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營造畫面的銳利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AWdljhD5o

像這個影片
用60D跟Tamron 90mm 2.8 lens
Sigma 30mm 1.4 lens
就可以營造出這麼讚的畫面
是後製的關係嗎
還是在拍攝時機身的設定就要做調整


相較之下我之前用號稱有電影機之稱的Blackmagic的bmpcc
也只能拍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PA_DYaWDw

請問我應該要在哪裡做調整呢
我用的鏡頭是Leica 25mm f1.4
Panasonic 12-35mm f2.8
調色是用AE的looks


我在想問題是出在我當初拍攝時iso設定400~1600太高導致顆粒粗
所以在AE裡使用降噪功能才讓畫面銳利感不足嗎
2013-11-08 23: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銳利感 畫面
你有考慮到要如何處理光線嗎

你拍的影片中看起來都是只用陽光和日光燈做key light
然後沒有fill light補光造成人和背景和周圍不相關的東西
從光線上來看都是粘在一起的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你的影片0:22那裡
回頭過來面向鏡頭的演員
他的臉和窗外對比起來根本就是黑的
其他演員的右側臉也一樣
補個亮度適當從鏡頭的方向照過去的光會讓拍攝主體"更立體"

你舉例的影片從1:22的左上角和2:49前景的花
看得出來整個景是在遮蔽好的陰影下拍
key light是陽光照在其他東西上的反射光
而且應該有上ND鏡,不然花和背後的樹應該是全白沒有什麼細節

人和背後的圍籬有保持一段距離
看不出來現場狀況需不需要反光板做fill light在人的身上
有可能這些反射光造成越靠圍籬站越黑的自然漸層
那離圍籬遠一點可能就不用另外補光
畫面停在2:49的時候,可以很清楚的分出三層
前景的花(最亮),中間的人(暗)和背景的木頭圍籬(最暗)
對照你的影片中0:22窗外一個世界,窗內"全部"是一個世界
其他白天在教室內的景背光的地方都是黑的,尤其是人臉
這個用鏡頭的景深也彌補不了

人(主體)看起來立體,獨立是你所謂的"銳利感"吧
好像是真的跟光線有很大的關係耶
樓主附的60D所拍攝的影片
那打光真的是太有技巧了
加上後製的處理

還有那些鏡頭的使用
我真的比較懷疑真的是用那兩顆嗎
那解析度用目測的話 我猜就應該超過2K的解析度了
Tamron 90mm 2.8 lens
Sigma 30mm 1.4 lens
這兩顆用來拍動態 應該還沒那種水平啊(不好意思 話重了些)

另那拍攝的機身 真的是60D嗎??
若真的是60D拍的
那我猜後製的軟體一定非常強大
因為那畫面的流暢度至少每秒是60張以上
而且完全沒有殘影

我之前看過國外有作一些的評測
用5D3跟Blackmagic 4K機的動態錄影做比較
若後製沒補間到每秒120張的話
殘影真的看的很明顯

所以 那種看看就好


阿臭丸 wrote:
另那拍攝的機身 真的是60D嗎??
若真的是60D拍的
那我猜後製的軟體一定非常強大
因為那畫面的流暢度至少每秒是60張以上
而且完全沒有殘影

我之前看過國外有作一些的評測
用5D3跟Blackmagic 4K機的動態錄影做比較
若後製沒補間到每秒120張的話
殘影真的看的很明顯
(恕刪)


看你的描述我覺得測試的人不是pro級
感覺上不知道shutter speed(快門速度)和frame rate(fps)的關係
甚至是不知道攝錄影片"快門速度"也會對攝影機有影響
或直接以為每秒拍xx格就等於快門速度1/xx

英文的說明影片
Frame Rate Vs. Shutter Speed - 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中文重點翻譯解釋
1:23有定格比較影片在快門速度用1/400和1/30拍出的結果
很明顯的快門速度1/30的有非常明顯的動態殘影出現
而1/400的就很清楚

影片最後的結論
frame rate = 影片每秒格數
shutter speed(快門速度) = 每一格的曝光時間
最後建議 拍攝時frame rate x 2 = shutter speed
也就是拍每秒30格的影片時,建議快門速度用1/60

能夠在拍攝就解決的沒人會想留到後制解決
就算是ILM的人拍也是一樣原則
感謝各位的回覆
這次拍攝因為負責燈光的朋友出包
所以變成全部都只能採自然光的方式
想不到效果出來會差這麼多

那燈光除了讓人物腳色更立體之外
我覺得我整體的畫質上不如我舉例的60D所拍攝的影片
60D感覺真的就像前幾樓說的2K.甚至4K的畫質感
這是機身或鏡頭的關係嗎
或是在後製的部分所造成的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