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2010年第一季三星發表了世界上首款搭載APS-C片幅的可換鏡數位相機「NX10」,第三季則推出另一款名為「NX100」的中階機種,從那時候開始三星每年都會針對NX系列進行改款,去年NX系統還加入了一位新夥伴叫做NX1000,以更小的體積想要搶攻女性市場,就在前一週後代機NX2000也現身了,與本篇小編要跟各位介紹的主角「NX300」有許多相似之處。原廠都為它們加入了觸控螢幕以及便利了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讓相機與智慧型手機的應用更即時且多元,相信這將是未來攝影產品的趨勢,不論是DSLR、Mirrorless或是DC應該都可以慢慢看到NFC的加入。其實小編還挺訝異的,NX300居然被推上前線,作為三星今年的第一台Mirrorless,因為過去三年都是雙位數的nx來打頭陣,直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任何NX20後繼機的消息,不免讓人感到好奇?三星究竟會推出什麼樣的產品,關於這點個人是還滿期待的。
★ Samsung NX300‧拍攝樣本(機身直出無後製) |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 Samsung NX300‧外觀暨功能介紹 |

NX300的始祖是2010年推出的NX100,當時的NX100主打那水滴型的機頂與弧線機身,刻意要與它牌做出區隔,但體積跟NX10實在是差不了多少,加上握感不佳,似乎不怎麼受到玩家的青睞。而這個盲點在下一代的機種NX200身上已可見到明顯的改善,因為NX200、NX210到本篇要介紹到的NX300,其實都可以說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為了與同級產品做出區隔,NX300的機頂與機底都沿用NX200、NX210那質感頗佳的金屬材質。這回NX300所搭配的Kit鏡是上圖的「NX 20-50mm F3.5-5.6 ED i-Function」,其優勢就是平價且輕巧。

NX300所搭載的感光元件尺寸同為APS-C尺寸的CMOS,有效畫素來到2030萬,乍看之下與去年的NX系列並無差異,不過NX300可是在感光元件上同時崁入了「247個對比式對焦點」與「105個相位差對焦點」,前者的對焦精準度雖然比較高,但速度較慢;後者的優勢就是能兼顧對焦速度與精準度(嚴格說起來還是略遜對比式),所以在DSLR上均配備這種對焦系統。而上述這兩種對焦系統結合在一起,我們就稱之為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這套自動系統在去年的Mirroless市場中已出現過,那就是Sony NEX-5R及NEX-6,相信各位對NX300也會有同樣的期待!
☆ 1/6000秒的快門速度 |


左【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右【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NX300內建實體快門簾,至於它的快門速度則從1/4000s提昇至1/6000s,快門速度影響最直接的就是瞬間的捕捉能力,以上是1/6000s與1/4s的水流畫面的差異,高速快門能夠將水珠噴濺的瞬間給捕捉起來。

NX 20-50mm f/3.5-5.6 i-Function這顆鏡頭於2011年正式推出,機身採用全塑膠材質,質感明顯不如自家的NX 18-55 mm F3.5-5.6 OIS III,就連鏡後端也是使用塑膠接環。20-50mm這個焦段對APS-C片幅來說實在有些尷尬,因為換算等效焦長會來到30.8mm-77mm,光看這數字各位應該就知道我在意的點在哪了吧?那就是30.8mm起跳的廣角端,對標準變焦鏡來說的實用性實在很低,尤其在我們這個人口及建築密度極高的台灣,想用30.8mm帶廣一點的景、呈現基本的開闊感是有難度的。另外此鏡並未配備OIS光學防手震,用起來總是讓人感到提心吊膽。

鏡身一旁的解鎖鍵按下後便可以將鏡頭完全收入,藉此提昇攜帶性。i-Function則是為了速控功能而生的按鈕,在NX300身上可以用來快速改變景深還有進行數位裁切。

NX300的體積為122 x 63.7 x 40.7(mm),長寬高都比前代的NX210稍大一些,但沒有擺在一起比較對我來說其實沒啥感覺,重量則是明顯增加不少,淨重從210公克增加至284公克,握起來是挺有份量的。

上圖是鏡頭收起→釋放後廣角端→釋放後望遠端的差異,這裡要提醒各位,鏡頭收起時是無法進行拍攝動作的,這設計單純只是為了提昇攜帶時的便利性。不過對我來說,這凸出不到兩公分的長度,在收納時並不會造成什麼困擾,反正口袋都放不下,建議三星還是趕快推電動變焦鏡比較實在


快門鍵下方設有LED對焦輔助燈,光線不足時會投射功率頗高的綠色光束,藉此幫助使用者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對焦。

雖然NX300的整體造型與前代機並無太大的改變,但就是機身正面的這片大面積蒙皮,讓NX300的質感有著三級跳的躍進!目前有白色、黑色和上圖的咖啡色蒙皮樣式可選擇,觸感跟止滑性都比過去的塑膠握把要好上許多。機身型號的標示位置也從機身的右上方移動到握把的下方。

上圖可以看出握把的深度,雖然握把本身沒有符合人體工學的凹槽,但搭上Kit鏡拍攝時,手感還是不錯的。單手握持時拍照、切換拍攝模式、調整指令轉盤...這些通通沒問題。

機頂的金屬材質加上髮絲紋路是NX300的亮點之一,熱靴座兩旁的是NX300的雙聲道收音孔。


這熱靴座搭配自家的外接式閃光燈可執行智慧型補光,例如:SEF42A 、SEF220A,當然也可外接它牌的外閃進行單點觸發。

因為NX300本身並未內建閃燈,所以隨機會附贈SEF8A這顆迷你閃燈,僅能正面補光無法擺頭或是打跳燈。

但好在閃燈的高度能夠完全避開20-50mm這顆鏡頭,就算鏡頭伸出也不必擔心閃燈補光會出現陰影。
☆ 獨立的DIRECT LINK按鈕 |

首先可以看到DIRECT LINK這顆獨立按鍵,主要可用來即時執行無線傳輸的動作,待會兒會有更詳盡的介紹,快門鈕、指令轉盤、拍攝模式轉盤的位置則是與前代相同,另外拍攝模式轉盤的內容也從十項縮減為八項,切換時也比較直覺,不會看的眼花撩亂。


DIRECT LINK這顆按鍵可自訂為以上內容,都是得透過點對點傳輸或是無線訊號傳輸的功能。

機背螢幕的尺寸由3吋增加至3.31吋,解析度也提升到76.8萬點為AMOLED,而且還首度在NX機身加入電容觸控,支援觸控操作、對焦及釋放快門。但老實說NX300的電容觸控反應太過靈敏了,有時候只是要調整一下螢幕的角度就會不小心碰觸到,用的不是很順手。


以上是NX300可透過機背DISP按鍵切換的項目,至於格線必須先在這裡設定完成,之後才會持續於螢幕上顯示。

按下機背的Fn鍵可以叫出以上這些快速選單,調整項目雖然比前代機種要少,像是拿掉了色彩空間、影像尺寸、智慧範圍這幾項;不過NX300的優勢就是可以搭配觸控來操作,選定後再調整指令轉盤便可以切換內容。但小編在操作時遇到一個bug,例如你剛設定完「拍照精靈」然後按下快門拍照,當下若立刻按Fn的話選項就會回到初始值(例如:快門),唯一的辦法就是拍完等個2-3秒再按下Fn,選項才會回到剛剛設定過的「拍照精靈」。

NX300亦加入了時下Mirrorless常見主流的上下翻轉螢幕,可增加低角度或仰角取景時的便利性。

仔細瞧了瞧機背我這時才發現,NX300居然拿掉了原有的轉盤,僅剩下獨立的五向按鍵,我個人推測原廠是打算用觸控操作來減少實體按鍵、轉盤的使用頻率,加上要維持類似過去的機身尺寸,且螢幕又加大的情況下,硬要塞入轉盤還真有難度。但好在快門釋放模式、感光度、對焦模式的獨立鍵都還在,右下方的CUSTOM自訂鍵也沒有被拿掉。
☆ 單顆CUSTOM自訂鍵 |


以上是CUSTOM自訂鍵的內容,我個人是把它設定為AEL(自動曝光鎖定),因為NX300本身並沒有這顆獨立鍵,要NX20等級的機身才有內建。
☆ 鏡頭驅動模式 / 每秒連拍最多8.6張 |


NX300使用高速連拍時,每秒最多可拍攝8.6張靜態照片(RAW/JPG),但要注意到若是自動對焦模式切換至「連續」的話,連拍速度就會下降,因為相機會選擇對焦完成後才釋放快門,所以連拍速度會被拖累。建議連拍時若要搭配連續自動對焦的話,被攝影移動的範圍不要太大即可,例如:由遠跑到近這種題材對NX300會比較吃力。

附加壓縮檔:原圖打包下載
以上是拍攝我們家運動版編輯史提芬在慢跑的過程,相機設定為快門先決1/320s、使用高速連拍以及連續自動對焦,一共拍攝16張,各位可以下載原圖參考NX300的對焦準確度如何。
☆ 各級感光度的表現 |




看到這裡更可以確認NX300搭載的是全新的CMOS感光元件,因為標準感光度的範圍提高了一級,從ISO 12800→ISO 25600,且提供「自動ISO範圍」這項功能,這裡的上限為ISO 3200。去除雜訊的功能包過了高ISO MR與長時間NR,拍攝及測試時高ISO NR的程度均設為「一般」。以下是NX300各級感光度的表現,給各位做個參考。

附加壓縮檔:JPG原圖打包下載 RAW原圖打包下載
▲測試環境:微光室內、光圈先決、手動對焦、拍照精靈:關、高感光度消除雜訊:標準、長時間曝光雜訊消除:關閉、上腳架、倒數計時拍攝。
從上面的表現結果來看,NX300在ISO 800-1600時可視為工作值,ISO 3200-6400之間則可視為堪用值,至於ISO 12800以後我就不會考慮用它來拍攝了,測試後我發現NX300的高ISO實力比前代機種要好上一級,因為當NX210用ISO 6400拍攝時,根本就看不到毛球的細節,文字可辨識的程度也有限。
☆ 新增觸控對焦 / 峰值對焦 |


NX300內建三種常見的對焦模式,分別是單一自動對焦、連續自動對焦及手動對焦,除了手動對焦之外,用戶可以自訂對焦範圍或是區域,當然也支援臉部偵測囉!
▲觸控對焦的反應,我還故意去對背景白色的部份,試了兩三次都失敗我就放棄了。


左圖:這裡是對焦框可自訂的大小,還有對焦框可移動的區域範圍,但我這一週測試過程中,我發現當對焦框縮到最小時,反而不容易合焦成功,有時候就算是對比明顯且光線充足的場景,怎麼樣就是無法順利對焦,必須要將對焦框的尺寸擴大才能順利合焦,關於這點讓我很意外...畢竟原廠一直強調NX300混合式對焦系統的能耐。


自從SONY在NEX系列開創「峰值對焦」的先例,現在各廠也紛紛跟進,除了搭配原廠鏡手動對焦時有幫助,愛玩轉接環的朋友也可以享受手動對焦的樂趣,不用再像過去只能單靠機背螢幕來確認準焦與否,印象有不少玩家也會拿NX系統來轉接一些老鏡,相信峰值對焦的加入對玩家來說絕對是件喜訊。


DMF在SONY的選單上比較常見到,這功能開啟後便可以在自動對焦完成後再進行手動微調的動作,右圖則是峰值對焦+手動對焦時的狀態,合焦的邊緣會出現高光作為提示,至於高光的顏色有紅、白、綠,這三色可以選擇。


NX300有個挺不錯的地方,那就是不論在何種測光模式下,均可以將測光與對焦點做連動,就連「點對焦」也不例外,加上NX300內建觸控面板,自然就是「點」到哪「測光與對焦」同時也會跟上。右圖內的動態範圍其實包括了「智慧範圍+」及「HDR」,前者是過去曾出現過的功能,拍攝單張照片然後以數位方式進行補光修正;HDR則是NX300新增的功能,按下後會進行多張連拍,然後自動合併成單張曝光平均的影像。以下提供實拍範例給各位參考。
動態範圍:關閉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此時拍攝的時間接近中午,所以太陽在頭上,此時拱門內則是黑漆漆的一片,看不出任何的細節。
動態範圍:開啟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經過動態範圍的加持,拱門內原本光線不足的地方也獲得了改善。
動態範圍:HDR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當HDR啟用後,整張影像的曝光結果明顯均衡了許多,拱門內的暗部細節也都一一浮現。

我想NX300握感能有如此的進步,首要原因當然是正面握把覆蓋了大面積蒙皮,而次要原因我想就是機背多了止滑塊,且同樣壓上了皮革紋路,也因為如此大拇指可以很穩當的放在這位置。只不過我覺得NX300這顆錄影鍵放置的位置加上止滑塊的設計,未免跟SONY NEX-7也太像了吧!但這可不是件好事,因為誤觸的情形一樣常見。

機身右側同時設有HDMI與Micro USB輸出埠,這裡還可作為充電用途。

機底與機頂使用同樣的金屬材質,看到標籤我們可以得知NX300的產地為中國。

儲存媒體方面NX300支援SD、SDHC、SDXC這幾種記憶卡格式且支援UHS-I,搭載BP1130 (1130mAh)鋰電池,在CIPA的測試標準之下約可拍攝320靜態照片,續航力差強人意。實際使用時我發現當NX300電力顯示剩兩格時,就該準備充電或是找備用電池了,因為剩兩格電後再拍不到30張,電力馬上就會耗盡...

機身左側這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就是機子與機子之間感應的位置,不需要碰觸只要彼此靠近就能即時傳送檔案。
☆ 影像尺寸與畫質 |


NX300的影像原生尺寸為3:2,有效畫素為2030萬,其實這樣的畫素對我來說實在太大,以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來說,1600萬~1800萬之間是比較均衡的選擇。此外,NX300提供RAW及JPG的靜態影像拍攝,不過拍RAW有個麻煩的地方,那就是不支援智慧濾光片,這項限制很困擾我。若未來能改成RAW+JPG拍攝,然後使用智慧濾光片拍攝時自動以JPG儲存,這樣不就方便多了?
☆ 白平衡 / 拍照精靈 |


三星NX系列我從第一款NX10用到現在,其自動白平衡的表現一直保持該有的水準,且穩定度頗高,有多種白平衡內容可選擇,另外可以自訂色彩偏移的程度。


拍照精靈內建十種不同的色調,我個人偏愛使用「細緻」來拍攝,因為色彩濃郁且飽和,另外「古典」也就是黑白單色照片也是我愛用的風格,不過用「古典」拍攝時我會將清晰度及對比度都設為最高,若是拍攝彩色照片的話那就以預設值為主,不再做其他調整。

附加壓縮檔:相片精靈-原圖打包下載
以上是拍照精靈在同一場景下的實拍結果,可以發現若用「自然」來拍攝,畫面中綠色及藍色的彩度也都會跟著提高。
☆ 智慧濾光片 / 智慧模式 |


NX300的智慧濾光片做了大改版!因為這次加入了許多過去沒有的效果,例如:彩色鉛筆、水彩、淡水彩畫、油畫素描、水墨素描、丙烯畫...這幾項,但「相片精靈」與「智慧型濾光片」是沒辦法一起使用的,這點真的讓我很困擾。智慧模式內含多種場景模式,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全景」模式,以下會有實拍範例可參考。

附加壓縮檔:智慧濾光片-原圖打包下載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部分色彩-藍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部分色彩-黃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部分色彩-紅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全景拍攝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全景拍攝
☆ iZOOM / iDepth |


iZOOM其實就是數位裁切,因為隨著變焦倍數的增加,所得到的影像畫素也就越小,也因為是裁切的緣故所以畫質並不會受到影響,好處就是回家可以省去裁切的步驟,好在NX300畫素高達2030萬,放大2.0x之後還有500萬畫素可使用。iDepth則是用來快速控制景深的深淺,但用光圈先決模式一樣可以辦到,只不過iDepth的操作方式是透過鏡頭的對焦環。

附加壓縮檔:原圖打包下載
以上是NX300搭配20-50mm鏡頭以50mm望遠端拍攝,並進行iZOOM變焦的結果。
☆ 1920x1080 60p的動態錄影品質 |




NX300這次加入1920x1080每秒60格的拍攝選項,以前最高只有30格,最低畫質則是640x480的VGA等級。三星相機「多重動作」中的加速功能使用頻率真的不高,但卻一直存在著,反而慢動作錄影(0.25x)一直以來只能在VGA畫質下拍攝卻不加強,這真是一件非常弔詭的事情。


「淡化」功能在NX相機中也常常可以見到,我喜歡用「淡入-淡出」的效果,因為這樣很有電影或MV的味道。NX300所呈現出來的影片質感稱得上是細膩,不過錄影時自動對焦的靈敏度過高,導致影片呈現出來的品質會受到影響;所以有時候我會乾脆改用手動對焦,這樣欣賞影片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我對昆蟲類不太熟悉...起先以為這是瓢蟲特別版,原來牠的本名是大黑星龜金花蟲。
▲路邊遇到的街貓,拍一拍牠就跑出鏡了,好無情啊(都不理我)!
▲錄製水流時的流動感,看起來十分的流暢。
▲影片中因為鴿子有移動,所以測光結果也會跟著改變。
☆ 無線傳輸 / NFC的功能及介紹 |


NX300這次更強調他們的無線傳輸優勢,去年我在分享NX210時就曾介紹過MobileLink與Viewfinder這兩項功能,而NX300這次則加入了AutoShare這項新功能,設定完成後NX300每拍一張照片,就會同步儲存在相機與手機上,連Eye-Fi記憶卡的錢都可以省起來了,傳到手機或平板上後續能做的應用也就更多了。


當NX300正在與手機連線時,會出現左圖這提示,記得請先安裝Samsung Smart Camera App,另外從右圖可以看到NX300還提供雙頻的傳輸能力,可以自己切換傳輸的頻率。


左圖就是Samsung Smart Camera App在Play商店中的安裝頁面,應該不會抓錯App吧!安裝後也不用再安裝MobileLink與Viewfinder的專屬App了,因為Samsung Smart Camera App可以一擋三。當手機偵測到相機開啟Direct Link時,就會出現上面右圖的提示,第一次設定時需手動點選連線,但之後只要有抓到訊號,就可以自動執行連線的動作。


NFC(近距離無線通訊)這功能實在是超實用的,開啟後手機只要放在NX300旁邊,不需要開啟App它自己就會搜尋並完成連線的動作,接著就可以進行你想要的檔案傳輸或無線遙控拍照的功能。


第一次配對NFC時也必須輸入配對密碼,往後就可以隨時使用它,上面左圖是手機正與NX300連線的狀態。右圖則是啟用RemoteViewfinder的情形,此模式下支援拍照及錄影,且反應很直接幾乎沒有lag的問題。
▲AutoShare的好處就是相機拍幾張,手機同步也可以得到同樣數量的照片。
▲Mobile Link讓手機與相機連線後,便可以互移相片。
▲Remote Viewfinder啟用後可以用手機來釋放相機的快門。
★ Samsung NX300‧整體感受與使用心得 |
NX300在外觀上雖然只加上蒙皮握把,但質感整個就是三級跳,尤其是本篇的配色更容易毒害到有皮革控的玩家,握把覆蓋的蒙皮以及機背新增的止滑塊,都讓NX300的握感有大幅度的提升,另外金屬質感的機頂與機底,也是NX300的賣點之一。全新感光元件讓NX300的高ISO表現優於前代NX210約一級的程度,ISO 1600時的細節還原能力還算是可以接受,加入混時式自動對焦系統,宣稱可以提昇NX300的對焦速度,就速度來說NX300表現確實是不俗,不過對焦的準確度倒是有待加強,因為只要將對焦框縮小,我就遇到過不少次自動對焦失敗的情況。NX300才有的峰值對焦可以說是手動對焦與DMF對焦時的好物,過去有在用NX機身轉接它牌老鏡的朋友,便可以利用NX300的峰值對焦功能,把該鏡頭發揮的更淋漓盡致,至少手動合焦時可比過去有效率且準確。
新增的翻轉螢幕對構圖、取景無疑是一大幫助,只不過這塊AMOLED在陽光下的反光過於嚴重,亮度開最高依然沒什麼幫助。操作以觸控螢幕搭配機頂轉盤為主,雖然比過去少了一個指令轉盤,不過操控性卻沒有明顯的差異,只是NX300的觸控反應太過靈敏,容易出現誤觸的情形。單鍵啟動無線傳輸的功能也非常的方便,尤其是NX300加入了NFC(近距離無線傳輸),其好處就是無需操作手機,只要靠近NX300即可自動配對連線完成;另外新增的Auto Share也很有趣,相機拍照的同時就會立即把照片傳送到手機上,這點十分的便利。最後還是得小抱怨20-50mm這顆鏡頭走的雖然是平價路線,不過30.8mm的等效廣角端加上無防手震的加持,用起來確實是沒那麼安心,往後若預算足夠的話建議可以直接升級為 18-55mm OIS 版本的鏡頭,不論是鏡頭質感或是光學品質都有一定的水準。
優點:
◎ 部分機身使用金屬材質加上蒙皮質感佳,而握感也有顯著的提升。
◎ 翻轉螢幕外加電容式觸控,可惜不支援多點觸控。
◎ 感光元件除了內建對比式對焦能力之外M,中央新增相位差對焦點,藉此提高自動對焦的速度。
◎ 新增DIRECT LINK按鈕,讓NX300在執行各項無線傳輸/控制時,更加的便利。
缺點:
◎ 電容式觸控螢幕過於靈敏,容易誤觸,另外這塊螢幕在強光下的辨識度有限,亮度調至最高亦然。
◎ 對焦框的尺寸若設太小的話,自動對焦反而容易失敗。
◎ 啟用每秒8.6張的連拍時,若搭配連續AF使用,是會影響連拍速度的。
◎ 錄影自動對焦時的敏感度太高了,影片呈現出來的質感會被犧牲
★ Samsung NX300‧拍攝樣本(機身直出無後製) |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