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赤足跑的疑問

小弟我跑齡快屆滿兩年之際

在本週開始嘗試著赤足跑

果真如前輩所說脫胎換骨的感覺

到今天為止赤足跑了3天跑一休一...通常先穿鞋跑然後再脫掉

從2.5km一直增加到今日10km一切安好

但也產生了疑問

1.為何赤足跑後疲勞感會完全消失,這點真的很納悶,似乎連心肺功能都增強了

2.在赤足之前是穿nike free run2+ ,強調赤足的鞋子真的與赤足的感覺有點差距

不知道市面上有更接近赤足的鞋子嗎?

3.赤足踩到小石頭會很痛...小弟我是在台中圓滿劇場跑的...有抿石子路.大理石((波蘿面,柏油路

多種路所組成的,目前小弟我是捆彈性繃帶...不知前輩有更好的辦法嗎?踩到石頭真的會腿軟

以上問題煩請前輩們賜教...感謝
2013-05-19 0:3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疑問

cha_hong wrote:
在本週開始嘗試著赤足跑...(恕刪)


赤腳跑本身並沒有甚麼神奇, 而是赤腳跑使得某些跑步動作會讓腳痛, 為了不痛有些人(不是所有人!)會嘗試換個動作試著讓腳不痛 (所以特別鐵齒有決心毅力忍痛的人反而不適合).
目前為止科學研究的結果並沒有發現赤腳和穿鞋在腳的負擔上有甚麼差別 (但鞋子的重量是有一些影響), 主要造成的差別因素是跑姿. 而我個人的實務經驗是真的赤腳跑會比較容易抓到所謂 "正確" 跑姿的感覺.
目前為止科學研究的結果是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衝擊力大 (但衝擊力大是否代表容易受傷仍待研究); 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對腳跟, 小腿前面, 膝蓋, 大腿, 髖部, 腰背的負擔較多 (但負擔多是否代表容易受傷仍待研究); 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的 "重複施力受傷" 比例多 (其他種類的受傷誰多誰少也仍待研究).
如果你決定嘗試 "赤腳跑" "前足跑法", 對於網路上(包括我這篇)的資料請小心篩選採用/或不採用. 有許多資料可能只是個人經驗,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另外 "前足跑法" 可以減輕腳跟, 小腿前面, 膝蓋, 大腿, 髖部, 腰背的負擔; 但會增加小腿後面, 阿基里斯腱, 腳背, 腳底, 腳踝的負擔, 跑時跑後請特別留意這些地方是否痠痛或受傷, 並沒有證據說 "前足跑法" 適合所有人, 如果這些地方本來就有病痛請考慮不要嘗試 "前足跑法".

有關赤腳跑路上有石子不平, 有兩派意見..
- 一開始請選平的地方跑.
- 就是要赤腳在不平的地方跑, 逼你不會一開始就跑太多太快, 逼你一定要輕柔的跑.

極薄鞋子有薄到鞋底只有 3~4mm 的. 台灣買的到的有 vibram 5趾鞋, vivobarefoot, merrell glove, new balance minimus 等, 但也許是太小眾市場, 一般來說價錢反而貴些.

赤腳跑大部分資料可能都是英文的, 這邊有篇部落格也許可以參考一下..
http://anmin-barefoot-running-logs.blogspot.tw/2013/04/blog-post.html
赤足跑~可參考 凌波微步團長 謝天任的跑法!
不建議:前足跑法
用全腳掌跑會比較合適~
其人強調赤足跑用意再調整用力的方式跟輕重
而非練腳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鞋子可用自製 塔拉烏瑪拉鞋 請GOOGLE
但還是比不上赤足時的感覺

cha_hong wrote:
果真如前輩所說脫胎換骨的感覺
....從2.5km一直增加到今日10km一切安好
...赤足跑後疲勞感會完全消失,... 似乎連心肺功能都增強了
...(恕刪)


這邊請容我多嘴一下.. 我自己對這段期間的形容是 "好像有天使在後面推著跑".
人們這時會很難克制跑更多跑更快的衝動 (我也是!),
請克制這種衝動!
新的跑法(任何新學的運動都是這樣) 會使用以前不太使用的組織,
繼續衝下去很容易突然過量這些新用力的組織運動過度痠痛受傷.
我猜想有 "脫胎換骨的感覺" 的可能原因之一: 以前要出力的某些組織(尤其是已經過度使用而有些傷痛的)現在不太出力了(所以就突然不痛了). 但是請記住! 這些力量只是移到別的組織去了, 突然過量這些新用力的組織還是可能會運動過度痠痛受傷.


有關腳要如何著地, 我覺得每個人可以自已赤腳去小心嘗試各種方法 (建議不要在跑步時邊嘗試, 也許跳繩的時候嘗試). 我建議如果有感覺 "蹦! 蹦! 蹦!", 也許該考慮換一種. "全腳掌同時著地" 則建議至少重心要一直落在前腳掌. 如果腳背腳底腳踝結構允許沒有病痛, 腳背腳底腳踝柔軟度正常的人也許可以嘗試著地瞬間腳跟稍微離地的方法, 這樣可充分利用地面的衝擊力轉換儲存彈性 (全腳掌同時著地的話相當於彈簧就少一段行程壓縮了). 但不論如何各關節都要保持輕鬆有彈性, 不要僵硬用力.

kagf wrote:
赤足跑用意再調整用力的方式跟輕重
而非練腳皮...(恕刪)


如果感覺赤腳跑是在練腳皮, 那也許是跑錯了.
跑的 "對" 的話, 腳底不會有磨地的動作, 腳底腳趾也不會起水泡長繭或變硬.
(至少我個人赤腳跑那麼久, 腳底還是很嫩)
例如, 腳或腳趾離地前踏踩推蹬地面這些 "錯誤" 動作, 如果赤腳跑, 腳底腳趾很快就有起水泡的感覺, 這時不要太鐵齒的人就會嘗試修改跑法; 如果穿鞋, 腳底腳趾不會有起水泡的感覺, 因為不會痛, 繼續跑下去就很可能使小腿前面過量運動而痠痛發炎受傷.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赤腳跑本身並沒有甚麼神奇, 而是赤腳跑使得某些跑步動作會讓腳痛, 為了不痛有些人(不是所有人!)會嘗試換個動作試著讓腳不痛 (所以特別鐵齒有決心毅力忍痛的人反而不適合).
目前為止科學研究的結果並沒有發現赤腳和穿鞋在腳的負擔上有甚麼差別 (但鞋子的重量是有一些影響), 主要造成的差別因素是跑姿. 而我個人的實務經驗是真的赤腳跑會比較容易抓到所謂 "正確" 跑姿的感覺.
目前為止科學研究的結果是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衝擊力大 (但衝擊力大是否代表容易受傷仍待研究); 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對腳跟, 小腿前面, 膝蓋, 大腿, 髖部, 腰背的負擔較多 (但負擔多是否代表容易受傷仍待研究); 腳跟跑法比非腳跟跑法的 "重複施力受傷" 比例多 (其他種類的受傷誰多誰少也仍待研究).
如果你決定嘗試 "赤腳跑" "前足跑法", 對於網路上(包括我這篇)的資料請小心篩選採用/或不採用. 有許多資料可能只是個人經驗,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另外 "前足跑法" 可以減輕腳跟, 小腿前面, 膝蓋, 大腿, 髖部, 腰背的負擔; 但會增加小腿後面, 阿基里斯腱, 腳背, 腳底, 腳踝的負擔, 跑時跑後請特別留意這些地方是否痠痛或受傷, 並沒有證據說 "前足跑法" 適合所有人, 如果這些地方本來就有病痛請考慮不要嘗試 "前足跑法".

有關赤腳跑路上有石子不平, 有兩派意見..
- 一開始請選平的地方跑.
- 就是要赤腳在不平的地方跑, 逼你不會一開始就跑太多太快, 逼你一定要輕柔的跑.

極薄鞋子有薄到鞋底只有 3~4mm 的. 台灣買的到的有 vibram 5趾鞋, vivobarefoot, merrell glove, new balance minimus 等, 但也許是太小眾市場, 一般來說價錢反而貴些.


感謝前輩

應該就如你所說的

身體選擇了最避免疼痛的方式前進

但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一直對於跑步姿勢挺要求的..畢竟我體重不輕((85kg

所以能盡量減少衝擊的跑步姿勢是對我最好的

畢竟在練跑得過程中也有背ITB折磨過

在本周三次的練跑感受到小腿肌肉要求相當高((沒有一定強度真的會受傷

另外赤足跑我與前輩們似乎比較不同...我似乎無法把速度加快...也有可能身體的保護機制啟動

我思考了一夜...我決定穿襪子跑就好了....


kagf wrote:
赤足跑~可參考 凌波微步團長 謝天任的跑法!
不建議:前足跑法
用全腳掌跑會比較合適~
其人強調赤足跑用意再調整用力的方式跟輕重
而非練腳皮~
_____________


目前我是全腳掌著地

因為與平常前掌著地似乎不同

有強迫自己用前掌著地的跑

但反而對於後小腿肌肉嚴格了((似乎很容易爆小腿

練腳皮倒還好..雖然在算很嚴苛的柏油路上慢跑但沒有破皮的現象((只有腳掌黑黑的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邊請容我多嘴一下.. 我自己對這段期間的形容是 "好像有天使在後面推著跑".
人們這時會很難克制跑更多跑更快的衝動 (我也是!),
請克制這種衝動!
新的跑法(任何新學的運動都是這樣) 會使用以前不太使用的組織,
繼續衝下去很容易突然過量這些新用力的組織運動過度痠痛受傷.
我猜想有 "脫胎換骨的感覺" 的可能原因之一: 以前要出力的某些組織(尤其是已經過度使用而有些傷痛的)現在不太出力了(所以就突然不痛了). 但是請記住! 這些力量只是移到別的組織去了, 突然過量這些新用力的組織還是可能會運動過度痠痛受傷.


有關腳要如何著地, 我覺得每個人可以自已赤腳去小心嘗試各種方法 (建議不要在跑步時邊嘗試, 也許跳繩的時候嘗試). 我建議如果有感覺 "蹦! 蹦! 蹦!", 也許該考慮換一種. "全腳掌同時著地" 則建議至少重心要一直落在前腳掌. 如果腳背腳底腳踝結構允許沒有病痛, 腳背腳底腳踝柔軟度正常的人也許可以嘗試著地瞬間腳跟稍微離地的方法, 這樣可充分利用地面的衝擊力轉換儲存彈性 (全腳掌同時著地的話相當於彈簧就少一段行程壓縮了). 但不論如何各關節都要保持輕鬆有彈性, 不要僵硬用力.


好像有天使在後面推著跑超貼切

目前跑起來沒碰碰碰的感覺

能盡量不聽到聲音我覺得是最好的

腳背腳底腳踝柔軟度正常的人也許可以嘗試著地瞬間腳跟稍微離地的方法, 這樣可充分利用地面的衝擊力轉換儲存彈性 (全腳掌同時著地的話相當於彈簧就少一段行程壓縮了)

前輩這段話我會在下次鍛鍊時來試看看

也就是腳跟稍稍碰到地就馬上離地囉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如果感覺赤腳跑是在練腳皮, 那也許是跑錯了.
跑的 "對" 的話, 腳底不會有磨地的動作, 腳底腳趾也不會起水泡長繭或變硬.
(至少我個人赤腳跑那麼久, 腳底還是很嫩)
例如, 腳或腳趾離地前踏踩推蹬地面這些 "錯誤" 動作, 如果赤腳跑, 腳底腳趾很快就有起水泡的感覺, 這時不要太鐵齒的人就會嘗試修改跑法; 如果穿鞋, 腳底腳趾不會有起水泡的感覺, 因為不會痛, 繼續跑下去就很可能使小腿前面過量運動而痠痛發炎受傷.


是不會破皮與起水泡

但也很害怕把某些不常使用的肌肉操練過度壞掉了

目前也是穿鞋子跑一跑在赤足跑

希望能把比率增加

kagf wrote:
赤足跑~可參考 凌波...(恕刪)


所謂的全腳掌落地

一樣是把重心放在前腳掌,腳後跟負擔比前腳掌輕

所以甚麼中足落地都一樣是屬於forefoot running

許績勝就有說過了

全腳掌落地但是重心還是在前面
這樣慢慢練~之前因為下雨~就光著腳在操場跑上兩小時~
結果就是......第二天早上起來..腳底筋膜炎....真的是雖小~~
所以就算越跑越上腳.....也要量力而為~不然就是運動傷害.....

如果樓主對赤足跑有興趣..建議可到臉書查 "凌波微步>>>鐵人226"

裡面大多數跑者都是受天生就會跑的影響而從事赤足跑...

過往膝蓋.足底筋膜炎的問題改善甚至沒出現

歡迎到此社團討論

唇唇 wrote:
如果樓主對赤足跑有興...(恕刪)


足底筋膜炎會改善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