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請問
為什麼現在大家買相機,第一個考量的點幾乎都是高iso呢?
拿到相機第一件事就是拍布偶,公仔測高iso
高iso不強的相機就被狂批
可是,如果大家早個10年出生
底片的年代
感光度50 100 200
板友們要怎麼拍照呢?
難道說那時候拍的照片都很難拍不能看嗎?
所以就需要高ISO的生活隨拍
等到ISO值可以高到幾乎通吃生活裡的場景(昏暗的室內,KTV)
廠商就不會繼續這樣一昧的追求高ISO,消費者也不會為了是不是能手持拍星空而去多花錢。
就像早些年高畫素的追求逐漸趨緩(一般人家用電腦跑不動的圖檔不見得是好事)
就像兩三年前大家還會去買大光圈鏡頭換取高兩三級的快門速度.....
一台不到四萬然後可以吃下所有一般人所需的拍攝場景的相機今年就會上市
更神奇的AF與高ISO 如將上市的D7K和已上市的A55
單眼市場自然就會開始有其他的發展,例如個性化(PANTEX),或者風格化。
三年後的單眼在機身性能到達一定水準後,我想應該又會回到用鏡頭競爭的年代了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高ISO可用度越高代表被環境限制之可拍攝題材越少
不用大光圈只要提高ISO一樣能提升照片成功率
以C18-55KIT鏡頭最大光圈3.5為例
想在光線不夠的情況下手持拍攝已經顯得吃力
如果是F4 在陰暗室內更是讓人...
如果要講ISO50 100 200
拍攝題材也不同唄
時代不同了 拿這個來比...-.-
在弱光下,
或不能打閃光燈時,
或沒有腳架,
或光圈不夠大時,
另外望遠端拍攝時,
能夠維持安全快門,
所以,可以用的ISO越高,
可以運用的場合也越多,
像我每次到晚上,
300mm那支就不好運用了,
科技越來越進步,
常在想,改天ISO上12500可以用時,
弱光下300mm的運用空間應會更大!
版主大大,可以試試,
晚上或弱光下,
或室內,
都用ISO100,
不上腳架,不打閃燈。
(有時拍街景,不打閃燈,或某些場景,不打閃燈)
甚至開到ISO400,
有時拍靜物還可以,
或會動的,可能也會糊了!
另外,底片也有高ISO的
ISO1600 ISO3200
http://forum.canonfans.biz/viewthread.php?tid=76365
只是因為拍出來躁點多,
一般人都用低ISO拍,
但也有人喜歡顆粒感!
版主大大有也可以拿ISO100的底片,
出去夜拍看看,
動的靜的都拍!
(就像現在手機發達到幾乎跟小型筆電差不多了, 那以前沒有手機的時候怎辦? 不要說飆網打 Game, 也只能乖乖投幣打公用電話囉...)
現在有這種技術可以做出高 ISO 低雜訊的畫質,
那大家當然有選擇的權利阿...
像個人目前手上的 5D II 以及 GF1 (先說, 他們當然有先天上的差距),
他們的雜訊差距很大, 如果, 今天兩台體積差不多, 價錢也差不多, 我想應該沒人想要帶 GF1 出門...更何況有時候小弟我都會忽略重量與體積的差距, 帶 5D II 出門哩! 因為有時在室內拍攝, 雜訊高到畫面都糊掉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說, 沒幾個人放到 100% 來看的, 但很多時候都是要裁圖的, 更何況很多圖片縮圖都還是糊的...
樓主不在意很好阿, 不用花錢一直追器材, 但是我個人沒辦法耶, 有得選的話, 我不會選高 ISO 高雜訊的機種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