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跑步姿勢你了解多少!

今天下午休跑帶狗去河堤散步,
走著走著就開始觀察來來往往慢跑人士的跑姿,
觀察了大約20來位左右的跑者,有男有女、有中年、有年輕,
結果發現一個另我非常震驚的現象,
怎麼大家的跑姿都是前腳掌或全腳掌著地,
而沒有一位是用腳跟著地的跑法,
這跟我的認知想像有很大的差距,
難道大家都看了「跑步,要怎麼跑」,而學會了姿勢跑法?

為了解釋這個現象我認定了人「天生就會跑」的定義?
但「跑步,要怎麼跑」一書卻要我們重新學習跑步姿勢?
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用腳跟著地的跑法?

首先這20來位慢跑者大都是以輕鬆的步調前進著,
上身挺直微微前傾、屈蓋微彎、步頻步幅輕鬆自然、呼吸和緩,
穿著厚底慢跑鞋是他們的共同特色,
假設我們天生就會這樣跑的話,
那還有需要學習所謂的「姿勢跑法」嗎?
那「跑步,要怎麼跑」一書不就像脫褲子放屁?

就我個人經驗在學習「姿勢跑法」的過程中,
感覺獲益良多,而且進步也是有其依據,
書中闡訴的觀念就是讓你用最輕鬆的方式跑步,
達到最有效率結果,確實10km的距離從55分進步到45分,
但如果我們本來的跑姿就沒問題,
那有需要花時間,冒著受傷的風險,
去重新學一個我們本來就會的跑步姿勢?

這些疑問在我的腦袋反覆思索,慢慢有了一些線索,
回想剛開始跑步時的情況,由於速度不快、距離不遠,
加上剛開始運動所以都跑的很安份,經過了大約一星期的練習後,
開始自我感覺良好,在跑步的過程中開始把距離加長、速度加快,
在此之前我們都是用正確而輕鬆的跑步姿勢跑著。

距離加長、速度加快所帶來的就是體能上的負擔,
其中又以速度最為關鍵,
在「跑步,要怎麼跑」書中提到,
要提高跑步的速度就是加快步頻的速度,
但大部分的人卻是用加大步幅來提來高速度,也就是大跨步,
在這一點上開始有了根本上分歧,也導致最後不一樣結果。

「姿勢跑法」要求你在步幅不變或是縮小步幅的情況下加快步頻,
其他的姿勢都沒有改變,
這時最先感受到的是心律、呼吸所帶來的壓力,
再來是雙腿在快速頻繁交替時所帶來的疲累,
最後才是在高速跑動下前腳掌及小腿肌肉所產生的酸楚感,
所以不要在刻意地使用前腳掌著地跑,只會產生其他的運動傷害。

使用大跨步的跑法其實是很自然而唯一的選擇,
在心肺功能尚未跟上速度的要求之前,
大跨步確實能讓你的呼吸頻率減緩,在速度上並沒有減慢,
在大跨步的過程中膝蓋是盡可能的往前伸直,
加上有後底鞋的保護,腳跟著地的跑法就這麼產生,
但卻開始對足部產生嚴重的傷害及衝擊,
一個月後膝蓋、腳裸、足底脛膜炎一一上身,
而跑步傷膝蓋的說法也不徑而走。

所以加快步頻跟維持原有或縮小步幅是學習「姿勢跑法」的關鍵,
其他的都是我們原本就會的,再來就是體能及肌耐力的訓練,
能讓你降底受傷風險,提高身體恢復能力。
2011-06-16 22: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跑步 姿勢
你說的書 我是沒看過拉
但我所知道的慢跑是
腳步要輕 步伐要小 而且是向下踩不是向前踩
這樣跑起來腳好像自然就會用前腳掌著地
跑的速度最好是能維持在能夠和其他人正常對話
而又不會喘的速度
這是我個人的見解 供你參考
還沒出那本書的時候就用腳掌再跑了耶~
因為腳跟跑對膝蓋負擔太大了~!
如果你用赤腳跑感覺更明顯!!

macg4 wrote:
今天下午休跑帶狗去河...(恕刪)


應該說如果我們都不穿鞋子跑的話,那當然人人都天生就會跑,因為你不可能用腳跟著地,那樣會痛死。

只是因為現在跑鞋很優越,所以造成我們姿勢錯誤百出而不自知,導致有人覺得跑步就是會受傷,所以不能說那本書沒有用,那本書還是教導了不懂的人跑步姿勢有多重要,而不是我訓量多就能跑得好,姿勢不正確只會受傷而已。
鐵人2266
我認為幼稚園以內的小朋友姿勢最自然



幼稚園小朋友沒看過書,也沒有人教他跑,
但是他真的天生就會跑。
小朋友姿勢就是我們正在追求的姿勢
其實也是被我們遺忘的姿勢

根本就沒有姿勢跑法這回事
應該改稱 "小朋友跑法"


幼稚園小朋友的跑步姿勢:
小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PA5-xzQ59M
中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inPISQKOaE
大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lIziZrrvOc



我們要研究的對象不是河岸的20多個男女老少
而應該是幼稚園在追逐嬉戲的小朋友@@
贊成大大的說法,
但我願分享自己跑步經驗如下:
在未練習跑馬拉松之前,
我跑步從來沒受傷過,
但因為了跑馬拉松,訓練量突然增加許多,
造成每次跑步右腳小趾內翻疼痛不已,
經過漫長摸索過程,
原來我右腳跑步有外八的現象,
這使使我全身重心偏右,
且每次跑步重力均在右腳小趾上,
時間一久且路程過長,
自然而然會受傷,
不過,現在我修正我的跑步姿勢---右腳著地時,重心在前腳掌內側,左腳還是照以前方式.
到目前已兩個多月,
長跑不再右腳小趾內翻疼痛不已及右腳膝蓋疼自然消失.
以上是我目前跑步經驗,
當然,有賴時間長期考驗.

不知是否可以這樣說,人本來就這樣跑,不分男女老少,
不管是穿後底鞋、薄底鞋或赤腳跑姿勢都是一樣的,
差別只是在腳承受力力量不一樣而已。

而受傷最大的主因是速度跟體能,
因為這兩者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高,當身體配合不上時,
姿勢走樣加上自我勉強的結果就是受傷收場,
如果只是健身輕鬆慢跑,那根本就不會造成腳的傷害,
但受傷又是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必要之惡,
通過了受傷的試煉,身體也會如預期的表現回饋給你。

而書中提到的個人覺得觀念比所謂的姿勢重要。
個人經驗:中長距慢跑 1)勿腳根先著地 2)身體略前傾
我以前聽人說過
用腳根著地
對後腦造成的震動會比較大

macg4 wrote:
今天下午休跑帶狗去河...(恕刪)


我個人覺得腳掌著地很符合人體工學,正確來說是本來這樣跑就比較舒服,下次你用腳跟著地跑看看就明白我說的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