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拍攝野生鳥類一向不是一個容易的主題,我也是買了相機之後才開始練習拍鳥,當初為了焦距範圍可以拍到更遠,所以選擇APS-C的機種Canon EOS R7,這次租了一支RF100-500mm C家原廠的望遠變焦鏡頭來試試L鏡的畫質究竟到哪裡?詢問了南部的拍鳥同好,他們推薦可以去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看看,因此特別挑了傍晚時段到保護區等候在此渡冬的野鳥。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600秒,ISO 640,焦距254mm

保護區位於台南七股海邊的濕地,一到那邊就看到為數眾多的紅嘴燕鷗成群結隊的在濕地上休憩,因為拍攝的距離很遠,只能伺機等待飛起的燕鷗,才能抓到一些特寫畫面。不得不說RF100-500mm鏡頭的對焦速度比RF100-400mm更快速一些,全程開啟動物眼睛自動對焦及伺服自動對焦,還有連續追蹤主體及每秒30張的高速連拍,才能讓我拍下幾張非常清楚的野鳥照。

網路查的資料說在冬天,曾文溪出海口大約有200多種候鳥,鳥類資源相當豐富,較常見的有鷗科、鷸科,留鳥則有常見的斑鳩、白頭翁等,先放幾張拍到的野鳥。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250秒,ISO 64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250秒,ISO 640,焦距1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600秒,ISO 64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800秒,ISO 64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500秒,ISO 1600,焦距4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640秒,ISO 1600,焦距500mm

成群的紅嘴燕鷗遠看非常壯觀,但是距離非常遠也不易拍攝,群鳥飛起的畫面用肉眼看真的是非常震撼,也趁機用相機紀錄下珍貴的畫面。映著夕陽餘暉,逆光拍下的照片也特別有氛圍感。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600秒,ISO 64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600秒,ISO 64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600秒,ISO 64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1000秒,ISO 160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640秒,ISO 1600,焦距500mm

其實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可以一睹黑面琵鷺的風采,無奈天氣轉涼,等了許久黑面琵鷺才終於起床。黑面琵鷺的嘴巴形狀是黑色扁平狀又很長,全身都是白色羽毛挺好認的。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500秒,ISO 160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640秒,ISO 5000,焦距500mm

黑面琵鷺是世界上非常稀少的鳥種,被列為瀕臨滅絕動物保護,每年10月會從臺灣北方的韓國或中國大陸的東北地區,飛到七股曾文溪口來渡冬。

查網路資料顯示,黑面琵鷺每年9月至10月抵臺,一直待到隔年的3月至5月左右,才陸續飛離臺灣。由於黑面琵鷺是白天休息、晚間覓食,白天所看到的黑面琵鷺,幾乎都是一動也不動的群聚在一起,到了下午4、5點開始,牠們會開始玩耍、洗澡,或是互相整理羽毛,然後開始活動,幸運的話可以看到黑面琵鷺振趐飛翔的英姿。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500秒,ISO 1600,焦距500mm

在太陽快要下山之際,終於等到幾隻起飛的黑面琵鷺,因為天色已暗,只能用ISO 5000的高ISO來凝結飛行瞬間。這兩個多小時的等待與拍攝算是值得了。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640秒,ISO 500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640秒,ISO 5000,焦距500mm

拜訪台南黑面琵鷺保護區~EOS R7野鳥攝影分享
光圈f/8,快門1/640秒,ISO 5000,焦距500mm

以鳥類觀察的角度,這次拍到的照片我自己很喜歡,也覺得很珍貴,難得可以拜訪黑面琵鷺的家,用相機拍下牠們的活動實況。因為鏡頭焦段的限制,500mm端裝上R7最多也只能拍到800mm這麼遠,若是有1200mm的鏡頭應該會更合適保護區這邊的拍攝距離。這次全程都是用手持拍攝,感謝大家進來賞圖。
2023-12-30 22:12 發佈
這是一支副廠老手動鏡頭拍的,下午時分就可以拍攝到牠們覓食的鏡頭了。

畫面裏不只有黑琵,還有白琵......這些年來很少見到牠了。








Red Bull Racing Honda
ahmengliu wrote:
拍攝野生鳥類一向不是...(恕刪)


拍得好清楚
追焦功力一流
哪天學會了攝影也來拍家裡的鸚鵡。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