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算是慢跑上的新手,雖然過去有做慢跑的運動,但最近才發現自己其實不懂慢跑。
事情的起源大概如下:
1.
去年曾因緣際會測試了自己雙腳的腳型。
當時是用足印的方式判斷的,看起來我的雙腳比較有點低足弓的現象。
但店員說我只是些微低足弓。
而按照扁平足的測試方式做了深蹲測驗,我是可以正常深蹲,腳跟仍然貼於地面。
2.
因為當初聽人解釋,低足弓的人,不擅長久站或長時間走路。
而自己也的確走久了雙腳底會慢酸痛的。
而且我的鞋子腳跟外側老是容易被磨扁,估計是自己的壞毛病害的,或者走路姿勢不正確。
腳跟外側容易被磨的狀況,爬文看到卻說這是高足弓的人才有的現象?
3.
曾跑過兩次ING 10KM組,但跑完都會發生右腳底板很痛的狀況,甚至是起水泡。
但相對的左腳就比較不會起水泡,痛的程度也比較小。
4.
之前跑這些都是穿NB的慢跑鞋,不過當年卻只是糊塗的覺得好看就好。
最近因為一些原因,終於開始覺得應該可以找雙適合自己的鞋子。
爬文參考後,加上透過美津濃的測試網站判斷,
我最後是先預設自己的狀況應該選擇:美津濃 Wave Inspire 9
原因是因為判斷自己可能屬於中低足弓(但還能正常深蹲,是否還算正常足弓?)
平常跑步的方式是跑操場,偶爾跑柏油路。
速度大概放在6分鐘跑1公里
請問各位前輩,我這樣的衡量是否正確呢?
有無其他參考指標呢?
cena028 wrote:
鞋底磨損請參考底下圖...(恕刪)
感謝介紹,我的腳型比較接近b、c兩種,畢竟這兩者我也分辨不出差多少...
Wave Inspire 9我是看官網說他屬於中低足弓的腳型適合穿。
因為我感覺自己也不算是很低足弓的腳型,所以才會認為自己應該是選擇 Wave Inspire 9
昨天在某間店試穿時有感受一下, Wave Inspire 9的鞋頭較寬點,踩踏起來感覺還蠻OK的。
而試穿標榜控制型,適合低足弓的Wave Alchemy 12時,則覺得好像卡卡的,不是很順暢,當然他真的夠『寬大』了...
還是說美津濃有更適合的選擇,可以請建議一下嗎?
目前預算不是首選考量,所以想說都參考看看。
小弟認為選購慢跑鞋參考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足內旋程度」,其次才是足弓型態。一般的情況認為:高足弓者內旋不足、中足弓者內旋正常、低足弓者內旋過度,但其實不一定。如果體重在75公斤以上者,通常會建議使用緩衝型的鞋子,但還是以個人感覺為主。
(關於內旋程度介紹請參閱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8&t=940357 )
內旋程度可以用鞋底的磨損區域判定,但請不要看平常走路穿的鞋子,因為跑步與走路的姿勢不同。也可以在跑的時候感覺一下,例如我是輕微內旋過度的跑者,如果足弓的支撐不夠,跑步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前腳掌內側受力的比例較大,而且內側的腳踝會痛。
正常內旋的跑者穩定型(即支撐型)和避震型都能使用,看個人喜好;而控制型只適合極小部分扁平足跑者使用。
建議版大可以多試穿幾款跑鞋,腳踝的包覆、楦頭的寬度、足弓支撐是否合腳,都是參考的重點,祝版大找到適合自己的跑鞋。
穩定型(支撐型)跑鞋:
MIZUNO:厚底訓練鞋--Wave Nirvana系列(適合體重較重者)、Wave Inspire系列、Wave Nexus系列
輕量訓練鞋--Wave Elixir系列
ASICS:訓練鞋--Gel-Kayano系列、GT-2000系列(全世界銷售量最高的一款鞋)、GT-1000系列
ADIDAS:厚底訓練鞋--supernova sequence 5
輕量訓練鞋--adizero tempo 5、adizero mana 7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