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相片經由Lightroom調色.非原有色調
在分享拍攝實戰照片前.先說說m4/3 跟最新omd em5一點優點
1:輕便.EM5+25 F1.4+ 45 F1.8 以經可以滿足大部分人像攝影需求.
2.定焦光學質素高.全部照片為了獲得比較淺的景深效果而用光圈全開拍攝.
3.EM5 自動白平衡戶外環境表現不錯.膚色也很討好,沒有偏黃問題
4.對焦速度很快.跟單眼相比也不有落後的感覺.而且沒有移焦問題.更值得信賴
5.構圖比單眼彈性大.因為每個對焦點都是準確的.而且整個畫面都可以對焦.沒有單眼想要某些構圖卻沒有對焦點得煩惱.可翻轉的LCD顯示屏方便不同角度拍攝(雖然很多單眼也有了.如SONY 阿花A77)
6.防震真的強大.有了他基本上推高感光度機會也減少了很多.可以保持最高影像品質
7.EM5 DR提升太多了(比我得EP2好很多.不會輸我用過的NIKON D90)
先說說拍大頭..
圖中可見:頭部佔相片大約1/4位置.配合25 F1.4全開光圈.輕鬆就能拍到很不錯得散焦效果.如果大家想拍大頭.強烈建議用20 F1.7或 25 F1.4這2支定焦處理.原因是這類相片比較注意Model表情.而且25MM/20MM可以拿多一點的背景.讓透視感強烈一些

然後是半身照,.情況是25MM跟45都可以用.單純看你想要壓縮感強烈的散焦.還是透視感強.但一般我個人覺得.如果要構圖腰以上做為切割點的(上半身為主)的用leica 25 F1.4有較強的立體感.
25F1.4 (50MM 135等效)的半身

以下雖然都是半身.但你可以看到構圖切到去到小腿位置了.如果用25 F1.4 除了你能構接受"頂天立地"的構圖方法.不然比較建議用45 F1.8 中距焦段去處理這些情況.讓人物頭部預留一點空間.不會讓照片看來強壓迫感
45 F1.8 (90MM 135等效)的半身人像

然後就來全身蹲姿.這種類型因為蹲姿關系.實際情況大約只是跟半身很接近的拍攝距離.所以25F1.4同45 F1.8一樣可以合適獲取淺景深.但是我選擇25 F1.4去拍.因為立體感比較強烈.
25F1.4 (50MM 135等效)的全身蹲姿人像


最後.相信很多人擔心的全身(站立)淺景深.系呢個情況.我比較建議用45 F1.8去拍..雖然25 F1.4影全身的透視感較強.但如果不是以充分利用人物佔據大部分相片的構圖方法.基本上淺景深會輸45 F1.8的.反過來說45 F1.8就很明顯了.當然如果是135 FF的淺景深愛好者,這種散焦是不能與之相比的..但我覺得對於人像創作來說以經非常足夠了.而且因為景深不會太淺.所以很少出現移焦問題.而且深一點點的散焦比較有立體感.留意一下,下圖25 F1.4全身得背景距離跟45 F1.8得拍攝環境有差異.所以看起來淺景深不明顯.當然原本也是45 F1.8的散焦較明顯
先來45 F1.8 (90MM 135等效)的全身人像(站立)

然後 25 F1.4 (50MM 135等效) 的全身人像(站立)

最後就是特寫拍攝.面或眼佔相片很大比重,這種情況用12 F2/20F1.7/25 F1.4/45 F1.8都可以.我比較喜歡用 25F1.4.因為比較靠近被攝者.方便溝通
25 F1.4 (50MM 135等效) 大頭特寫/半身特寫


最後在這裡來個25 F1.4 及 45 F1.8的散景對比,目的是分析2者拍攝同等大小的人像時的景深差別
25 F1.4

45 F1.8

上面兩圖可見, 25 F1.4景深虛化雖然比較不明顯.但卻因為透視感而更加立體.而45 F1.8雖然景深較淺.但因為景深壓縮強烈關系.變得比較平面.
總結:M43如過構圖上跟拍攝距離正確的情況.拍攝人像要淺景深是完全沒問題的..所以當其他人說4/3 M4/3 不能拍攝人像淺景深真的要好好自己分析一下.雖然M4/3系統的感光元件比FF跟APS-C小,但卻跟小DC還是有極大差距的.當然我不會跟FF的單眼加上F1.2大眼睛全開比淺景深.但是M4/3 的淺景深以經可以滿足極大部分人像拍攝需求.
而將來堆出的75 F1.8這種大光圈長焦也能帶來更強烈的人像淺景深效果
對於鏡頭焦距的運用上 , 我建議25/20mm 比較合適拍大頭.小半身.特寫,蹲姿 , 而全身.大半身就用 45 F1.8比較合適 希望這篇發文能夠幫助一些對於M4/3 拍攝人像景深運用上的一點問題
以下為本人這輯作品的完整版
http://www.fotop.net/doomsterkent/natural_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