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無反相機(微單眼) 轉接老鏡 / 手動鏡淺談,實戰分享ING

前言:本篇為針對無反相機轉接老鏡做的淺談,因為老鏡的數量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 只能針對其大概做個簡單介紹,資訊不足的部份,應該會另闢文章來探討。本文主要介紹無反單眼轉接老鏡的好處,讓許多老鏡重生起來…接著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非常有名的Nikon夜之后,在古早時代,做出了NOCT 58mm f1.2的驚人大光圈,在市場上非常稀有,也都可以轉接在無反相機上

現代鏡為了追求美麗的正圓形的散景,所以很多中長焦的數位人像鏡頭大部份拍出來的感覺都很類似,老鏡因為葉片設計與現代鏡的不同,可以拍出不同感覺的散景,但也有人說是一種缺陷,但是不完美的口徑蝕,有時候卻是另一種美感。


▲ Topcon RE. Auto- topcor 58mm f1.4 特殊散景效果,後來被cosina複刻再生,有鳳凰瞳之美名


▲ 現代鏡的Olympus 14-35mm f/2,僅邊角有些口徑蝕,營造舒服的散景


▲ Nikon 28mm f/2.0,大光圈廣角鏡,在複雜光源及低光源下拍攝非常有它獨特的味道


在底片相機輝煌時代過去,數位機背的堀起,許多底片相機逐漸沒落,但是顆顆經典的鏡頭,其實可以繼續承繼下來,接在數位相機上,也別有一番風味,手動對焦可以讓拍攝過程更為享受,減少數位相機使用上的一個壞毛病----瘋狂的按快門,數位相機的好處是可以不停的按快門,在底片機時代因為底片為消耗品,許多攝影愛者大多在取景時都是在腦中有個想法後,才按下快門,經過深思熟慮下所呈現的畫面也就比起我們當代使用數位相機的一般人來的好,當然,這是指大部份而言。


▲ 以往拍照時,為了不浪費底片,總是非常珍惜著、慢慢構圖,設定好相關數值後才按下快門 (圖為leica R7 日本"漆"紀念底片機)




我相信很多老一輩的人,收藏了許多不錯的手動老鏡頭,讓渡給下一代的兒女或是其他攝影愛好朋友時,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我要用什麼相機來接這些老鏡頭?


我會推薦無反相機



什麼是無反相機?簡單的說是取消了反光鏡構造的數位相機,且可以交換鏡頭的相機,在台灣大部份被稱為微單眼,優勢是體積小、方便攜帶,畫質並不亞於傳統單眼相機的畫質,甚至功能上、畫質上很多無反相機在技術上已經超越了大部份的單眼相機。那無反相機在接這些老鏡上有什麼樣的優勢?



▲ 非常適合轉接老鏡的SONY全幅無反相機


第一個在法藍距上的優勢:法藍距是鏡頭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離,法藍距愈短愈好,主要是老鏡所對應的相機機身法藍距都比起無反相機的法藍來的距離長得多,所以可以藉由轉接環來轉接上去,幾乎所有的鏡頭都能轉到無反相機上面;反之,法藍距短的系統鏡頭,無法轉接到法藍距長的系統機身,就算可以轉接,也有可能某些距離、像是無限遠就有無法對焦情形…等等。目前sony的E mount、fuji的X-mount、M4/3系統法藍距都非常短,所以利於所有老鏡的轉接。


▲ 法藍距極短的無反相機實現了不同廠牌的相機及鏡頭互相轉接的夢想 (富士X-E2轉接Nikon 20-35mm f2.8D 鑽石廣角)


第二個轉接老鏡絕大部份不需改鏡:像最常見的例子就是Nikon系統的老鏡,Nikon雖然很多老鏡可以直接接到Nikon他們自己的數位機身,但是如果是Non-AI的老鏡,需要磨屁股(改鏡尾)才能接到數位機身身上,不然會有損壞機身的問題,而改鏡大多是破壞性的,對於收藏家來說,就像在自己的孩子上劃一刀,是多麼讓人心痛,而無反相機只要購買對應的轉接環,直接套上就可以使用,不需要改鏡,可以為老鏡做完整的保存。






▲ 對比適中,空間感佳的Nikon 105mm f2.5 P.C版本的阿富汗少女鏡,一直都是我很喜歡的中長焦人像鏡頭,此版本為non-AI居多,不少人把此鏡"磨屁股"為了接上nikon數位機身,現在不需要這樣了,只要利用無反相機加上轉接環,就可以完整保留珍貴的P.C版本

第三個LIVEVIEW取景優勢:無反相機直接從鏡頭→感光元件來做即時相機曝光預覽,也可以做數位放大做精準對焦,比起接在傳統單眼上面用OVF對焦時來的輕鬆,畢竟OVF在手動鏡上對焦對眼睛是一種蠻虐待的行為,非常吃力。LIVEVIEW功能在LCD上可以做即時曝光調整,不用等拍出來再猜自己的照片是欠曝還是過曝,較舊型的傳統單眼轉接老鏡上,測光有些問題,需要靠手動和多次拍照來調整數位,結果使用老鏡是享受變受苦。(有些近代手動鏡有電子接點,對應的機種可以偵測電子合焦及光圈數值,但是還是會出現假合焦的問題) 無反單眼部份機種有峰值對焦,在拍照時開啟此功能時,物體的輪廓上會有顏色的線條,代表合焦的地方,讓對焦更為快速、輕鬆。


▲即時曝光預覽可以從LCD或是EVF看到目前曝光的程度,按下快門後就跟剛剛看到的曝光是一模一樣的,非常方便,減少重拍浪費時間


▲ 較新款的無反相機都有提供峰值對焦功能 (圖為Panasonic GM1, 藍色線條為合焦輪廓表示)


▲ 峰值對焦可以迅速找出大略合焦位置,讓手動對焦更輕鬆舒適 (Leica R 50mm f/2 canada版本)


▲ 電子觀景窗(EVF)持續一直在進步,極短0.010延遲速度加上LIVEVIEW功能,成了OVF的另種選擇

那,玩老鏡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



早期的老鏡的成像圈都是針對35mm底片設計的,如果我們轉接的機身並非全幅相機時,因為非全幅鏡成像圈比較小,所以畫面會被裁切掉,像是M4/3系統相機假設轉接50mm鏡頭時,他的視角就會只剩下100mm(x2)視角,畫面會變的比較小,但是優點是會變成望遠鏡頭,如果是轉接APS-C感光元件大小機身時,50mm鏡頭會變成75mm(x1.5)的視角。


▲ 同一顆鏡頭,在不同機身產生的畫面不一樣,片幅愈小,視角愈小

但是,近年有一種新的轉接環,由Metabones推出的speed booster轉接環,可以將視角x約0.71倍,並增加進光量,大約會多一級光圈,獲得更大的視角,而APS-C機身使用此轉接環,就會幾乎成為一台全幅無反相機。(50mm x 1.5 X 0.71 = 53.25mm)


▲ X-E2透過speed booster解放了全幅鏡頭的視角,還附送了一級光圈,除此之外,畫面中心的銳利度也增加了,speed booster 根本是超神轉接環


▲ 解放全幅的廣角鏡,立體感非常明顯(Nikon 20mm f2.8D 變21.3mm f2.0)


▲ 淺景深的效果非常淺 (TOPCON 58mm f1.4 變成61.77mm f1.2)


▲ 即使是需要x2的M4/3相機58mm f1.4鏡頭變為82.36mm f1.2中距離人像鏡,相當接近全幅85mm的人像鏡頭,非常實用


▲ 實在是太美妙囉 !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玩的是RF鏡在轉接無反相機機身時會有邊角畫質崩潰的情形 (尤其在sony全幅最明顯)


▲ 鏡尾非常接近感光元件…其光線進入設計不是為了無反相機所使用…


▲ 仔細看邊邊畫質已經不行,如果要轉接RF鏡,記得一定要縮光圈來拍攝



※ SONY E mount全幅除了a7s以外機身,廣角RF鏡都會照片邊邊有紅移的問題,尤其好發於比28mm廣角更廣的鏡頭 ,▲ 上圖為sony a7 mark II 轉接廣角Nikon 20mm f3.5 UD


當然扣除這個問題,還是瑕不掩瑜,能讓老鏡重生,才是我們想要的。



最後推薦一些無反相機來搭配老鏡

第一名:Sony E mount α7 全幅系列,最可以解放大部份的手動35mm全幅老鏡

第二名:fuji X mount、canon eos M、sony E mount aps-c,搭配speed booster減焦環,可以發揮近全幅視角的實力,另獲得一級光圈量

第三名:M4/3 系統(panasonic、olympus、kodark),若不搭配speed booster可以有x2視角望遠功能,搭配減焦環則是約x1.42,另獲得一級光圈量



不推薦

SAMSUNG NX系列:轉接環太少廠商製作

nikon 1系列:CX片幅太小,視角換算要x2.7倍…超級不推的啊…



另外使用(購買)老鏡前,請先閱讀以下兩點重要說明:



1、老鏡無法自動對焦,需要耐心、練習慢慢對焦,不建議沒有耐心的人使用

2、請衡量經濟能力,太多老鏡太美讓人無法自拔一直買一直買
2015-04-01 0:08 發佈


寫的很完善,好用心的老鏡愛好者,話說回來,手動老鏡配上峰值對焦真的是一大福音啊^_^
老鏡在手動對焦的過程也是一種樂趣啊!!

另外有個關於speed booster大一級光圈的疑惑
理論上鏡頭的「進光量」應是不會變的吧? 是否因為使用speed booster造成焦長的縮短而獲得大一級光圈的判斷?
所謂的大一級光圈,會不會僅是數據上的改變,實際「進光量」並沒有改變呢?

lowlence wrote:
前言:本篇為針對無...(恕刪)


" 2、請衡量經濟能力,太多老鏡太美讓人無法自拔一直買一直買 "

剛接觸老鏡一個月內, 進10顆了....
坑很大呀..

lowlence wrote:前言:本篇為針對無反相機轉接老鏡做的淺談...(恕刪)


Mr. 鍾太威了啊
先來朝聖一下 可惜您好像沒有玩QBM系

riken1220 wrote:
老鏡在手動對焦的過...(恕刪)


^^" 可以上網google一下其原理,只能說發明這個的人真的厲害。


tsylee0319 wrote:
" 2、請衡量經濟能...(恕刪)


P8260031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是的= = 老鏡太多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鏡頭跟鏡頭之間生出小孩,要避孕XD




唐小見 wrote:
先來朝聖一下 可惜您好像沒有玩QBM系...(恕刪)


要衡量一下經濟能力啊 ╯_╰ 哈哈…

QBM系有介紹的嗎?____? 其實我是想開個頭,
看看還有什麼老鏡和美圖版友也能來一起分享一下。






分享一下各無反相機轉接老鏡的樣子,如果搭配復古機身就還蠻典雅的 : )
古早機身的設計一但成為經典,就永遠就是classic style。

L9190500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selfi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PC130003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P7310757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P7260687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P5040123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P7290104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DSC_2171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P9141381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lowlence wrote:
前言:本篇為針對無...(恕刪)


太強大了,謝謝鍾大的分享,好文必收~~~
以下開始放老鏡照 +_+



▲ 變形控制不錯的Nikon 20mm f3.5 UD







▲ 我很常使用的Topcon 58mm f1.4







▲ 最長壽的Nikon人像老鏡,阿富汗少女鏡105mm f2.5









▲ 夜之后,Nikon Nikkor Noct. 58mm f1.2,非常稀有





▲ Nikon 55mm f1.2 S.C,雖然沒有夜之后那麼有名,但是也是少見有大光圈f1.2的標準焦段



▲ 超級冷門的Topcon 28mm f2.8 ...不過我覺得還不錯用






▲ 酒吧之眼 Nikon 28mm f2 N.C



▲ Olympus OM 35mm f/2 AUTO-W




▲ Nikon 35mm f1.4 N.C


▲ contax G biogon 28mm f2.8



待續…

lowlence wrote:
P7260687 by Leo19831110, on Flickr


點進去看到G28黑和G90黑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owlence wrote: ^^" 可以上網google一下其...(恕刪)


我來幫鍾sir 蓋樓
NEX 5 + QBM Rollei 50 1,8
令人心醉的好頭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