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C2924 wrote:
是引用 dprevi...(恕刪)
同樣採用 H.264 沒錯,但您可能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H.264 編碼技術光是符合電視規範的 MP 與 HP 就有著 4x4 pixel blocks 與 8x8 pixel blocks 切細差異了
更遑論以 low-cost applications (這句是引用 wiki 的說明*1) 為開發目的的 BP 技術其陽春的程度
在演算分析時,能將畫面切的越細,就越有助於縮小整體所需的流量
當然,這還得透過一顆強而有力的處理器才辦的到
*1:http://en.wikipedia.org/wiki/H.264#Profiles
另一個可以讓 AVCHD 壓縮流量縮小的原因,在於其使用了 I, B, P frame 比對技術
所以說同樣用 H.264 編碼,卻不代表在核心技術上就一定是一個樣的
關於消費機不能影響到業務機銷售,在我看來 Canon 似乎分的更清楚呢!
家用攝影機用 AVCHD, 業務機用 MPEG-2 (50Mbps),DSLR 用自家的 H.264@BP (50Mbps)
如果DSLR這個格式有著絕對優勢,那何需花錢買 AVCHD 的授權?又何必為了業務機市場另外開發編碼技術呢?
反倒是 Sony 現階段推出的業務跟家用的 AVCHD 攝影機,可都已採用 24Mbps 作為規範
ps: 引用另個討論串中 abule 大所言:"Canon DSLR之所以資料流量大並非追求畫質,而是壓縮運算落伍"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2&t=1767077&m=s&s=18&b=3&p=2#19
交流討論!文字敘述若有不得體之處,還請多多包含
不會吧 ? 我的Panasonic SD1 都已經支援 5.1 了
這台這麼好的麥克風怎麼不支援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