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4/3 NEX 越來越小 但是真正接近原味的是?

GF3體積真的是小的無話說
OLYMPUS的最新那台也是爆小台的
但是M4/3拍照 焦段都要x2
NEX的話是x1.5
兩種系統光圈都不變 但是焦段就有差哩

體積小好
還是焦段x越小越好比較重要呢?
我相信兩種拍出來基本上肉眼看都不錯啦
2011-06-20 23: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M4/3 NEX 原味
看看dxo排名吧
http://www.dxomark.com/index.php/eng/Camera-Sensor/Sensor-rankings/Sheet-view

m43的感光原件又小表現又差

NEX "2機+3爛鏡" 就把整個 鏡頭"群"和機身"群"完備的m43 打趴

why?

一轉接就現出原形了, m43沒了數位修正整個鳥掉焦段還要乘以2, NEX一轉接畫質整個大解放

新機c3的感光元件和Pentax K5, Nikon D7000, Sony A580

可以看一下dxo排名看看這顆表現有多優異

加上NEX韌體更新後的卑鄙對焦+92萬畫素LCD一整個好用啊





不過這邊是01

在01我只相信大師

GF1+20mm f/1.7天下無敵
ESQ wrote:
但是M4/3拍照 光圈&焦段都要x2(恕刪)


小弟不才~
敢問光圈乘2是何解?
IAN, Lin. http://blog.roodo.com/chejan
原味?這答案看需求而定吧!

如果你今天技術超強
其實可以考慮底片機械相機
全幅機、體積又小、又便宜
底片沖洗是貴了點,但相對於數位全幅單眼的開銷
好像又樸實很多了...
電子輔助功能貧弱or根本沒有
完全靠相機後面那顆腦袋決勝負
但...這就是“原味”嗎?

且...
片幅與感光元件不是絕對
要這樣比的話DC全不可以不用賣了

景深也不是越淺就越好
某些場合,太淺的景深是種負擔
尤其當你淺景深玩膩後
想要擺脫淺景深拍些比較有景深的題材時
這時就會面臨光圈必須縮更細的問題了

打個比方,餐廳內拍一個甜點
DC可以開2.5的光圈拍出完整涵蓋一片蛋糕的景深(低ISO+手持輕鬆)
M4/3要縮到5.6還不一定可以還蓋整片蛋糕(高ISO+手持有點勉強)
APSC可能要縮到8才能,(索性可用高ISO去撐住安全快門)
全幅機....

以拍攝距離來比喻,DC可以超近拍
片幅越來越大的相機,只能一台比一台退
不然就是要考慮到大光圈微距鏡等
同樣的一件事情,開銷也是最大者

片幅越大者,要往長焦發展時
口袋也是需要最深者...

回到小型相機

有時候造型與操作感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NEX確實有片幅與電子性能的優勢
但是操作性就不見得贏過M4/3了
卑鄙對焦是很厲害,但其餘的操作還是有點彆扭
聽說改改設定是可以比較順手
不過以我玩的展市場NEX
改個ISO、對焦模式、對焦範圍、測光範圍
都要進入層層選單...

看個圖要放大檢視也有點麻煩
先不提高階的M4/3(G或GH系列),以O家的M4/3而言
雙滾輪+超級選單,變更設定的反應很直覺且快速多了

所以嚴格來說,無反光鏡機種的各家陣營
都有個別明顯的缺陷存在
如果今天S家推出了感光元件性能與NEX相當
造型與操作介面又比美M4/3
重點是鏡頭要與M4/3一樣精巧
而不要機身超薄鏡頭卻超大...

如果今天S家真的生得出這種相機
再來與M4/3道長短吧

沒錯!以微型單眼來說
不管是M4/3,或是NEX
以我的標準都算是過渡時期的產品
都是需要有所妥協的產物
但不在乎的人,就無所謂了

我心目中的微型單眼“規格”帝王
就是全幅的萊卡數位RF
但是現階段這種技術還算天價
而且電子性能也不算優越
要是拿掉可樂標,大概會變成砲灰吧...

如果當哪天可以把以上三種領域的功能搓揉在一起時
真正專業取向的微型單眼才算是誕生吧!
但可以想見還有一段很長遠的路要走

要小又強的機種,目前大概還是傳統機械相機了

不過這只是小眾的想法
以大眾市場來說,無論是NEX、M4/3、數位RF
買的都是一種“感覺”,甚至只是看外型、品牌、價格就搞定了
論性能...那能吃嗎?真的又有多少人在乎了?

而講更直白的
可換鏡頭相機,相對於DC而言仍然是小眾
想“高規格”一次到位就往有反光鏡的單眼走吧
基本上微型無反光鏡的單眼目前較適合輕鬆寫真用途
太嚴苛的要求,還是別為難它了
相反的,如果平常沒有太嚴苛的用途
也不見得需要選擇反光鏡機種、負擔那麼重就是了

如果用電腦來比喻
反光鏡機種屬於桌上型電腦
無反光鏡機種比較類似筆記型電腦
數位RF則是移動式工作站(高階大型筆電)
而DC就屬NET BOOK了

各有各擅長的領域
價格上依規格也略有交叉
雖然偶有能越級挑戰的優等生
但通常只是某些項目剛好較突出而已
要全面越級挑戰,是不太可能的
通常要嘛就是性能落後一個世代
不然就是勉強追上以小搏大,但價格也驚為天人

目前來說M4/3套裝組合不便宜
但這就像是2.5吋隨身碟,攜帶性方變
要便宜大碗又強悍,請找3.5吋硬碟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有時候造型與操作感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NEX確實有片幅與電子性能的優勢
但是操作性就不見得贏過M4/3了
卑鄙對焦是很厲害,但其餘的操作還是有點彆扭
聽說改改設定是可以比較順手
不過以我玩的展市場NEX
改個ISO、對焦模式、對焦範圍、測光範圍
都要進入層層選單...

看個圖要放大檢視也有點麻煩
先不提高階的M4/3(G或GH系列),以O家的M4/3而言
雙滾輪+超級選單,變更設定的反應很直覺且快速多了...(恕刪)


Nex很早就不用層層進選單了,有自訂按鍵功能,新款C3更是做到八個自訂(中間五個,左、右、螢幕右下各一個),如果你花點時間去適應,其實真的很順手的。

另外看圖放大檢視也是很方便,比其他家方便,放大、瀏覽圖片都用轉盤操控,很快速又方便。(NEX也有轉盤,和四向鍵整合。)

大哥您是什麼時候試用的,Lag很大哩!
現在也只剩下O加願意在機身上面加上轉盤和滾輪,P家也開始放棄了...全部都推觸控。

還有ESQ,我看你是到處發這些文章耶, NEX、A55/A33都是1.5倍率焦長呀!
我不是正義人士 我會以暴制暴
honda2000 wrote:
還有ESQ,我看你是到處發這些文章耶


他要機身像DC般小巧,搭載FF感光元件,鏡頭不能跟一般FF鏡一樣笨重(頂多接受如M43般大小)
Leica RF似乎可以滿足他的條件?但又被嫌只能手動對焦,價格又不親民

只能說他要的相機條件,看看五十年後會不會實現

vworm wrote:
他要機身像DC般小巧...(恕刪)


因為我喜歡觀景窗取景
但又不喜歡體積太大
M4/3要x2
NEX似乎不錯
所以一直猶豫不決 買個機身未來鏡頭都買那個系列
yesterday is history, today is happening, tomorrow is mystery.
想太多了,買了機身不代表你一輩子都是那個系列的人,我看你的文章至少問超過半年,真得要的話,等七月份以後再說吧!

看S家的新東西是啥再考慮。
我不是正義人士 我會以暴制暴

ESQ wrote:
因為我喜歡觀景窗取景...(恕刪)


鏡頭都買原廠的話,x2有差嗎?
等效焦段的問題,只有轉接者才會在乎吧

x2看似不善於廣角,但是M4/3也出了廣角鏡頭
長焦鏡也更具有優勢,更低廉的代價就能擁有大光圈長焦鏡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