榔攤可以補給


這條縣道會接回台18 跳過隙頂 龍美 直接就到巃頭


所以建議之後跑這條線的網友最好是跑嘉130縣道這條捷徑


放著捷徑不跑 很像傻瓜吧


其實我這次環島 跳過了兩條往阿里山的捷徑


都在台3線上 一條是茶山 - 山美 – 龍美 (經達那伊谷)


一條是半嶺 - 瀨頭(龍美) - 隙頂 - 巃頭 (據說半嶺是沒有補給的)


沒跑的原因純粹是因為 有一絲絲害怕的感覺


一直到跑去上東埔 我都還是一直在想 自己是否真的做了很蠢的決定


跑步環島還捨近路繞遠路


總之台灣西部從台南楠西一直到台北的三峽 幾乎都是有坡度的山路


但就整體來看 絕大多數都是下坡 所以其實很好跑 我跑得很爽


再談補給的部分之前 先來談一下我這次環島的裝備


以下是我的裝備清單:

1.osprey 3L 水袋背包

2.雨衣

3.兩件長袖排汗衣

4.一件短袖汗衫

5.三雙襪子

6.盥洗用品

7.防曬乳

8.小的數位相機

9.手機行動電源

10.相機充電器

11.筆記本

12.太陽眼鏡

13.兩條buff魔術頭巾

沒了

光這些雜物就已經把我背包擠爆了

先講比較沒用到的

1. 雨衣: 我整趟環島下來 只有在昆陽往武嶺的路段穿過雨衣

而且是為了擋風不是擋雨 就只穿過那唯一一次

2. 筆記本: 我出發前在筆記本上記了好幾家民宿和電話

但因為手機可上網 所以完全沒派上用場

而且因為淋到雨 還有點發黴

但還是有用處, 我在旅程途中

在這本筆記本上記了一些泰雅語 布農語 排灣語 鄒語的單詞和會話


我建議版友一定要帶指甲剪 我環島回來指甲超長 而且超髒


還有建議攜帶頭燈 ( 雖然我這次沒帶 也非常排斥帶這玩意


但是中橫關原經太魯閣直到富士這個路段會經過許多隧道


即使是大白天這些隧道也都是伸手不見五指


我在台8往東勢的路段也是因為天黑看不清路才摔下路邊排水溝


被送到農民醫院… 所以建議還是帶一下比較保險 )


接著來談一下補給的部分


三峽-台7甲-台7 這一整段補給完全不成問題


台7甲這段住得多是客家人 台7住得多是泰雅人


由於復興鄉涵蓋的範圍很廣 所以散村是以村之下的鄰作為單位


一個村不同範圍的鄰就有不同的地名 只要有民宅的地方


就一定有雜貨店 北橫是個人文景觀豐富 沿途景色又變化萬千的路段


過了明池到蘭陽溪的這個路段 就沒有人煙和雜貨店了


只有一家咖啡廳兼雜貨店是荒漠中的綠洲 由於店老闆有種咖啡店旁又養


許多放山雞 所以蒼蠅非常多 不過還是值得推薦


棲蘭山莊也許也算是補給的點 住宿明池山莊就會附上棲蘭山莊的門票


我有跑上去那裡大號


skiqun- piyanan - 突陵 - 思源垭口 - 武陵 - 志良 - 苗圃 –


sqoyaw 這一段 skiqun- piyanan 離得很近 ( piyanan是我這趟環島經過


景色最優美 天空最遼闊的城鎮 這裡很多平地人和泰雅人雜居


許多住戶建築都很考究


還有平地隨處可見的宮廟和戲台


所以人文景觀和四季完全不一樣


piyanan過後要思源啞口過去往武陵的叉路附近才有雜貨店


老闆娘是越南人 這一帶一直到苗圃住家都蠻多的


苗圃這個地方有很多家雜貨店也很多住家,但沒地方可以落腳


(這路段住得全是種植果樹的平地人)


Sqoyaw這部落基本上來說是在山腳下 中橫是在山上


所以中橫只會經過它的外圍 環清宮還有好幾家雜貨店就是在這


個外圍 這路段從白天到深夜 都有巨型的貨櫃車


將邊坡和山腳已經採收、分級、預冷的梨子運銷全台各地


要進到山腳下的部落有捷徑


捷徑就是陡峭的山壁搭滿棚架的果園


我剛來環山的時候 就是站在這山壁果園的階梯入口


躊躇要不要下去的時候 一個中年阿桑從背後叫住我


她就是環清宮的老闆娘 我安置好行李之後就迫不及待


往山腳下的部落出發


這些果園並不是都種同品種的梨子 據在地人說


他們光一個砧木就嫁接數種不同品種的梨子或其他水果


所以需要套袋區分才不會混淆


Sqoyaw – 松茂 (發音是tabuk) –梨山 slamaw 這段補給也沒問題


梨山到大禹嶺這段雖然沒有住家 但因為沿途都是果園 茶園 菜園


都還是有人煙


也有一些零星賣水果的攤販和公務段人員


有一個單車騎士好心的送我一堆零食 當作補給 (他是從四季爬去武嶺)


他一直跟我說離大禹嶺和武嶺還很遠耶 還二十多公里耶


我好想摀住耳朵 一直跟他說 快到了啦 快到了啦


( 我不想知道還剩幾公里呀呀阿阿阿阿阿阿阿阿!!!!!!!!!!! )


話說回來 其實也不是真的很需要補給


我環島一天都只吃兩餐 就早餐和晚餐 看到吃的也沒什麼食慾


真正大吃大喝的 也只有在旗山老街 北埔老街 大溪老街


( 這都是台3線的功勞 !!! )


清境往關原 除了清境附近的小7 主要就是鳶峰和昆陽 還有松雪樓附近的合歡山管理站


所以補給也不是問題


關原-洛韶這段 經過全台最高的警察局 加油站之後 印象中第一個見到的雜貨


店是在華祿溪 慈恩只有一個水果攤那裡的老闆娘請我吃了兩顆水蜜桃


( 那時早已過了水蜜桃的產季 他們却還有產水蜜桃我也蠻訝異的 )


也算得上是補給 碧綠神木也有咖啡廳那裡也有麥礦泉水

整體來說從大禹嶺下來一直到天祥再到富士


也不用擔心補給的問題 點和點也都離得很近


花東台9線和南迴 東源 旭海 滿州 墾丁 恆春補給也沒問題


然後我想要說 東源和旭海這兩個地方如果要選一個地方落腳


建議選東源 !!! 東源的住宿比旭海便宜 而且我先前說過


在東源很像在外國 那裡居民全是用自己母語溝通的排灣人


雖然對旭海人來說 東源人只是被日本人強制從屏東枋山遷過來的外來者


(東源今天依然沿用他們枋山原鄉的地名Malipa)


但旭海給我的感覺 真的很像眷村 ( 實際上也真的不少外省人


還有中山科學研究院士的家眷 ) 那裡的居民無論男女五官都很好看


但真的分不出平地、 外省、 原住民


旭海唯二的其中一家雜貨店,老闆和他的三個兒子


祖先是知本的卑南人入贅給了旭海的排灣族,所以他們兩族的語言都會說


扯那麼多反正我比較喜歡東源啦 !!!


台3線 旗山-內門-南化-玉井-楠西補給也完全不成問題


沿途雜貨店都很多 南化不會經過它的市區


( 我愛上旗山了 環島經過旗山真的是我最大的收穫!!! )


玉井市區吃的選擇也是五花八門


楠西到大埔這段我是付50元穿越曾文水庫園區的


(台3外環道和穿越水庫園區的路 都通向同一個點)


園區很小 內有雜貨店 後門的售票亭也有提供水


雖然出了園區一直到大埔都沒住宅店家 補給也不是大問題


在此我要澄清 嘉義大埔是個坐落在山間如仙境般美麗的城鎮


絕非沿路上旁人所告誡我說的窮山惡水!


那是個很棒的地方


我原來很擔心的大埔到中埔這段補給完全沒問題


大埔之後是進入番路鄉的草山村 這段山路旁


雜貨店密度很高 第一個有雜貨店的地方是在公田底


到建興一帶雜貨店密度更高 那裡還有國小


分水嶺那裡就是舉世聞名的阿婆灣啦 已經是中埔鄉界了


幹譙阿罵其實人真的很好 不但讓我泡泡麵在那邊吃午餐


還比中指跟我合照


阿婆灣到中埔是一路下坡 我覺得阿婆灣附近是屏東市到中埔市區這段


風景最美的地方 ( 南迴的風景整個就醜爆了 曾文水庫其實也沒有很漂亮)


之後就全部是檳榔樹


整段都行雲流水很好跑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重點:中埔市區完完全全沒有可以住宿落腳的地方


他們當地人有的建議我去石弄 因為那裡是溫泉區有民宿 ( 中埔境內溫泉


還蠻多的 沿途台3線還有中崙溫泉 澐水溪溫泉)


我在市區晃到了晚上也不知道怎麼辦


後來晃到中埔國小 那裡的婆婆媽媽建議我到吳鳳廟富進去找旅館


結果我發現這條路正好是台18往阿里山的方向


我後來在問路的時候被社口村檨仔林的一戶人家收留一夜


後來我隔天出發才發現檨仔林離觸口超近!!! 所以大埔應該是可以當天直接跑


去觸口 ! (雖然我不確定觸口有沒地方住)


觸口到石桌 沿途有賣飲料食物的地方是公田的大路仔和巃頭 樂野 里程很短


石桌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閘門這段中途的補給點是十字村 這村落蠻繁榮的


是阿里山茶葉種植的北界 據說也有民宿 所以也是可以落腳的點


上東埔的東埔山莊有賣泡麵 那裡雖然沒食物 但是很多登山客會在那裡


煮非常豐盛的火鍋還有香氣濃郁的咖啡 我就是在他們團體中騙吃騙喝


往登山口方向的排雲管理站也是個加水的補給點


我有跑去玉山登山口拍照 還有爬一小段的麟趾山取景


來回約4k 超近 到和社這段沒有人煙只有果園 茶園 菜園


但也不需要啥補給 我在望高茶園附近有布農人請我喝一大碗


烏日仔菜(也有人叫黑甜仔菜) 煮的茶 ( 我原來只知道黑甜仔菜可以煮鹹粥 )


他們是住山腳下的羅娜人


一路下坡是神木村-半路店-和社 補給也沒問題


和社-信義-頭社-日月潭-埔里就更沒問題了


現在的日月潭已經不再是我過去印象中那個沉悶乏味的日月潭了!


現在湖畔建設的非常好 跑在湖畔的自行車道彷彿置身在仙境


手也可以觸碰到潭水


和過去只能沿著山路遙望潭水完全不一樣了


埔里-小埔社-大坪林-國姓北港村-水長流-長福社區-台中新社的福興-東勢


這段一直到長福社區埔給都沒問題


過了長福社區之後一直到台21線的0 k都是沒有人煙的山路


我跑這段的時候因為沒吃早餐午餐所以有飢餓的感覺


幸好有小埔社的居民施捨我的法國雜糧掍子麵包充飢


所以建議之後跑這段路的版友還是帶個麵包之類的食物在身上吧!


新社的福興 也就是東勢往谷關和埔里的雙叉口這裡有小吃店


可以墊胃


東勢到台北 補給當然是沒問題啦


其實環島結束之後 我發現真的不需要煩惱補給的問題


沒有一個路段是超過30k沒有補給的! 二十幾k沒有補給


完全是可接受的範圍 我不會帶任何食物在身上


( 有帶的情況都是好心的路人送我…囧 就四次 ) 主要靠得還是水袋


一些跑環島回來的人都說不需要水袋 只需要水壺


我可以理解他們 因為我水也喝得很少


但我覺得水袋就如同沙發的抱枕一樣 可以讓我安心 跑山路不會感到焦慮


如果沒有水袋背包 我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有意志力跑完全程


一路環島下來沒有所謂特定的路段是比較難跑還是比較好跑的


都差不多 看似難跑的路段如北橫中橫 實際上不難跑


看似好跑的路段實際上卻因為烈日暴雨摧殘而感到痛苦


而且雙腳對路面坡度的感受度是比單車 機車 還是其他交通工具都低的


單車一點點坡就有感覺了


但跑步不一樣 除非真的很陡的坡 不然緩坡其實跟平路沒兩樣


單車下坡可以一路下滑 但跑步下坡雖然速度快些


但腳還是在出力 並沒有比較輕鬆 而且因為有負重


說真的快也沒快多少


我最喜歡的是第五日 四季跑到環山這天


看到一群泰雅青年挑著扁擔 採收高麗菜 還有一望無際的梨園


峭壁上行動自如的雞 連綿的群峰 紫藍色的天空 還有數不清的蒼蠅


真的… 好舒服 好愉悅 好自在



最奇妙的路段是台東197縣道 我本來想跑這段路從關山-電光-鸞山到台東市


結果因為天兔颱風剛過 沿途都是倒掉的相思樹和竹子橫在路中間


路面還有數不清的逕流和爛泥 這些其實都沒有什麼


沿途的風景也很漂亮


但往鸞山的那段石子路就很好笑了


一堆倒掉的電線杆 像棉線的線纜 一堆倒在路中間的大樹


湍急的逕流還有爛泥 這也都沒啥 根本是小菜一碟


但是就在我輕鬆穿越重重障礙之後


一道很高的土石流橫在我面前


我的一隻腳還整個陷到泥漿裡 事後到台東 怎麼洗也洗不乾淨


崩潰呀 只好又折返回往寶華 瑞源 瑞和 的路段 往鹿野市區跑去


到鹿野市區又下傾盆大雨 本來當天計畫跑到台麻里


結果跑到台東市時天都黑了 囧 而且雨水只是讓鞋變得更髒






最後想呼籲各位版友


環島的時候 千萬不要忘了埔里阿!!!


埔里真的是個好地方


我環島其實大部分的時候都沒什麼人理我


遇到最多人我好奇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的地方


就只有嘉義中埔和南投埔里!!!!!!!!!!!!!!!!!


最多人為我加油的地方是日月潭 還有滿州長樂國小門口的原住民孩童


我父母都嘉義人 他們都說嘉義人最熱情 果然所言不假



我一路經過很多山上的散村 就是一個鄰只有住1~5戶的那種


那裡的人感覺都非常冷淡


所以我看到其他人的環島遊記說一路上都有許多人替他們加油


到處都有人接風


態度友善主動送上補給


還有陪跑


我跟他們是活在平行世界


其實現實生活很少是會被旁人理會 或 引起旁人注意的


我只想說 環島 真的是很輕而易舉的事


是真的


北橫中橫台3新中橫其實並不偏僻


一路環下來 我也沒覺得什麼地方是比較鄉下比較落後的


基本上只要有雜貨店 哪兒都都一樣


在中橫的華祿溪的雜貨店老闆娘的女兒也說過


只要是有公共電話的地方 哪裡都一樣


希望台灣跑環島的人會越來越多


比單車環島還多 我環島過程中在恆春就有遇到也是跑環島的逐夢者


https://www.facebook.com/Dream.Runners


還有許多徒步環島 單車環島的人


同樣都是用腳


單車到得了的地方


跑步沒理由到不了 對吧


對了 忘了補充 跑步的時候受傷可以去鄰近國小的保健室 ~


因為我在西寶的時候有爬一小段坡找地方買藥 但那裡只有賣飲料的地方 沒有雜貨店


却有民宿!!!!!! 所以西寶國小旁的民宿也可以是環島跑中橫時落腳的點!


後來下到新城之後 福田民宿的老闆跟我說你其實可以去西寶國小的保健室


這才一語驚醒夢中人...


然後我這次環島遺失了一條頭巾 兩副太陽眼鏡...Orz


2013-11-17 18: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環島 補給心得
真的是很厲害,謝謝你分享這麼多你環島的事情,從9月多開始看到現在
兩個字 精彩!

schwanz wrote:
在寫心得之前 先po...(恕刪)

你的心得真的很受用!! 滿滿的心得透露出你開心的回憶
希望你還有第二彈的遊記產生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