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了一下,一般旅遊鏡常見的焦段是18mm~200mm、18mm~300mm但認真說不太有概念~ 如果是新手要入第一支旅遊鏡的話,大家是推薦跟機身同廠牌的? 還是副廠的啊?還是說其實新手還用不到旅遊鏡啊 本身不追求器材,也不求一鏡底~希望等疫情平穩,明年可以出國時帶出門走走拍拍用。(還是說其實太重了,大家出國不帶這焦段的鏡頭了啊??)先感謝各位大大
看來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很多都人是用過10多顆鏡頭才逐漸了解自己的需求自己常備又超過5顆輪流替換甚至只要少帶一顆出去都覺得似乎少了什麼只能說你多買多用久了自己會有心得鏡頭出了百百款就是因為大家需求不同甚至你現在的需求跟一年後的需求都可能會很不同
您現在是已經有機身還是還沒買? 有的話是哪台?原則上有錢買原廠,但副廠不一定代表次等,有時候是原廠沒有這焦段還是要先看機身系統決定,FF跟APSC焦段也不一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旅遊有時候會去到大景/大建物的地方,但目前的相機旅遊鏡,甚至比手機還不廣,結果買的18-300根本無用武之地,還不如拿手機捕捉部分場景所以這沒有標準答案,也有很多人出遊是一顆超廣角變焦搞定,可能再加顆標準定焦您可以先用手機感受一下需要/常用什麼焦段
只要你會觀察,任何焦段認真拍都會在旅遊中很有樂趣。我曾經一支16-35拍完一趟旅程,也曾經只帶一支50定就出發,諸如此類。只帶一個焦段的旅行,是可以練習到很多東西的,因為,你只有一顆在手,想辦法最大化手上焦段所帶給你的視野,會讓你更專注在當下喔。帶太多想東想西,除非你是已經規劃完整就是要掃哪些畫面。旅遊攝影需要慢慢的融入環境去找到你想記錄的畫面。當然啦,你圖方便,沒那麼多美國時間24-105一管結案也很ok啦
FF就24105 F4,APS-C要看哪家,通常18135各家都有,富士有多出1680 F4,C家單反還有1585,這兩支才是等效24起跳的;至於M43很推12100 F4,複合式防手震很厲害,全焦段畫質都維持得很好,等效24-200不必多說非常方便,一機一鏡到底的首選;還有DC部分的首選是獨一無二的RX10IV,24-600 F2.4-4.0,全焦段的光學素質一樣也都維持得很好,進光量以這個焦段範圍而言算很大,耐候規格出遊也不怕小變天,這是懶得去研究複雜的可換鏡系統,目前為止最佳的折衷方案;至於什麼18200丶300丶400什麼的,你大概指的是APS-C系統的吧?這版上已經重覆提問過太多次(也回答過無數次了),你隨便查一下站內文就不少,在這我就不多囉嗦了,前段回的就是多年接觸天涯鏡的小結論,推的都是個人意見覺得在焦段丶光學素質與進光量之間的折衷平衡;變焦倍率再往上雖然焦段更長,但進光量與畫質妥協太多,現代機身畫素較高可裁切空間較大,所以在數字上的高變焦倍率不如增加廣度來得實際好用;至於變焦倍率更小(3X左右)的鏡皇畫質光圈當然更好,不過坦白講非職業就一般用途而言,付那個價錢背那個重量卻不夠“方便”...私下在用其實很少想帶出門,因為真正要拼進光量丶散景與畫質,不如去用自己偏好焦段的定焦,反正天色晚了大多會換,所以有些習慣了乾脆就只帶這支好像也沒差了.
全幅就挑24105APSC就挑18135廣角有了中長焦也有了旅行除非不是很要求不然光圈真的不太需要太大或著另帶一支大光圈定焦鏡就好了能原廠當然就買原廠有預算才會挑副廠的出遊盡量帶一機一鏡就好了帶太多鏡頭只會讓你煩惱一直想換鏡頭而錯過了很多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