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道入選之後...就引頸期盼.....沒想到.....由於一些作業上的問題....小鴨變成了到了接近截稿期限才收到機子...
裡面的三千字....就此省略.....
主角嗎?好大一箱喔
還沒真的開啦,原來是跟包包一起寄過來! 很實用的小包包,旁邊還有一條細縫,可以讓手腕帶穿過.
很重要的一張圖....所有的配件...因為最後還要靠這張圖清點,好寄回給Sony.....
寫在前面....
小鴨對DV這種產品是完全不熟悉的...
如果想要看認真的測試....請去看pcwang 大大跟AlexHsu大大的文章....保證收穫比較多...
畢竟小鴨之前也只有短暫接觸到Sony SR-11的經驗而已.
所以這篇文章並不是像pcwang 大大跟AlexHsu大大寫的文章那麼有技術成份,可能讀者連各簡單的規格表都找不到..
這篇體驗...真的就只是單純的操作體驗.
小鴨只是單純的把自己在借測這台機子的經驗分享出來而已.
所以很多深度的東西沒辦法展現.
同時由於小鴨對於DV這種產品的不熟悉....所以可能觀念上或是預期上會有很多讓大家貽笑大方的地方都歡迎各界的批評指教.
前言寫完了....
開始話說從頭.....來前言第二段....為甚麼需要DV...
對小弟來說就是要補充DSLR不足的地方.
畢竟...瞬間是可以由DSLR來記錄...但是連續的瞬間...如果靠DSLR開連拍....那乾脆用DV錄還可以有聲音...
所以就跑去跟從事婚禮攝影的舅舅借了一台他當備機的SR-11回來玩玩看.
一借之後發現....效果果然是小鴨希望的...但是出來的結果卻不完全是..
因為小鴨通常都是在室內光線不太夠的狀況下使用...大概是9~10EV左右的狀況....算是挺一般的家庭客廳的亮度下...
絕得出來的效果不算太滿意....
所以按照使用3C產品的經驗...."等"
等市面上有可以滿足的功能跟功能可以滿足需求的產品出現為止.
剛好在這陣子...DSLR也開始可以錄影了!
於是小鴨更繼續等....想等Sony推出新的Alpha單眼系統搭配錄影功能....
然後...現在A230/A330/A380就推出了....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曉得了....
於是小鴨心中就在思考著...
是該買壹台可以錄影的數位單眼?還是買壹台專門錄影的DV?
反正....如果是一台數位單眼搭配一顆35 F2左右的鏡頭...價格也跟一台DV差不多....
就在猶豫的時候....Sony跟M01剛好合作有了這各活動.
於是小鴨就報名了...看能不能讓小鴨找到一各比較適合的方向出來....
F1.8~F5.5的10X鏡頭,外加在側邊的閃燈....跟鏡頭很接近...不知道會不會容易產生紅眼
Exmor R新的感光元件.....收音效果很棒的內建麥克風,跟閃燈接口,滑蓋的質感設計的不錯
簡單的操作....小鴨得自首...對這種觸碰螢幕...除了提款機跟導航系統以外...都不太喜歡使用....尤其當螢幕很小...選項又多....感覺有時候得多點幾下....有水平格線,方便構圖使用
簡單的選項...電源....完全不去研究..打開LCD就開機了....當成不存在...在散景裡面呆著就好.
重點在...三種拍攝模式選擇. 正常/低光/夜視. 然後旁邊有MS卡插槽
小小的電子觀景窗...一開始沒注意還有分拍照模式跟錄影模式....按MODE來切換...
變焦桿,拍照用快門.....對於拍照有獨立按鍵,方便使用.
模式切換鈕,錄影按鈕.
睜開大眼睛開機,要正式開始囉!
從收到DV到現在的短短幾天.
如果想要用DV來取代DSLR的朋友們.
小鴨可以簡單的在這裡告訴大家.....醒醒吧! 這是一台DV
這台機子在錄影模式跟攝影模式都可以拍照片.
小鴨設定大概4mp左右的畫素,在哪各模式拍的照片可以在長寬比看的出來.
錄影模式拍一張大概是6~8秒吧
寬螢幕,看的出來是錄影模式
攝影模式存一張大概是2~4秒吧
大約是4:3,一班DC的比例
都很久....
真是翠綠的稻田阿
從這幾張就可以發現, XR-520的拍照結果還是類似一般市面上的小DC特性,光線好的時候看起來不錯...
光線條件一下降....跟一般的單眼差距就拉開了.
也由於快門速度只有兩種...1/60跟1/30
只要場景稍暗...或是室內燈光不是那麼充足的狀況下....
拍出曝光不足的照片是比比皆是
那打開低照度呢?
還是不夠亮呢....打開夜視
那如果亮度不太夠....又不想使用夜視模式呢?
那就趕快切換到錄影模式!!
或是錄影模式切換到低光源模式
截圖模式
截圖低光模式
從這裡可以發現,打開低光模式的時候,雜訊會跑很多出來....同時飽和度下降很多...
如果可以...還是少開吧!
另外就是攝影模式下,有時候對焦會亂判定.
這張照片是在機身判定已經對好焦的綠燈光況下按的...
很明顯....失焦了.....
使用者台錄影機拍照的時候要注意.
廣角端跟望遠端的最近對焦距離不同.
有時候在廣角可以對到的物品,在望遠端不一定對的到.
如果發生了這種問題,就該選用機身的"特寫"功能,這樣就對到了
光圈大概是F1.8~F3.4之間變化
低光高對比的狀況...也不盡人意
可能是小鴨習慣用單眼....對不到用手動對焦習慣.....DV太過於自動...就等同罷工了
比較麻煩的是...這在錄影的時候也碰到過一次.
在拍攝生日切蛋糕的場景...說實話...發生的時候挺讓小鴨傻眼的....
因為這種狀況不就是最需要DV來記錄下DSLR無法紀錄的補遺時刻嗎?
後來也是依靠先把燈光打開,對到焦...才好不容易完成...
但是拍攝也因此被切成三段....
如果使用者在碰到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建議打開手動對焦功能,然後依靠手動對焦來使用.....不然就會跟小鴨在使用的時候一樣的扼脕...
這台機身有趣的地方在於,同一各場景,在攝影模式下太暗的地方,用錄影模式亮度可能還足夠.
那大家所注意的錄影效果到底如何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SnvdhneYbg
在一般室內亮度
再使用一般亮度/低光源/夜視切換的時候要注意....切換的聲音會變的很大....最好事先暫停下來,切換好,繼續錄
在使用低光源的時候,很明顯的可以發現畫面飽和度下降,但是如果亮度不太低,雜訊其實不太容易察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1W3iR8_VAM
在低光源下,雜訊就很明顯了.
在真的很暗的狀況下....對焦會突然完全失靈...這時候建議改用手動對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hT5PKzPKuE
跟SR11最大的差異大概是,之前在所謂的一般亮度的情況下,就可以察覺雜訊了,但是到了XR-520,到了低光源這種環境才會出現雜訊,表現算是有顯著的升級!
小鴨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的電腦準備好了嗎?
小鴨用Celeron 3G的CPU+Geforce 9500 GT+3G的記憶體....影片跑起來....很頓.....幾乎像是跑馬燈....還可以看到一條條的垂直線....
除非用PMB轉檔轉成Mpeg 2來看...但是這樣高畫質就表現不出來了....WMV檔案就更不用說了....
相比之下...反而 SR-11使用上比較方便一些.
PMB這套軟體在小鴨的電腦上也跑的挺慢的....
優點大概就是可以直接把檔案轉成Mpeg 2跟WMV檔案
小鴨建議在觀賞上...說真的...還是用這台主機來觀賞比較方便.
直接用DV線拉到電視上來看就可以輕鬆享受高畫質跟感受,即使只是用普通的電視都可以感覺到很漂亮....
不過受限於電視的硬體.....感覺似乎有點大材小用?
如果想用電腦來剪接甚麼的....請先把電腦升級吧!
不然實在是會非常痛苦.
建議改良點:
傳輸速度需增加....傳各1G多花了大概30分鐘.....算起來也才1mb/sec.....實在是挺慢的...但是詭異的是,有的朋友測出來大概是 20mb/sec的傳輸速度...所以這裡寫出來給大家做各參考.
結語:
從上面的測試來看,當相機是不及格的.
但是以一般家用DV來看,表現是優異的.
尤其上面的影片都是手持拍攝,還不會讓人覺得晃到頭昏像"黯夜叢林"那樣
那對於一般家庭來說呢?
簡單來說,小孩越大的家庭,越適合購買這台機身,而不是可以錄影DSLR
因為小孩越大,越需要長時間錄影.
目前的可錄影DSLR檔案都挺大的,記憶卡一下就錄完了.
加上小孩多少都有一些活動,甚至是自己家裡面的表演,都可以輕輕鬆鬆的把記憶卡塞爆.
這時候內建240G跟壓縮處理技術的XR520優點就出現了.
小鴨使用比較低解析度的HD來錄的時候...告訴小鴨還可以錄一千多分鐘.....
算算....都超過十五各鐘頭了.....應該是非常夠用了.
也讓小鴨想起了一各硬碟式DV的廣告...那就是準爸爸在產房....再小孩要出生的那一刻...跟醫生說"等一下...換一下DVD片".....
用可錄影的DSLR就是會碰到這種狀況.
如果確定自己使用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分鐘左右的小隨拍,那就可以考慮可錄影的DSLR
但是當小孩越來越大....長時間錄影的需求越增加.....那就是可錄影DSLR不可能彌補的範圍了.
這時候對XR520的需求就會越來越迫切.
所以重點還是在於每次錄影本身的時間長度為何來決定自己的需求
如有疑問,歡迎詢問.
Alpha接環鏡頭心得
http://blog.ducknest.com/
討論區
http://www.dplab.org/deesBB/index.php
2009-05-23 9:25 發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