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慢活的優雅: panasonic lumix 20mmf1.7 + e-m5


最近因為一些需要得替別人上攝影課, 再度燃起了自己對於拍照的熱情, 想要折磨自己訓練構圖美感,所以再去二手市場撿了顆定焦標準鏡, 亦就是m43完家口中頗受好評、cp值爆表的20mm f1.7。總共讓我五張小朋友出走,你說很便宜是嗎,其實扣除掉依些因素後我覺得他只值4張小朋友XDDDD..第一是賣家讓我覺得對於鏡頭的來歷交代不清,也沒有附盒單(弄丟是哪招),再來是使用後的感覺,嗯...@@...雖然我知道新品二代鏡至少還要一萬大洋以上,使用起來奇模子也較爽,但是不是要花這筆錢就見仁見智了。

其實我對定焦鏡的感覺一直都是憂喜參半,好處是這一類的鏡頭通常光圈都做超大,以m43系

統來說動不動就是2.0起跳,甚至阿福還做到0.95這種天文數字等級的大光圈,對於低光源高ISO 處理及先天性淺景深效果較為弱勢的Olympus or Panasonic系列相機真是一大福音... 







之前有用過夜光魔鏡17.5f0.95, 亦就是m43玩家口中常戲稱的阿福, 此鏡等效35mm的視角其實

<!--more-->跟一般我所看到的雙眼視角差不多, 50mm也不錯, 也常被別人說是跟視角相當的標準鏡頭, 但就自己使用上的經驗, 我還是比較喜歡雙眼的視角, 50mm比較像是一隻眼睛的感覺, 阿福用起來很讚, 光圈超大、星芒超利、成像銳利還搭配幾乎可當小微距的最短對焦距離,但缺點就是重, 掛在e-m1上我並不覺得脖子輕鬆到哪去, 但也可能是我沒那麼大的熱情啦, 既然都決定用m43來作為隨身機了, 第一考慮的點就是要輕~否則我就拿我的6d就好啦




[外表]:




迄今用過的"餅乾鏡" 有過43時代的25 f2.8、m43機身蓋1580、再來就是這顆lumix 20 f1.7,之前也曾考慮canon的40f2.8,但若搭配6d的體積我應該還是會選擇把相機放在家裡好好收藏吧,畢竟這種隨身型的機鏡組合就是要輕便。跟最強機身蓋1580想比, 20f1.7大概是2.1倍大的體積,我覺得配上e-m5在體機上是還可以接受的, 阿福0.95不是不好, 只是掛上機身後鏡頭的重量及長度常會使相機機身自動"垂頭",自家的17f1.8倒是很相配,不愧是原廠鏡, 若不是價錢擋住慾念, 我也想把此鏡列入年度採購目標的預算當中。



 










[成像]:




首次裝上這顆鏡頭時第一件事當然就是來驗證一下大光圈的威力,只能說1.7的威力真不是蓋的,景深效果很容易使主體的立體感浮現出來, 不會比阿福差到哪裡去, 但這是只近拍特寫而言,若要人帶景還要有景深效果請服用全幅或阿福,用了多少高級鏡片我並不知道,P家是走apsh鏡片, O家則是採用ED鏡片。






 









也許自己不是對鏡頭很有研究, 選擇鏡頭時通常只看成像給我的感覺, MTF圖什麼的我也只是參考一下, 相較於O家的寫實還原風,P家的發色我一直覺得有種小清新的fu,清爽、不油,我很喜歡拿來記錄生活中的小確幸,至於散景奶油不奶油、紫邊不紫邊,倒是沒哪麼在意,或許是因為自己看照片的習慣不是放大檢視型,就算真的有,不要太誇張就好的阿Q心理使然吧!

 




 

 

 

 







[用途]:

 

其實俗稱的標準鏡頭焦段很多個選擇:

等效50mm

約莫是用一隻眼睛看物體的視角,用過, 但不習慣, 因為在按下快門前要稍微思考一下。

等效35mm:

我很喜歡這個雙眼視角,所看就是所得的感覺很棒, 但是現階段只有阿福跟原廠17.5mm鏡可選,沒甚麼不好, 就是要多花錢$$

等效40mm:

這個焦段很特別, 介於35mm和50mm中間, 看似有點尷尬但實際上我覺得一個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當然,經濟的要求也是考慮的重點之一,沒錢有沒錢的作法。







 







 

我很喜歡帶著e-m5 一起出門隨拍, 手機也很好, 但手邊的老iphone 4 照相很常秀逗, 所以我需要一個隨身機來補足,20 f1.7裝上去後一機一鏡放入包包也不會占太大空間, 一隻手就能掌握, 掛在身上也不會造成身體太大的負擔,當初捨棄43轉投m43的動機之一就是要方便, 現在年紀不比當年,遙想扛著大炮上山下海的時代..除非必要否則實在不大想折磨自己XDD

 



 



 

 

[期待]:

逆光拍攝時所造成的影像常會令人眼目一新, 特別是在人像題材的拍攝上, 只是在大部分在使用這顆鏡頭的時候,所需要的是耀光少一點,對焦快一點,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鏡頭, 我想它要我學習的是多一點放下XDD

 



 
















很多人都說這顆餅乾鏡的對焦速度慢, 我的感覺是,雖慢,到也沒到慘不忍睹的地步, 只是在使用時常會想到43時代的一顆銘鏡:50 f2 macro

只是若能夠快,誰會想要慢? 很簡單的道理,但看了網路上許多評測, 到了二代鏡原廠似乎仍就沒有改善這個問題,有些場合實在是沒辦法讓你在那邊風香拉好才對焦完成,也好, 原廠就是要玩家慢活、用心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吧! 有時走的太快, 反而是看不清楚了。









 



 



 

 



 



以前會有一種刻板印相認為這個以家電起家的廠商,在鏡頭的製作上應該不怎麼樣, 但幾管銘鏡的出現,掛著萊卡的25f1.4、 成像銳利的12-35f2.8, 當然還有這款窮人版的定焦鏡20f1.7,讓我對panasonic漸漸改觀, 也許是因為做電子產品起家,感覺廠商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很快,在價格上相對很容易跳水, 更別說是在二手市場上的流血價了,但我仍然很肯定廠商對於鏡頭開發的積極態度, 唯一我覺得美中不足的, 就是P鏡接O機時,在高iso時會出現條紋現象,而且越高越明顯! 聽說接在P機上時就不會有這情形發生, 我的感覺是, 在這裡可以嗅到一絲絲m43廠商間既是合作夥伴又是對手的競爭味道....

 

 
原文
flickr
2014-09-27 19: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心得 優雅 20
+100!!
我為了這顆鏡頭,多買了一台E-P5....雖然已經有了
1240/2.8,25/1.4,還是常帶這一顆.
樓主說的與拍的都很棒!!
謝謝!!希望沒替大家解毒~
高iso照條紋我就不po了...有點嚇到..
但此鏡cp值真的高到爆呀

相片都拍得不錯,好看



CWANG6 wrote:
最近因為一些需要得替別人上攝影課再度燃起了自己...(恕刪)

CWANG6 wrote:
唯一我覺得美中不足的, 就是P鏡接O機時,在高iso時會出現條紋現象,而且越高越明顯! 聽說接在P機上時就不會有這情形發生


即使是Panasonic GH3, 配上這顆20mm F1.7都有高ISO橫紋問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3492240&p=1

問題可能出在Sony感光元件上

CWANG6 wrote:
最近因為一些需要得替...(恕刪)


20/1.7 2代 全新不用1萬

高ISO條紋那是SONY感光問題~用GM1、GX7、GH4都不會有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呀~伊爹
そんな装備で大丈夫か? 呀~伊爹
CWANG6 wrote:
謝謝!!希望沒替大家...(恕刪)


你好,
我也想用20 f1.7 搭配 e-m5,
可是很怕高iso會出現條紋,
甚至也有文章表示iso800就會開始有條紋。

所以想請教大大的使用經驗,
一般是在iso多少才會出現?
能不能提供一些照片讓我參考呢?
謝謝。
你好,因為我只短暫有過此鏡,所以照片不多,請參閱
往事只能回味呀~殘念

iso 1600
iso 800
iso 200
感謝大大的分享,
參考大大的照片發現iso1600以下似乎是沒問題,
多方爬文後也發現多數是在iso6400才會出現橫條紋,
在iso800~1600主要是因為後製調亮度才出現,
心中已有答案了,謝謝。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