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想請問微單眼有哪個比較推薦的??

ssword wrote:
以此而論,即無論鏡頭與感光元件,只要畫素高,縮圖即可得到更好的畫質
所以"4000萬畫素手機為王道"即是據此推導而得

如果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過高或鏡頭越差就需要縮越多
例如4000萬畫素手機可能要縮到800萬畫素才能得到較好畫質(在電腦上縮到20%)
2000萬畫素手機可能也要縮到800萬畫素才能得到較好畫質(在電腦上縮到40%)
(假設4000萬畫素手機和2000萬畫素手機感光元件一樣大)
但是如果只看FB貼的那種小圖,除非照片有用特殊技術拍攝
不然無論是用全幅,APS-C,M4/3,DC,手機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都差不多
前面那個A6000和GX7的比較
兩台相機的畫素不同但是像素密度相同(APS-C的2400萬畫素約為M4/3的1600萬畫素)
他是同樣用100%的圖去比較嗎?

(以下的比較方法我知道對GX7不公平,但這是在相同像素密度下有較大片幅的優勢)
如果兩台相機都將被攝物佔滿整個畫面
A6000的2400萬畫素會比M4/3的1600萬畫素有更多細節
如果將2400萬畫素縮圖到和M4/3一樣的1600萬畫素時整張照片的效果會大大提昇
我之前說的縮圖是這樣比較的,並不是用很小的感光元件很高畫素的手機去比較的
但是如果不需要大圖輸出的人就可以不必理會我這個比較,因為這個比較對他們來講沒有意義
wizardry91 wrote:
如果感光元件的像素密...(恕刪)


那請問同是APSC的2400萬與1800萬畫素
都接同一隻比較差的鏡頭,是否都要縮到1200萬畫素才有高畫質?
若是這樣,是否表示手機或相機的高畫素其實沒太大作用?
(因為都要縮到一樣大小才高畫質)

如果這個比較是用在大圖輸出才有意義,
請問一般人會有很多大圖輸出的需求嗎?

另外請教為何2400萬縮到1600萬可以提升ISO一級?
為什麼不是0.1級或2級?
是否有公式或理論支持這樣的論點?
如果縮圖2/3可以減一級ISO, 2400萬縮到FHD的200萬可以減六級....

ssword wrote:
如果這個比較是用在大圖輸出才有意義,
請問一般人會有很多大圖輸出的需求嗎?(恕刪)


記得NEX7與E24剛上市時
在中國的色影無忌看到一組實拍照片
高畫素+高解像力鏡頭記錄下來的細節、光影
當時令我覺得驚豔
就像電視一樣
現在有線電視輸出的畫質都還沒全面達到HD
更別談Full HD
為什麼電視跟錄影設備甚至手機都狂推4K?
畫素越高看起來爽度就越高
這是一定的道理
就像前面有人貼ISO800的照片
稍有經驗的攝影者都看得出問題出在那裡
只有拍攝者他自己覺得這樣已經很好
別再用大圖輸出的需求來搪塞了
你看不出高解像力的優點
不代表別人用不到



edc218 wrote:
記得NEX7與E24...(恕刪)


那個夜拍連水平都抓不好了...沒手震算ok啦
有貼照片別光嘴砲我能接受

edc218 wrote:
記得NEX7與E24...(恕刪)


這個問題是要請教wizardry91兄
為什麼這個比較在大圖輸出才有意義

Weilli wrote:
高畫素彌補的概念在D...(恕刪)


連結文章好像沒有提到高畫素縮小對畫質的影響?
若有,煩請告知在哪一段,感恩

ssword wrote:
那請問同是APSC的2400萬與1800萬畫素
都接同一隻比較差的鏡頭,是否都要縮到1200萬畫素才有高畫質?
若是這樣,是否表示手機或相機的高畫素其實沒太大作用?
(因為都要縮到一樣大小才高畫質)

手機因為像素密度過高所以高畫素沒什麼作用
4000萬與2000萬畫素的手機都要縮到800萬畫素才有高畫質
(手機要彌補鏡頭及感光元件像素密度過高的缺失,像素密度越高彌補越多)
而APS-C的像素密度不會太高所以高畫素有很大的作用
2400萬與1800萬畫素的APS-C都接同一支比較差的鏡頭時
2400萬畫素的APS-C縮到1600萬畫素就有高畫質
1800萬畫素的APS-C縮到1200萬畫素就有高畫質
(APS-C只需彌補鏡頭的缺失)


ssword wrote:
如果這個比較是用在大圖輸出才有意義,
請問一般人會有很多大圖輸出的需求嗎?

像素密度不會太高又有高畫素的相機較能得到越大張清楚的照片
我想一般人大都不會有大圖輸出的需求,但是想看大圖的人還是有很多


ssword wrote:
另外請教為何2400萬縮到1600萬可以提升ISO一級?
為什麼不是0.1級或2級?
是否有公式或理論支持這樣的論點?
如果縮圖2/3可以減一級ISO, 2400萬縮到FHD的200萬可以減六級....

因為縮圖可以減少很多雜訊,圖片縮的越多雜訊就減少越多,就好像提升ISO的效果一樣
至於為什麼是一級而不是0.1級或2級,我也不知道是幾級,反正雜訊會減少很多就對了


ssword wrote:
這個問題是要請教wizardry91兄
為什麼這個比較在大圖輸出才有意義

因為將2400萬和1600萬畫素同樣縮到200萬畫素時就分不出來誰是誰了
wizardry91 wrote:
手機因為像素密度過高所以高畫素沒什麼作用
4000萬與2000萬畫素的手機都要縮到800萬畫素才有高畫質
(手機要彌補鏡頭及感光元件像素密度過高的缺失,像素密度越高彌補越多)
而APS-C的像素密度不會太高所以高畫素有很大的作用
2400萬與1800萬畫素的APS-C都接同一支比較差的鏡頭時
2400萬畫素的APS-C縮到1600萬畫素就有高畫質
1800萬畫素的APS-C縮到1200萬畫素就有高畫質
(APS-C只需彌補鏡頭的缺失)


那麼, 像素密度要多少才是過高? 多少才是剛好呢?
手機像素高沒作用的話, 何以要做高畫素手機? 而高畫素手機照相的細節依然為人稱道?

wizardry91 wrote:
像素密度不會太高又有高畫素的相機較能得到越大張清楚的照片
我想一般人大都不會有大圖輸出的需求,但是想看大圖的人還是有很多
因為縮圖可以減少很多雜訊,圖片縮的越多雜訊就減少越多,就好像提升ISO的效果一樣
至於為什麼是一級而不是0.1級或2級,我也不知道是幾級,反正雜訊會減少很多就對了
因為將2400萬和1600萬畫素同樣縮到200萬畫素時就分不出來誰是誰了


如果縮2/3畫素不是抵一級ISO, 那為什麼您前面要說是一級ISO?
如果您不知道降幾級ISO, 又怎麼知道雜訊會降很多?
如果只是主觀認定(每個人主觀不同), 那其他人也可以說其實縮圖雜訊其實只降一點點?
如果沒辦法量化, 為什麼您要時時提這個"假說"呢?

如果將2400萬和1600萬畫素同樣縮到200萬畫素時分不出來誰是誰,
那對於200萬畫素螢幕觀看或洗4X6照片的最一般用途, 高畫素不就沒有意義了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