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我說不準!!!就讓前輩高手們來說說吧!!!

我攝影需求...幾乎不拍人像 主要是常往大自然裡走 拍拍風景 也想去衝衝所謂的大景

目前是使用m43 當初是想說帶去戶外比較方便
但目前使用下來(**也許是我技術不好!!)不是很滿意...

怎麼形容那種不滿意呢??清晰度??通透感??我不是很會形容!!抽象一點的說~~
m43拍出來 像是你在欣賞一幅畫 aps-c(全幅太高階暫不考慮)像是那種肉眼凝結時間,很容易就進入畫面的情境中...

想向前輩門請教的是...假如都使用最高階機種,也用最適合的鏡頭,在搭上你們多年的技術~~~~

m43能不能在硬體(設備)軟體(技術)都不考慮的情況下,拍出高標準像較大感光元件那樣的畫面!!

請前輩們不吝指教,別砲我!也別筆戰 誠心發問!!!
2013-04-26 15:5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前輩高手們

DEREK449 wrote:
我攝影需求...幾乎...(恕刪)


你講的就等於是以純傳統技術來創作。

取鏡很重要,取得好的話整個畫面會比較有層次感、立體感;再來,大感光元件及特定鏡頭會有它特有的景深、發色、散景,這個不是靠傳統技術可以克服,最後,光線更是影響一張照片從天堂掉到地獄的關鍵。

其實你在意的是作品傳達的感覺,可是你自己思考一下就知道感覺這個東西因人而異,太抽象了,如何量化不同相機拍出來的兩張照片的高低優劣? 所以只能說你還是多拍多看吧,別想東想西又怪到器材上面去了,很多大師拿傻瓜也能創作出令人感動的作品。
恩 感謝前輩回文

因該是我上flickr爬文後才有感而發這篇文章

我是過交叉比對 在同個景點 看了不同人發的作品 (當然除了先前說的軟硬體因素外 也存在了環境因素的變因)

但似乎真的感光元件較大好像真的比較....乾淨 通透

我只是想知道這是先天硬體的限制嗎??能用軟體(人腦,技術)去克服嗎??
我是一直只使用低階機身和低階平價鏡頭拍風景的攝影人,您要不要搜尋一下和您拍的相同景點有何不一樣的地方?抱歉!我先說明一下,我都是匆匆一拍,也不拍大景的.

搜尋方法:
進入
http://www.flickr.com

輸入

fm4715(空一格)關鍵字

例如:

fm4715 野柳

fm4715 台北101

fm4715 漁港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DEREK449 wrote:
恩 感謝前輩回文因該...(恕刪)


影響一張照片的質感的原因太多了,前面說過差幾半小時的光線也可能讓作品完全不同,何況你上網看的都有後製居多,甚至還加工加料你可能也分辨不出來,如果不是在刻意控制的規格下實驗,要以兩張相似場景的照片來論斷機器優劣,完全錯誤。
你說大感光元件有沒有差,肯定有,但以你發問的問題來說,覺得你還沒有發揮M43的真正實力,根本不是機器的問題。
魯前輩 之前我有拜讀過您的作品 我也很喜歡您的風格

我想因該是這樣說 有些風景會用些手法或是濾鏡去營造特殊的氛圍

那如果要原汁原味的紀錄與凝結當下的時空狀態...那種寫實感與純淨通透的感覺 是m43無法跨越的嗎?
DEREK449 wrote:
我攝影需求...幾乎不拍人像 主要是常往大自然裡走 拍拍風景 也想去衝衝所謂的大景

目前是使用m43 當初是想說帶去戶外比較方便
但目前使用下來(**也許是我技術不好!!)不是很滿意...

怎麼形容那種不滿意呢??清晰度??通透感??我不是很會形容!!抽象一點的說~~
m43拍出來 像是你在欣賞一幅畫 aps-c(全幅太高階暫不考慮)像是那種肉眼凝結時間,很容易就進入畫面的情境中...

想向前輩門請教的是...假如都使用最高階機種,也用最適合的鏡頭,在搭上你們多年的技術~~~~

m43能不能在硬體(設備)軟體(技術)都不考慮的情況下,拍出高標準像較大感光元件那樣的畫面!!

請前輩們不吝指教,別砲我!也別筆戰 誠心發問!!!

如果當你發現照片的樣子與實景不同,
十之八九照片都有動手腳,
不管是用傳統手法或是數位手法,
所以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學攝影技巧與後製技術,
我個人會比較偏向找一台相機自行後製強的來用會比較好,


以上
DEREK449 wrote:
我攝影需求...幾乎...(恕刪)



網路上的圖片~
不知道算不算通透清晰
早些年旅遊都用 S5 Pro 拍,後來換用 E-M5。畢竟是兩個世代的產品,加上E-M5 超強防震,低光源的時候畫質明顯好上很多。但光源充足的時候,S5 Pro 的色彩仍舊是比較好的,後制調整空間也大。(當然拿 S5 Pro 出來有點作弊嫌疑)

其它主要差異就是景深,M4/3 景深真的深很多,照片通透感其實大部份來自淺景深。我 S5 Pro 都配定 F/2.8 變焦居多,比起 M4/3 配那些 F/3.5 起跳的鏡頭,感受差很多。但若 M4/3 換用大光圈鏡頭,效果就真的很像 APS-C 了,只是要很麻煩的一直換鏡頭。

但若說拍到要景深深的場景,說真的 M4/3, 和 APS-C 不會太大差異。譬如說拍食物,APS-C 要縮到景深夠深,感光度也變得很高了。效果、畫質真的不會比較好。這時候 M4/3 就剛剛好實用。

希望 O 家快點出一顆 F/2.0 以上的變焦鏡。

DEREK449 wrote:
但似乎真的感光元件較大好像真的比較....乾淨 通透
我只是想知道這是先天硬體的限制嗎??能用軟體(人腦,技術)去克服嗎??...(恕刪)


同一時期的FF/APSC/M43 機子去比,
中高iso 的畫質, 99%是大片幅比較好
但低iso 畫質 (100 or 200) 小片幅是不會差到那去

所以若反過來想
在相同的低iso100或iso200 之下,
FF片幅光圈先縮2級, 再來跟m43比
這樣FF 是否還有優勢, 有啥是m43 作不到的...?
(我能想到的是FF長曝 一定贏)

m43淺景深就算能用軟體修到完美 , 看不出來暇疵
也沒人會這樣稿的
修一張可能要很花時間...
我們是在拍照, 不是在玩電腦後制 XD


找看看flickr / 500px 的照片
若別人使用跟自己相同機器 ( 當然我們不知有無後制...)
也能拍出你想要的那種 Fu
那就跟機器無關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