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色鳥(Psilopogon nuchalis),又名臺灣擬啄木,因其身上羽毛有五種顏色而命名。
俗稱花仔和尚,身長約20-23公分,喙基上黑色嘴鬚發達,身體多為翠綠色,頭部大部份為藍色,額頭和喉部有黃色分布,眼先和前頸有小部份紅色,眼部至耳羽上方則為黑色,粗厚嘴部為黑色,腳爪灰色。叫聲單調而響亮,類似敲木魚「叩叩叩……」,又因其羽色多彩繽紛,而被稱作「花和尚」。在繁殖時會啄樹洞為巢。(引自維基百科)
五色鳥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五色鳥育雛,是很多鳥友夏日喜歡追逐的鳥種,其通常一巢約會有3-4隻不等的幼鳥,繁殖期時亦會補捉昆蟲育鶵。繁殖期為每年的4-8月,6-7月是繁殖高峰,採一夫一妻制.
五色鳥巢洞橫斷圖:(引自國立自然博物館)

自拍鳥以來,其實從沒有認真拍過五色,這一個夏天,總共追了大安、廣興、石門水庫、自家社區等四個巢位的五色鳥.每個地方拍攝的背景、高度、距離、光線等,皆有其不同的特色.到了這個時間點,大部分地方的五色育雛都已告一段落了,藉此機會把拍攝照片整理一下,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觀賞.
1. 大安公園(只去朝聖過一次,主要是去陪朋友哈拉的....)
入巢角度極難追焦
d6 + 400mm f2.8E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出巢成高仰角,背景光點還蠻有味道的
7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2. 新店廣興:巢位高,距離稍遠,但是晨昏光線有不同味道
順光面,綠背
D6 + 400 mm f2.8E + 1.4X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逆光面,透空
D6 + 400 mm f2.8E + 1.4X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6 + 856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6 + 856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43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6 + 800mm f5.6E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6 + 800mm f5.6E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3. 石門水庫南苑:高度、背景、距離、光線等最佳的拍攝場景.可惜距離有點遠,無法長跑
6-1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南苑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1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2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4. 自家社區五色:接近平視角,但距離稍遠且光線變化大,難精準控制曝光.這一個巢位,因為就在家裡附近太方便了,除了啄洞沒拍攝到之外,算是完整記錄到三隻幼鳥離巢結束.
home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SC_4277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6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SC_3938-denoise-denoise-denoise-clear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5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2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SC_5767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1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DSC_5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7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附上一段用D850錄影加縮時拍攝及D6追焦習拍的影片
五色的追焦拍攝,確實是難度很高,但是只要多加練習,多『猜對』他的飛行路徑,會發現一次比一次更順手.
最後,不管您是否有在拍攝飛羽或是五色,感謝您耐心的看完這個分享!
3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