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每個人最怕的問題,偶有人慢跑或跑馬突然心臟不適而猝死,該如何預防?

最近又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六旬男子在200公尺操場慢跑20圈竟昏倒,到醫院時已不治。


這下可好了,為了身體健康避免心血管疾病而開始運動,
但是常常聽到有人在運動慢跑或跑馬的時候心臟不適猝死(前幾年的國道馬以及今年的香港渣打馬),
而這位60幾歲的先生跑了200公尺的操場20圈就這樣走了,
這真是令人意外阿。


能夠跑20多圈表示應該也是有規律而且常常慢跑的,
但會發生這種意外,真的很令人不解,
所以很想請問大家幾個問題,
問題有點多...還請多包涵。
-----------------------------------------------------------------------------
小弟自己在網路上尋找答案以及參考眾多網友跑友先進資料,
希望運動是一項有益身心的活動,並希望可以予以重視,
若有不希望轉貼或侵盜之嫌,請告知小弟,小弟盡快移除。
-----------------------------------------------------------------------------
A.聽說各年齡的心臟在運動時有不同的最大跳動率,該如何計算呢?

整理回答

小弟查了一些網站想說野人獻曝可以將資料補上,

運動筆記有找到最大心跳率,

Maximum Heart Rate

最大心跳率,縮寫為MHR,是衡量運動強度是否恰當的指標。

關於最大心跳率的算法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完全被各界認同,但一般最普遍的計算方式為:220-年齡。以下簡表可以運用最大心跳率來衡量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否符合你運動的目的。

心跳率 運動目的
50-60%xMHR 維持身體健康
60-70%xMHR 體重控制
70-80%xMHR 有氧運動
80-100%xMHR 運動員訓練
表格來源:維基百科

所以假如一位40歲的男子想要做體重控制,那麼他的心跳率註1應該控制在108-126註2之間。

註1:心跳率的算法為,以欲測量的強度運動五分鐘左右停止,測量自己的脈搏(手腕或頸部皆可)15秒,將那15秒的心跳數x4即是心跳率。

註2:(220-40)x60%=108;(220-40)x70%=126

這裡另外一個網站可以依照年齡直接計算最大及目標心率

http://cchrchealth.org/tw/calculators/heart_rate.html

並簡單說明最大心率以及目標心率及運動建議

跑者廣場中的知識園地有更詳細的說明,並且也有另外一種計算方法。

由於跑者廣場的知識園地資料太過豐富,小弟只擷取某段加以轉貼,詳細內容還是要大家進去看。

---有兩個簡單、令人信服的理由去使用心率監視器,
讓你使用最佳的配速去訓練和比賽,以下是提供你

(一)三個最重要的訓練課表

練習時之最大心跳率(MHR:Maximum Heart Rate)百分比

輕鬆跑(Easy run)與長距離跑(Long run) = 65% ~ 75%

速度跑(Tempo Run) = 87% ~ 92%

間歇跑(Interval repeats) = 95% ~ 100%

(二)四個最常見的路跑競賽距離的最佳配速的方法

路跑競賽時之最大心跳率百分比
5K = 95% ~ 97%
10K = 92% ~ 94%
半馬 = 85% ~ 88%
全馬 = 80% ~ 85%

找出你的最大心跳率

許多年來每個人(包含我們)都被告知說量測最大心跳率(MHR)最好的方法是用220減去你的年齡,
但遺憾並非如此。結果證明這其實是最不可靠的方法,至少不適用在像是為了個人健康、健身目的之跑者世界的讀者,大多數的你們以下是可以提供較為精確的新公式:

(A) MHR = 208 - (0.7 x 你的年齡)

(B) MHR = 205 - (0.5 x你的年齡)

最近一小組跑者世界的編輯人員對這兩組公式進行測試,
結果達成以下的結論:
兩組公式對年紀在四十歲以下的跑者都可適用,但對四十歲以上的跑者而言,
公式B就較精確。現在我們相信公式B是預測最大心跳率最好的公式,
並將其收納為我們跑者世界的標準。

所以40歲跑者以公式B來計算為 MHR=185,也就是最大心跳率為每分鐘185下。
當這位40歲跑者跑
5K = 95% ~ 97% = 176~179下/每分鐘
10K = 92% ~ 94% = 170~174下/每分鐘
半馬 = 85% ~ 88% = 157~163下/每分鐘
全馬 = 80% ~ 85% = 148~157下/每分鐘

文中還有另外一種精確的計算方式之一,
也有說明在初階,中階,進階中跑者如何善用心跳監視器(錶),來達成訓練目的,
裡面更多豐富資源,有興趣可以進去跑者廣場的知識原地搜尋。

B.如何測定自己心臟是否適合長跑或激烈運動?需要到醫院檢查嗎?
整理回答
很多賽事簡章都有提到那些疾病或狀況不要勉強參加,但是往往都是在最後面,

每個人都有看清楚了嗎?

如您曾發生過以下病況及有以下疾病狀況,屬猝死高危險群,請咨詢醫師專業的判斷及請勿勉強參加:

1.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適(胸悶、胸痛)
2.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
3.不明原因頭暈
4.突然失去知覺
5.高血壓(>140/90mmHg)
6.心臟病
7.腎功能異常
8.糖尿病
9.高血脂(總膽固>240mg/Dl)
10.家族心臟病史(一等親在60歲前發生心臟病或猝死)
11.癲癇


C.如果要去身體健康檢查,該檢查那些項目?健保有補助嗎?
目前很可惜,小弟只有查到中央健保局成人預防保健業務並沒有針對心臟血管範圍加以檢查,
目前查到的只有--
尿液檢查:蛋白質
血液生化檢查:GOT、GPT、肌酸酐、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
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C型肝炎抗體。
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 )、腰圍
健康諮詢: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
其他完全沒檢查到,不知道有哪位有關醫學人士可以提供資料。
運動心電圖:可以到比較大的醫院自費做運動心電圖。

D.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一開始會有怎樣的徵狀呢?(胸悶,頭暈?)
甚麼症狀都有,舉凡不同程度的胸痛、不適、虛弱、發汗(運動中發汗這怎會察覺出來?)
、暈眩、嘔吐、心跳不穩定,虛脫、昏厥或無力。
另外csttw2008大大親身經歷的是完全沒有症狀也是一種
(這一種的最恐怖,好像死神要來摸你的心臟真的是連防都防不住)

E.如果真的發生了,該如何自救?(深呼吸或馬上蹲下或躺下嗎?)
---轉貼自跑者廣場突然,你感到胸口有一股劇痛,並且開始漫延到手臂和下巴。
可是,離最近的醫院大概還有五公里遠。
更糟糕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撐得了那麼遠。
怎麼辦?你以前曾經受過心肺複甦術CPR訓練,但是教課老師並沒教你怎麼自己給自己做急救的方法。

獨處時,心臟病發作急救術
(許多人心臟病發作時,四周沒有旁人。因此,學會能自己給自己做簡單的心肺複甦術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若是心臟不能正常跳動,並且開始感到快要昏過去時,
他大概只有十秒鐘的時間,然後就會失去知覺,不省人事。
若是四周沒有旁人能幫忙急救,患者要立刻把握這十秒鐘的短暫時間自己救自己。
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每一次咳嗽前,都要先深吸一大口氣。
然後,用力地、深深地、長長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處的痰咳出來一般。
每間隔大約兩秒鐘,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要做到救護趕到時
,或者已經感到心跳恢復正常,才能休息。

做深呼吸的目的是要把氧氣吸進肺部,
咳嗽的目的則是要以這個動作壓擠心臟,
進而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臟的擠壓也可以幫它恢復正常脈搏。
如此急救,可以讓心臟病發作患者有機會打電話求救,或者在每次吸氣間呼救。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請大家把這個自我心肺複甦急救術告訴大家,或再影印分發。說不定就因此救了您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左鄰右舍、或任何一個不管您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一命。


F.身旁的人發生這樣狀況,我們又該如何幫忙?(C.P.R?)

以上希望有人可以回答,並感謝~~~謝謝。

~~~~~~小弟看了幾位版大的回答,深覺得這很多都是命運的捉弄,
是的,沒錯,要不然也不會叫做"意外了"如果防範後注意再注意,
還是掛在自己喜歡的運動,
那也算是"善終"啦。
不過總是不捨後面的人,
畢竟有想到要運動來維持身體健康,
目的不會外乎是活久一點,
尤其想我們這些怕死的,
所以就要盡最大努力來保持身體健康。
小弟甚麼都沒辦法跟人家比,沒辦法比有錢,比帥,
沒辦法比住得是不是豪宅,比開超炫的超級好車,
只能比活得快不快樂,而且還活得不算短(反正都已經被老媽生下來了)~
那就只能比看誰活得久了
當然~既然要運動,就要快快樂樂的運動囉。
2012-05-31 9:35 發佈

sammychang wrote:
最近又看到一則新聞,...(恕刪)


SBL23歲的藍晉傑訓練時疑似心肌梗塞不幸猝死。

突然發生的意外...怎麼防都防不了的,好比交通事故經常發生,看到屬於"飛來橫禍"等級的案例,想想自己要怎麼防?

前幾個月新聞有播一段影片,有根鋼筋從天而降還插進去汽車前檔,這叫舒馬克來開都不知道要怎麼閃吧?因為根本不知道有這件事情會發生,也不會去預想真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注定駕駛一定要好運,所以他當時是回頭跟他太太講話,就這樣閃過死厄。

相較於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數,跟運動的死亡事故比例,應該要有信心一點,跑步,應注意、能注意、要注意的都注意到,接下來就是命了!
萬一發生幾乎無法自救

只有靠周遭會CPR的人!!
我覺得這種東西跟本防不勝防,
誰會想到,一個打籃球,身體應該不錯的年輕人,就突然走了,
我覺得很難預測。
之前的工作很操的時候,偶而還是會去運動,
但那時體能很差,有時連3000都跑不完,
所以我去運動時,都會在我的口袋內放一張我的名片,
說難聽一點,我不希望萬一發生意外,死在操場時,被警方當無名屍處理。
小弟查了一些網站想說野人獻曝可以將資料補上,
問題1.
1.聽說各年齡的心臟在運動時有不同的最大跳動率,該如何計算呢?
A.運動筆記有找到最大心跳率
不知道可不可以轉貼在這裡,
如果不行請通知小弟,會盡快移除。

Maximum Heart Rate

最大心跳率,縮寫為MHR,是衡量運動強度是否恰當的指標。

關於最大心跳率的算法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完全被各界認同,但一般最普遍的計算方式為:220-年齡。以下簡表可以運用最大心跳率來衡量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否符合你運動的目的。

心跳率 運動目的
50-60%xMHR 維持身體健康
60-70%xMHR 體重控制
70-80%xMHR 有氧運動
80-100%xMHR 運動員訓練
表格來源:維基百科

所以假如一位40歲的男子想要做體重控制,那麼他的心跳率註1應該控制在108-126註2之間。

註1:心跳率的算法為,以欲測量的強度運動五分鐘左右停止,測量自己的脈搏(手腕或頸部皆可)15秒,將那15秒的心跳數x4即是心跳率。

註2:(220-40)x60%=108;(220-40)x70%=126

B.這裡另外一個網站可以依照年齡直接計算最大及目標心率

http://cchrchealth.org/tw/calculators/heart_rate.html

並簡單說明最大心率以及目標心率及運動建議

ysj wrote:
我覺得這種東西跟本防...(恕刪)


要預防頂多前晚熬夜就不要免強參與第二天的路跑活動,跑步過程呼吸困難就該停止活動,單車爬坡當身體發生警訊就該停止不要強渡關山乖乖下來牽車。

馬拉松發生意外時有所聞如果都有預防還是發生意外那就是命。
其實會運動猝死的往往都是有運動習慣且體能不錯的人

真的導致他死亡的主因不是運動本身.而是自我的控制



簡單來講.每個人都有體能起伏

但是以一個每天早晚跑5千公尺的人

如果他今天跑到4500m了.覺得有點不舒服.你猜他會跑完還是停下來用走的??

90%以上的常態運動者會撐一下.畢竟運動很多時候就是挑戰極限

但是.如果今天他的體能ok.那撐過去了.體能更強了!!

如果他今天就偏偏是體能的低潮.撐不過去...倒了...


預防的方法說來簡單做起來難

不逞強就沒事.只是逞強其實也是挑戰自我

只能建議有年紀別太長挑戰自己...
我現在比較怕死,
激烈運動一定配心跳表。
不貴可以買

blog.xuite.net/isakira/blog/60797962
http://blog.isakira.com 為了部落~
...真可怕..我就是怕突然掛掉了 所以最近才努力找尋心跳錶...因為我的膽固醇值294好像有一點點高...

為了預防 還是花點錢 注意自己的狀況比較好一點....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