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PNG),在澳洲上方,一個擁有八百個語言的國家。


距離布里斯本只有三個小時的飛行距離,可是在遊客間的知名度,卻是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在2019年的七月,我完成了在PNG的七個神秘部落拍攝,雖然只有短短25天,可是我卻看到最美麗的風景、最原始的森林、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本能,還有因為遠離現今充斥的觀光客,而體驗到最真實的友情。


在當地拍攝的時候,由於時間與資源都有限,常常是第一天到達村落,就開始與長老討論拍攝的許可,以及討論請村民出席拍攝的費用,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六點就要出門,直接勘景、現場直接拍攝。而PNG是一個熱帶國家,每天都會有不定期暴雨,幾乎每天都在跟老天拼運氣。


(有一場拍攝,更是在停雨的短短15分鐘內拍攝完畢)


也由於不是百萬、千萬的預算製作,所以往往都是在村子鄰近的環境中,找尋一個最適合的場景,但常常都會發生,我要的畫面、場地、光線角度,草都長到了跟人一樣高,或是一整塊枯樹,擋住了我的鏡頭。


但是PNG的居民,往往都會有一、兩個人,隨身都會帶著開山刀,就是為了在田野間行走、下田時候使用的,這時候開山刀就變成我最重要的工具,我也從來沒有想到,斬草、除樹枝會成為我在拍攝中的任務之一。


也因為PNG是一個多山的環境,更不用說我為了找尋適當的場景,每天都在每一個部落之間跋山涉水、上山下海,在叢林之間,盪來盪去、跳過來跳過去,我都以為我在拍Discovery。


PNG糧食缺乏,物資昂貴,我常常就是吃著從旁邊印尼進口的泡麵,還有當地最盛產的馬鈴薯沾鹽裹腹。雖然每天都因爲勞動讓身體很累,可是因為當地的人心很美,也常常有鳥聲在周圍作伴,所以讓我覺得在PNG的每一餐都是最棒的美食饗宴,也得到最大的心靈富足。


在此與大家分享我在 PNG所拍攝的成果,希望大家喜歡。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泥人部落

在近代的PNG歷史,甚至一直到現在,部落以及不同的種族之間,充斥著大大小小的戰爭。

在泥人部落成為現今的泥人部落之間,據說在一次與鄰近部落的戰爭中打了敗仗,在撤退的路途中,誤闖了山林之間的黏土河流區域,搞得滿身都是泥漿。

而隨後趕上的追兵,由於沒有看過黏土形狀的人形,以為是戰敗的士兵成為了惡靈回來復仇,因此決定撤退。

從此該部落就決定使用泥人作為自身部落的象徵。

小知識:黏土Clay是必須到山區部分區域採集,再帶回村莊捏製,非常重,不是隨處都有。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Malagan面具部落

Malagan文化只存在於PNG的某個小型離島,是該地區特有的文化。裝扮者代表的是與另一個世界溝通的使者,是為了祭祀祖先、亡靈的一個傳統,至今成為了該島最重要、不可或缺的一個精神。

面具是使用木頭雕刻,其他的裝飾與顏料,都是使用天然的材料所製成。由於保持文化、傳統與維持收入,往往造成衝突,現在島上的面具雕刻師傅已經屈指可數。

小知識:圖片中沒有戴面具的,則是團隊中的長老,扮演祭祀的角色。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Enga 部落

PNG對一般遊客來說,已經是個遙遠、陌生的地方,而Enga部落所在的位置,是連PNG當地人,都摸不著頭緒的地點。

PNG最早被記錄,是起於17初的歐洲航海家,而一直到了1950才開始進入各階段的開發,但是一直到現在,由於PNG多山的地形,許多地區交通困難,物資、器具難以進入,因此有許多區域,依然保持著最原始的樣子。

而Enga部落,也是我最難以拍攝的一次經驗,由於我交涉的這個部落,是請人開車開了三個小時的山路,才把村民給帶到可以拍照的安全區域,但是這些居民,平常完全沒有與外人打交道、拍照的經驗,所以在溝通、安排畫面起來,非常得困難。

就算有翻譯在場,他們也只能一步一口令的看著我們指揮、調度。

雖然這組照片看起來死板,但也真實反映出了他們的習慣以及當下真實的情境,其實不失為一張可貴的照片。

小知識:在PNG各個角落甚至都市,都有可能突然爆發械鬥或是部落衝突,因為在資訊不充足的情況下,當地居民都會建議我不要投宿到森林裡的原始部落,避免發生意料外的事情發生。

(而且就連外地人,也找不到這些原住民到底住在哪裡,所以其實當下我非常想去住,但也不得其門而入)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火舞部落

部落的人們相信新生兒是生命最脆弱的時候,而邪靈總會在夜晚降臨時奪走生命。

因此在每年的重要時節,人民在晚上升起堆火,而換上裝扮的舞者,也成為了神靈,藉由在火堆上狂暴得跳舞、吶喊,希望藉此趕走邪靈,以保佑部落人民的性命。

小知識:圖片中的面具,都是由當地特別樹種的植物纖維所編織,再加上天然植物的顏料所完成的喔,並不是你想像中的木頭,而且非常輕巧。

大自然中真的很多寶物可以取用,很神奇。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骷髏部落

PNG除了多山,也充斥著滿山遍野的叢林以及峽谷、溪流,而人類以及生物,往往都是依靠著河水,建築起最原始的根據地。

由於PNG的地形以及氣候不利於耕作,過往也沒有相關的農業知識,因此很大部分的人民,還是依靠狩獵、採摘果實,當作每天三餐的來源。

也因此,村人在狩獵的旅程中,突然一去不回,也成了無法避免的事。

有一天,村民決定前往其中一個最常狩獵的山谷,嘗試尋找失蹤的族人,可是當他們抵達的時候,曾經的族人,都已經成為骷髏。

而在這時,村人更發現,原來是因為這個山谷裡面有著惡靈作祟,阻止人們在這裡狩獵。

於是村人決定回到村莊,將自己全身用木炭以及調色過的黏土,裝扮成骷髏的樣貌。

如此一來,惡靈就無法辨別來者是生是死。

而村人也可以將亡者帶回村莊安葬,更可以在山谷中自在的狩獵。

小知識:

原本的PNG其實並沒有稻米這個農作物。

而鄰近的澳洲,常常都用極高的價錢販售給PNG。

一直到幾十年前,有了台灣相關的農耕團隊,將稻米相關的知識傳授給了PNG之後,PNG人民才能有香甜、便宜的稻米可以食用。

因此在PNG有一些具有高度政經地位、學識的人民,如果知道台灣對PNG的貢獻與幫助,往往都是抱持非常崇拜、感激的心情,感謝台灣往年對PNG這片土地的協助。

或許這些故事很台灣朋友看不到、不知道,但是這些珍貴的友誼,都是在世界各個角落,經由友善、可愛的台灣人的努力,所建立起來最棒的國民外交。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Melpa部落

胸前雞蛋一樣大小的貝殼,是Melpa部落最吸引人的象徵,頭頂上更別上PNG特有的天堂鳥羽毛,展現女人最美的氣質。

也是我特地找尋的一組全女性的組合,為了展現珍貴的Women Power。

小知識:在PNG,貝殼一直到近年,在某些部落以及島嶼,都還是有價貨幣喔。

(但是當然在大城市付貝殼,是不會有人理你的)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Huli 假髮部落

我知道這個名稱有點...特別。

但是在國際間都是如此稱呼這個部落,英文叫做:Huli Wig Man.

Wig就是假髮的意思。

在照片中,會看到男性頭上有不同形狀的“帽子”,而這個帽子,其實他是他們用自己的頭髮製成的。

製作假髮的過程費時並且複雜,而在這個部落,一個男子必須要能夠完成製作一頂假髮,才會在部落被認可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村人會使用各種方式,讓自己的頭髮長出自己所想要的形狀,並且到達一定長度之後,剪取下來保存,之後在編織、設計成自己所想要的樣子。

之後再搭配上狩獵到的天堂鳥羽毛,就成為了自己最獨一無二的假髮。

而Huli Wig Man部落,除了被認為是最美的部落之外,更以驍勇善戰聞名。

小知識:

2019年7月,PNG發生了一件震驚全球的屠村新聞,事發隔天我就到了這個村莊,距離事發地點約10公里。(因為我到了這裡,才看到新聞)

我寫的故事:https://reurl.cc/lL5nj9







而下方要跟大家加碼分享的是,我使用隨身機Olympus Pen F,所拍攝的日常景象 :)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那個外型的質感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機身上接的是45定焦,等效是約90mm。旁邊的12-40mm變焦,等效焦距是24-80。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特別拿我的名片做個比例尺,可以看得出機身很小,可是功能卻不迷你~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其實以數據來解釋,PNG是個犯罪率(特別是對外國人)非常高的國家,走在路上都會有居民跟警察,警告你千萬不要在路上趴趴走,還有拿著相機亂拍,但是其實全大多數的一眾民眾,都像這些孩子一樣,會對我主動問好,並且對我充滿好奇。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骷髏部落在做事前的準備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當地的人居住在城市的人不多,大多都還是住在郊區的村落,因此不會有什麼太多刺激的休閒,自然而然就必須自己找些事情做。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這種配色的狗兒,在台灣我好像沒看過?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農作是PNG人民最重要跟普遍的收入。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城市一景。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泥人部落在做事前的準備。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前方修路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PNG一年之中,會有三個月左右的乾季,這時候是最多外國旅行團拜訪村落,欣賞表演的時候,但所有的旅行團,全都是看完表演,前後一兩個小時就離開村落,據說我是第一個走到這個村落的市集中心,坐下來跟大家聊天的人,這也是整趟旅行中,我最享受的其中一段時光。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PNG也賣香腸,裡面是豬肉,其實吃起來跟台灣口感差不多, 但是不知道為啥外表這麼紅。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友善可愛的一家人。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這也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村落。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Huli Wigmen 部落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這次的日常照片,我最喜歡的一張,這位媽媽對我無所遮掩,他們認為這就是人類最原始的樣子。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我在不同村落,都會找看起來比較聰明的小孩,當我的攝影助理。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首都,據說全大多數的在這裡做生意的外國人,根本不敢上街,更不用說在路上拍照。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小潮男。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PNG充滿雨林,孩子在溪邊洗完澡,開心地走回家。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我很喜歡這張照片的氛圍,當時正下著大雨,這位小男孩,撐著天然的傘,看著我在屋外勘景。

攝影者的瓦干達帝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最後分享這張照片。



最後分享90秒的幕後花絮,謝謝大家耐心觀賞,希望大家喜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bAz5C3t1Y&lc=z23edp3pzwmpelj4f04t1aokgzemd3043cjrceqjydo5bk0h00410
2019-10-04 12:26 發佈
前面那幾張真的是部落的人
協助樓主拍攝嗎?
太帥了這個!
真是佩服樓主的勇氣,是所謂的,藝高人膽大!
看到前面幾張各部落戰士的照片

很有cosplay的fu

但cosplay場合
戰士是假扮的

這些都是真實的戰士
又在真的場景
野味十足

價值就百倍了

讓我想到了
賽德克巴萊

還有公館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刈包店
牆上掛有許多
潘小俠很久以前黑白底片拍的的部落行照片
充滿戲劇化的構圖, 讓我很震撼!

但是樓主能拍到許多戰士擺po已經很不簡單了
對部落戰士擺po要求太多, 或是拍生活照太過頭, 或許要擔心項上人頭不保

我只能給
不管是怎樣開始的拍攝契機,

或是怎麼樣的動力與勇氣,

很感謝樓主分享這些這一輩子我都無法想像的好照片,

相信樓主一定滿滿收藏,如獲至寶,
這些回憶一定讓你足以收藏一輩子!!

給3千個讚!!!
史蒂芬喬 wrote:
前面那幾張真的是部落...(恕刪)



不太懂您的意思?

就是活生生住在部落的人啊?

不然會是? XD
appleline168 wrote:
真是佩服樓主的勇氣,...(恕刪)


還好還好,反正我對這個世界也沒什麼眷戀的
elfwong wrote:
看到前面幾張各部落戰...(恕刪)


非常原汁原味
高雄小吳 wrote:
不管是怎樣開始的拍攝...(恕刪)


哈哈 謝謝你三千次
好真實~好鮮豔~好自然 的構圖跟取景
能有機會到這麼原始部落
好特別的一段經歷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