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們的心得給我很大的幫助!在此想要分享一下半年來的訓練成果,
也算是投桃報李一下

以下是這半年的總結:
總里程(跑步):585km
總里程(跑步、爬山、游泳):670km
卡路里總消耗:37,347大卡
體重變化:48.5kg --> 50.3kg
體脂肪變化:24% --> 17.3%
除了可量化的紀錄之外,身體也有一些小小的改變,例如腳變大(大概大了半號)
、易流汗(我以前都自詡為少汗人)、11字腹肌出現(因為體脂肪降低)、精神明顯變好、
耐熱力明顯增強(在最熱的夏天午後在家都不必開冷氣或風扇)…還有食量大幅增加,
但因為肌肉量增加連帶基礎代謝增加,好像也不像以前一樣容易囤積肥肉。
心理上的變化比生理上的又更加顯著。我開始面對自己的弱點,開始接受自己和這個世界原本的模樣。
在兩腳交替前進之間,我開始明白很多問題根本就不需要答案,或者跑步當下的感受就是一切的答案
-持續的鍛鍊帶來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帶來安穩的心靈,然後身心攜手往未來一步一步前進。
我是一個住在香港的台灣女生(過了三十好像也不太能叫自己女生就是了

開始跑步其實是為了爬山,爬山則是始於一次愉快的林間散步。
年初爬山時剛好遇到一個越野賽,受到比賽氣氛的感染,想說不如我也來參加一個試試看,
所以就報了一個三月底的越野賽,總長十五公里。
最多只能連續跑個兩三公里的我只希望可以完成這個比賽,至於時間方面只求在關門之前抵達就好。
沒有跑步才能的我所採取的策略是勤能補拙。每隔一天我就會去樓下的公園認命的練跑
(有時也會連續跑到我受不了為止),不管天冷、天熱還是下雨,
我盡量不要錯過預定的練習,不知不覺整個三月居然跑了超過一百公里,自己也嚇了一跳。
也許真的是天道酬勤,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越野賽有了不錯的成績,完賽時間比我預期的整整快了半小時。
這對我來說是天大的鼓舞。長跑果然是個投資報酬率很高的運動,
像我這種缺乏爆發力的人也可以在一個多月內憑著一股傻勁慢慢的進步,
這樣的成就感讓我在賽季結束之後持續跑下去,直到現在。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跑步這件事也變得越來越痛苦,但過程越痛苦,抵達終點的喜悅就越強烈。
在下午最熱的時候跑,在颱風前夕間歇的暴雨中跑,在只剩下一口水但離水源還剩下三公里的焦慮中跑-
長跑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身體和心靈的反覆折磨(當然好聽一點可以說是淬煉),當疲勞和苦痛到達頂點,
身體會開啓一個自我保護機制,即是將自我意識由感官之中抽離,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接近宗教的體驗。
從他人的角度看著汗流浹背、面容扭曲的自己,呼吸雖然紊亂,腳步雖然疲軟,但你並沒有停下來,
向著看不見的終點前進。於是你發現自己遠比想像之中軟弱,卻也遠比自己想像之中頑強。
日復一日,你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強壯,這個更好的自己於是變成堅持下去的動力。
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是我繼續跑的理由。
從一開始只能連續跑2-3km,到現在可以跑20km以上的LSD,真的只是不斷的練習而已。
可能一開始就是跑山賽,所以對公路賽興趣不高,也不敢貿然挑戰全馬,
所以在朋友的慫恿之下,報了十月一個賽程總共21km的越野賽,雖然只有半馬距離,
但途經香港第二及第三高峰鳳凰山和大東山加旁邊一座小山。
1705公尺總攀升高度,1675公尺總下降高度,高低總差達3380公尺,和合歡山差不多,
光是走已經很不容易,何況要跑。
第二次實地練習之後我鐵腿了三天,因為連續三公里的陡下(還有自己技術不佳)。
下山以後,我發現我的手指因為電解質不均衡腫脹如香腸,
然後小腿佈滿一片片不痛不癢的紅斑,原來是肌肉中微血管破裂所致。
就算是這樣,我還是好想去跑步,在豔陽下,在微風裡。
我喜歡跑步,我喜歡跑步的自己,所以我繼續跑。和所有開始跑步的朋友們共勉之。
希望十月初可以順利完賽,然後慢慢的向全馬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