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這雙TAKUMI ren 跑鞋是日本製鞋達人--三村仁司和adidas合作開發的新款

競賽鞋,記得幾年前剛推出時就很轟動,而當初為2004年日本奧運選手設計的

米糠鞋也引發話題,今年2012推出新款的TAKUMI ren 訓練鞋款是我第一次

有機會穿上這雙達人製作的跑鞋真的很幸運。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在測試這雙新款跑鞋前先稍加介紹一下這雙鞋的特點:

1.先看看日本官網對這雙鞋的歸類

此款跑鞋分為 TAKUMI ren 及 sen兩款,而這雙跑鞋又被歸為訓練鞋款

另一雙則歸為比賽鞋款,在重量上ren鞋款重195g算是路跑鞋款,而下圖

也把這雙歸為10km跑進40分內的選擇鞋款。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2.從外觀來看:

從這張照片來看前端顯的很薄,沒有跑鞋較多的包覆感,而這會不會影響加速時

腳尖頂到問題這要跑過才知道了。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正反面看一下,標準顆粒底的跑鞋適合跑友參加比賽優先的選擇,在其它日系

品牌也以顆粒底為挑選比賽鞋的依據。

根據資料來看,三村先生之前是從另一家日系跑鞋轉到adidas來的,而這也就能

解釋為何在設計理念上是如此接近的原因。

看到顆粒鞋底真的讓我心跳加速,因為只有在比賽時才會穿上如此設計的跑鞋

平常練跑頂多穿上輕量鞋款。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3.鞋面網布設計兼顧輕量及透氣性更加強了防潑水性。我想跑者最為重視的是

跑鞋的透氣性,在長距離賽事時往往鞋內因為大量流汗導致積水

若是能夠快速排水這樣對於腳的舒適性來說會變的很重要。

另外提到一點在鞋前端邊緣採用布面設計這在日本製競賽跑鞋上都是這樣的設

計,一般我買的大陸製的就不是這材質。這會不會也是分辨不同產地製造的

依據?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網布面透氣設計。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鞋後跟匠字樣更突顯這雙鞋的獨樹一格的不同,穿上這雙鞋會不會有加持作用啊?

比賽時的心理因素對於成績的表現多少也會有影響。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4.鞋跟上方TAKUMI REN 字樣,而下方SPRINTFRAME 穩定腳跟設計

讓跑這在行進過程中穩穩緊貼腳後跟不側移。

從這雙鞋會看到許多地方---綜合了兩家跑鞋設計理念,取各家優點合而為一

對於跑者來說真是福氣。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5.鞋底顆粒設計:

前腳掌顆粒耐磨底設計十足日系品牌大廠的特有風格,

至於效能如何?是一定要跑過才知道的。而這裡就很明顯的看到另一家日系跑鞋品

牌的風格,這項特點在於良好的抓地力,提供跑友步伐後踩往前的另一項推進力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從這張來看顆粒設計概念幾乎相同。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腳尖前方使用了馬牌輪胎耐磨材質,至於為何會在鞋尖做如此設計,我在後段

練跑測試心得上會加以說明。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6.後腳跟耐磨底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薄薄一層,表示最好拿來比賽穿就好,雖然這雙定位在訓練鞋款但是論價位及功

能性來看已經夠格當比賽鞋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延長使用壽命,記得我上一雙比

賽鞋足足穿了三年半參加大小比賽,最後是跑友說怎麼路跑鞋穿成馬拉松鞋一樣

薄了真是省過頭了。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從這張圖來看真的很薄。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7.鞋墊:沒有為了再減重設計成露空狀,這點應該可以考慮再加強鞋墊透氣設計。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鞋墊背面止滑紋路。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8.這代表?? 練習鞋款 而另一款sen則歸類為戰鞋也就是競賽鞋款。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下圖把兩款做了分類: 練[ren] 及 戰 [sen]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9.鞋內車縫線將鞋面及鞋底牢牢綁住,這樣更增加鞋子的耐用性。

下圖鞋後跟車縫線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鞋內車縫線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練跑鞋測心得:

收到鞋子時剛好遇到颱風來搗亂,下雨天要把這雙鞋穿出去真的於心不忍

終於等到天氣放晴了,穿出去試鞋了~~

2012.10.01 散步+慢跑5 K

第一次穿新鞋剛好遇到前一天路跑賽結束後的跑休日,但是為了趕快體驗一下

這雙鞋子的感覺還是穿出去散步直接體會一下。

把比賽鞋款穿去走路真的不適合,因為鞋薄快走對於地面的回饋力道反而比跑步

來的大,若是跑步習慣大力踩地的除外,走了2KM後小跑步1KM體會一下跑鞋

的輕及絕佳的抓地力,五分速慢跑已經很有感覺了,這趟算是測試前的初體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2012.10.02 孝義路700M長爬坡 四趟

昨天舒緩一下路跑賽後的酸痛,今天正式上課表了,為了迎接週日基隆山路半程

賽考驗今天就來趟久沒跑的長爬坡間歇跑,慢跑暖身1KM到孝義路口後開始今天

課表訓練,這長上坡之前舊記錄是3'20''今天不知道能跑多少?

起點出發後明顯感覺到腳底抓地力超強,類似腳底有黏性一樣,之前穿過

a牌的顆粒底跑鞋這兩者一比較馬上分出高下,雖然師出同門但是在細微處

就是不相同,用力輕鬆腳也沒有特別使力跑,第一趟跑進3'19''馬上就破了

之前跑這的舊記錄,喘息一下慢跑下山繼續課表,邊跑邊回味雖然同是顆粒底但

是這帶有黏性的抓地力讓爬坡變的容易了些,去除造成鞋底輕微打滑因素

感覺更為省力的爬坡,第三趟在跑順了的情形下又刷新記錄,3'09''這真的

太神奇了~~今天的四趟長爬坡間歇讓我見識到了這雙製鞋達人的功力。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2012.10.03 慢跑 8K

昨天間歇跑今天就慢跑一趟,速度不算快當做是間歇後的緩和跑一樣,細細體會

TAKUMI ren 的優點,"鞋底黏性"讓我很輕鬆的就能加速,腳蹬地回彈一氣呵

成不拖泥帶水的前進,這雙鞋結合兩大品牌的優點於一身,可以看到大方向

很像但是細微的地方又個有巧妙不同,順順跑完又更加深週日基隆半馬穿這雙

出戰的信心。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2012.10.04 孝義路700M長爬坡間歇跑 x 5趟

今天課表安排長爬坡間歇跑五趟,速度不會像週二衝那麼快,主要是完成五趟

爬坡間歇為主,配速力求穩定盡量減少前快及後快中間特慢的缺點,TAKUMI

ren 鞋跟 sprintframes 穩定住腳跟不會因為鞋子輕量造成腳底易偏移的

缺點,這感覺像是坐在賽車座椅的感覺,具有包覆性更加穩住腳跟讓跑者在抬

腳蹬地這一連續動作更為順暢,另一方面配合鞋中底的TORSION SYSTEM

兩者互相搭配更是如虎添翼。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鞋測實戰]

在試了四天後決定週日基隆半程賽實戰鞋測這雙TAKUMI 跑鞋,對於比賽鞋我很

挑剔,我只穿有把握的跑鞋應戰,對於這雙跑鞋賽前的試穿讓我信心十足

就把這場半程賽當做試鞋機會,測試在高速下鞋子狀況,基隆半程賽路況是

下坡一段後一路爬坡6KM中段上上下下最後原路回程,上坡不算陡平常練跑路況

比這困難所以去程很穩,雖然地面濕滑但是靠著絕佳抓地力穩穩上山,

折返後先是上下坡度體力有點下滑速度地了些,後面一路下坡衝到四分速

更能體會到下坡衝速的止滑力,最後終點前一小段爬坡結束比賽,這場表現

還不錯擠進六名分組名次,實戰上下坡測試更顯的這雙鞋的絕佳性能。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adidas adizero TAKUMI ren 競賽鞋款 試穿心得


[鞋測總結]

1.鞋底顆粒更增黏性:

TAKUMI ren 結合兩大品牌的優點,鞋底耐磨顆粒設計是這雙鞋款的重點項目

雖然和a牌師出同門但是細分來看這雙TAKUMI 跑鞋的顆粒略小對於跑步時

和地面的接觸時更有"黏性",有點像是F1賽車光頭胎特性,在離地釋放一瞬間

借力使力的給腳部另一助力讓跑者能夠感覺扣住地面但是馬上釋放的優點,

也很類似釘鞋原理,給地面施力地面回給跑者另一個反作用力但是這力道

是讓跑者前進的另一動力。

試跑時另一個體驗是前腳掌大面積顆粒底設計在跑步時前腳掌著地特別明顯,

這也有助於速度的提升。

2.鞋後跟SPRINTFRAMES及鞋中底 TORSION SYSTEM:

另一項重點是鞋跟的設計,穩定住腳後跟至腳踝下方位置不會在跑步時偏移

在速度型跑者比賽時任何一個多餘的腳步偏移累積下來是很可觀的,這不僅會

浪費時間另外也可能會造成腳部的傷害,而這兩樣設計整合在一起就是為了

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

3.比賽鞋款:

雖說這雙官方定位是訓練鞋款不過若是跑友適合穿路跑鞋的話這雙當成比賽鞋

款十分適合,經過週日實戰測試後也把這雙歸為我的比賽鞋。
2012-10-12 9:3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競賽鞋款 心得

harris,liang wrote:
這雙TAKUMI ...(恕刪)

寫得很棒的鞋測文,看梁兄的心得分享,就覺得這雙鞋肯定是跑馬的利器,很吸引人入手,但查了一下售價,哇4890元,真的有點小貴,看這價位,我還是選擇日系就好,如果價格能夠更親民一點,那應該會是一雙很熱銷的路跑鞋款,感謝分享。
若是你習慣穿asics顆粒底的跑鞋就會喜歡這雙
兩種鞋 顆粒大小不同
另外這雙鞋聽說是限量款的
《 刺客ㄚ昌 輕鬆跑》 http://blog.xuite.net/harris1020/assassin
Aaaaaaaawesome !!!
超讚的 路跑心得,如果小弟有那 10km 跑進 4分 的能力,一定也來一雙試試看。

個人感覺這次adidas真得很棒,結合了日本鞋神的手藝,打造出東方風格的戰鞋,

有別於以往adidas跑鞋的調調,這個 我喜歡 !!!



確實這雙一改adidas原有風格
你會看到這是一雙不同以往競賽鞋
不過價格
真的稍稍偏高了些
《 刺客ㄚ昌 輕鬆跑》 http://blog.xuite.net/harris1020/assassin

harris,liang wrote:
這雙TAKUMI ...(恕刪)




harris,liang :
9.鞋內車縫線將鞋面及鞋底牢牢綁住,這樣更增加鞋子的耐用性。
下圖鞋後跟車縫線





您應該不了解鞋子 此款鞋底還是用膠水黏的
您看到的車縫線是 鞋面與”腳底面”的縫合





阿pentax wrote:
您應該不了解鞋子 此款鞋底還是用膠水...(恕刪)



說真的
那個不叫車縫線也不是腳底面
不過這個不重要
樓主要分享的又不是這些名稱不是嗎
I have a bunch of Apple products. Am I cool now?
j46g629h wrote:
說真的那個不叫車縫線...(恕刪)



是阿 如果是純分享 單純地開箱 應該怎麼扯 都沒關係阿

但這是 以廠商提供的樣品的測試
j46g629h您說這叫分享 嗎

此款鞋底與整個鞋身是用膠水黏合 不是用車縫 的 j46g629h 您不懂嗎?
阿pentax wrote:
是阿 如果是純分享 ...(恕刪)



既然你想知道那我就說一下吧
adidas running 系列的都是這樣
你說的那個不叫腳底面,那個叫中底布
你說那個車縫線叫做拉幫,用拉幫機車出來的
鞋面跟大底也不是用膠水就可以黏合起來的
鞋面跟中底布拉幫完之後
要經過蒸汽烘烤再入楦跟大底畫線
然後經過洗藥水,烘烤,擦膠,烘烤,二次擦膠,大底貼合,壓機再經過冷卻箱冷卻
才有辦法到你說的膠水黏合起來

說實在的這些很重要嗎
我都說這只是分享文,管他是廠商還是一般個人
只要沒有打錯字
一般人誰會在意這些對還是不對
我也從沒有說什麼鞋面跟大底是車縫之類的
結果反而是你自己說出不正確的名稱來糾正別人
I have a bunch of Apple products. Am I cool now?

j46g629h wrote:
既然你想知道那我就說...(恕刪)


j46g629h:
我也從沒有說什麼鞋面跟大底是車縫之類的

請問 j46g629h 您的眼睛是不是看錯了 我有指您 說什麼鞋面跟大底是車縫之類的 嗎??






j46g629h:
說實在的這些很重要嗎
我都說這只是分享文,管他是廠商還是一般個人
只要沒有打錯字
一般人誰會在意這些對還是不對


請問 若有消費者的鞋底脫落了 他發現 不是MR.liang所說的
9.鞋內車縫線將鞋面及鞋底牢牢綁住,這樣更增加鞋子的耐用性。
下圖鞋後跟車縫線

那這RESPOSBILITY是誰要負?
是撰文者MR.liang嗎?

請j46g629h來說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