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之的,越大的片幅的數碼相機,對比片幅小的,擁有更好可用iso,更闊的d-range,更好的畫質和更淺的景深
如這是一世代之間的比較,這理論應無容置疑的
但現在電子科技發展非常快速,造成全片幅以下,APSC,4/3系統等等的機體,在可用ISO,D-RANGE,畫質等等已追上絕大多數非極端情況下的拍攝要求了,隨著科技往後的發展,將來FF的絕對優勢會只剩更易營造淺景深而且嗎??
曾看過一個文章,是說因為不同片幅視角不同,所以越大的片幅在廣角端的透視感會更好,但我已經找不到那篇文章了,故想問一下各位前輩的經驗,會開POST也不是要開戰,而是想清楚知道自己有沒有需要由APSC升級FF,故希望有前輩能解開我心中的疑問,感謝了
當然,若是相機可以越做越小,畫質及功能可以越來越強大,對消費者而言,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天揚 wrote:
眾所周之的,越大的片...(恕刪)
天揚 wrote:
眾所周之的,越大的...(恕刪)
片幅本身是不會影響透視,只是因為片幅不同,會使得使用不同焦距,在構圖上就會造成距離不同。
通常是片幅越大,同樣構圖的拍攝距離會比較短。
透視、距離 與焦距,在實際拍攝畫面影響與關係!
天揚 wrote:
但現在電子科技發展非常快速,造成全片幅以下,APSC,4/3系統等等的機體,在可用ISO,D-RANGE,畫質等等已追上絕大多數非極端情況下的拍攝要求了,隨著科技往後的發展,將來FF的絕對優勢會只剩更易營造淺景深而且嗎??
...(恕刪)
淺景深跟便攜就是天秤的兩端, 想要淺景深就FF, 想要便攜就APS, M4/3, 很好選啊
不過未來兩三年格局會稍微有點不一樣, APS, M4/3的競爭力會大幅提高
因為Samsung打了第一砲, 終於有廠商開始做BSI CMOS的APS sensor了
而FF會受限於量率問題, 暫時還沒這麼快改用BSI設計
基本上我已經確定下一台DSLR一定要買BSI CMOS的機種, 不過當然不會去買Samsun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